一种塑料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254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塑料建筑模板,包括中空板状结构的模板本体,中部空腔安装蜂窝加强层,模板本体左右两端设置对应的纵向榫头和纵向榫槽;所述模板本体上下两端设置对应的连接凸台和连接凹槽;所述模板本体外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半榫、下半榫,半榫、下半榫对接构成完整的横向榫头,榫接块开设与横向榫头配合的横向榫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塑料建筑模板,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消音效果,连接稳定、拆装快捷,便于周转使用。便于周转使用。便于周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用模板
,特别涉及一种塑料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用以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和几何尺寸成形,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采用建筑模板施工,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0003]目前市场上的建筑模板大多为钢质、木质模板,钢质、木质模板存在造价高、质量重等缺点,且采用上述模板时需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拆模,否则会吸附在墙体上难以拆卸,强行拆卸会造成墙体表面创伤,影响工程质量。为了克服钢模板和木质模板的不足,塑料建筑模板应运而生。
[0004]塑料建筑模板是一种节能型和绿色环保产品,模板采用塑料材质可达到较好的脱模平整度;且塑料材质轻便、稳定耐候、可变性强,周转次数能达到30次以上,还能回收再造,节能环保。
[0005]塑料建筑模板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模板拆装运输成本,但不免还是会遇到无法快速准确对接的难题。同时,为较好的保证连接稳定性和周转次数,模板之间应考虑采用快速简便、耗损小、稳定的连接方式,以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出一种塑料建筑模板,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消音效果,且连接稳定、拆装快捷,便于周转使用。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0008]一种塑料建筑模板,包括模板本体,所述模板本体采用中空板状结构,中部空腔安装有蜂窝加强层;所述模板本体左右两端设置对应的纵向榫头和纵向榫槽,左右两模板本体通过薄板榫接结构连接;所述模板本体上下两端设置对应的连接凸台和连接凹槽;所述模板本体外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半榫、下半榫,上方模板本体的下半榫与下方模板本体的上半榫可对接构成完整的横向榫头;所述横向榫头配置有榫接块,榫接块开设与横向榫头配合的横向榫槽。
[0009]上述方案中,左右两模板本体采用纵向榫头和纵向榫槽榫卯连接;上下两模板本体通过连接凸台和连接凹槽插接,并通过横向榫头和榫接块构成的榫接结构加固。通过纵向和横向的组合式连接,能达到较好的平衡和稳定连接。上下模板本体采用榫接结构连接,不需采用螺纹连接件,采用螺纹连接件需钻设多个螺孔,周转拆装会对螺纹进行损坏,减少周转次数。
[0010]设置加强层可提高模板的抗压能力,采用蜂窝型加强层可减少模板自重,同时蜂窝结构可达到一定的降噪效果,减少在浇筑构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优化生产环境。
[0011]为避免多次周转拆装对连接部位的损坏,所述纵向榫头采用圆弧形榫头,纵向榫槽为与纵向榫头配合的圆弧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蜂窝加强层包括蜂窝孔指向模板本体前后两端的蜂窝墙,以及围绕蜂窝墙的定位框。
[0013]进一步的,所述蜂窝墙前后两端垫设可提高抗冲击能力的橡胶减震垫。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凸台和连接凹槽开设便于滑入定位的圆角;所述纵向榫头和纵向榫槽的上下两端开设便于滑入的圆角。
[0015]本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
[001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塑料建筑模板,左右模板通过纵向榫头和纵向榫槽榫卯连接,上下模板通过连接凸台和连接凹槽插接,并辅以横向榫头和榫接块榫卯连接,能达到较稳定连接。
[0017]同时,装置中所有连接不需采钻设螺孔,螺纹件拆装会受到损害,影响周转。上下模板通过横向榫头和榫接块榫卯连接,榫接块设置于模块背部,拆装极为方便。连接凸台和连接凹槽开设圆角,便于滑入定位,提高装配效率。
[0018]模板本体内部设置加强层以提高抗压能力,蜂窝型加强层可在提供支撑的同时减少模板自重。蜂窝结构具有一定的降噪效果,采用蜂窝型加强层可减少浇筑构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优化生产环境。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使用时的装配示意图。
[0022]图号标识:1、模板本体,11、纵向榫头,12、纵向榫槽,13、连接凸台,14、连接凹槽,15、上半榫,16、下半榫,2、蜂窝加强层,21、蜂窝墙,22、定位框,3、榫接块,4、橡胶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塑料建筑模板,如附图1、2所示,主体包括模板本体1、蜂窝加强层2、榫接块3、橡胶减震垫4。其中模板本体1为中空板状结构,蜂窝加强层2安装于模板本体1的腔体内。
[0025]蜂窝加强层2包括蜂窝墙21和定位框22,蜂窝墙21的蜂窝孔指向模板本体1前后两侧。蜂窝墙21固定于定位框22内,蜂窝墙外壁与中空墙壁贴合。蜂窝墙21前后两端垫设橡胶减震垫4,以提高抗冲击能力。
[0026]如附图1所示,模板本体1左右两端设置对应的纵向榫头11和纵向榫槽12,左右两模板本体1通过薄板榫接结构连接。纵向榫头11采用圆弧形榫头,纵向榫槽12为与纵向榫头11配合的圆弧槽。纵向榫头11和纵向榫槽12采用弧面接触,可避免拆装对接触面的刮损,保证周转次数。纵向榫头11和纵向榫槽12的上下两端开设便于滑入的圆角。
[0027]如附图1、3所示,模板本体1的上下两端设置对应的连接凸台13和连接凹槽14,上
下两模板本体1通过连接凸台13和连接凹槽14纵向插接。为提高插接效率,连接凸台13和连接凹槽14开设有便于滑入定位的圆角。
[0028]模板本体1外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半榫15、下半榫16,上下两个模板对接时,上方模板本体1的下半榫16与下方模板本体1的上半榫15,可对接构成一个完整的横向榫头。横向榫头配置榫接块3,榫接块3开设与横向榫头配合的横向榫槽,通过榫接块3可将上下两个半榫固定连接在一起,进而保证上下两个模板本体1连接的稳定性。
[0029]拼装本技术所述的塑料建筑模板时,首先将底层模板依次榫卯连接,然后上一层的模板通过凸台凹槽结构插接固定于底层模板上,最后横向滑动榫接块3将上下两个半榫锁定,即可构筑稳定的建筑构架,如附图3所示。
[0030]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建筑模板,包括模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本体(1)采用中空板状结构,中部空腔安装有蜂窝加强层(2);所述模板本体(1)左右两端设置对应的纵向榫头(11)和纵向榫槽(12),左右两模板本体(1)通过薄板榫接结构连接;所述模板本体(1)上下两端设置对应的连接凸台(13)和连接凹槽(14);所述模板本体(1)外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半榫(15)、下半榫(16),上方模板本体(1)的下半榫(16)与下方模板本体(1)的上半榫(15)可对接构成完整的横向榫头;所述横向榫头配置有榫接块(3),榫接块(3)开设与横向榫头配合的横向榫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建筑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俊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金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