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应急通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239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应急通信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应急通信车。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应急通信车,包括发电车以及通信设备;发电车包括车厢、车体以及发电机,车厢承载于车体上,发电机安装于车厢内;通信设备包括通信控制单元以及天线组件;天线组件与通信控制单元电连接,天线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车厢的顶部外侧,通信控制单元设置于车厢内,且与发电机电连接。将通讯设备安装在发电车上,既可以保证在无线网络中断或者基站设备无法满足大话务覆盖需求情况下的通信畅通,又可以提供电力保障,同时发电车可以为通信设备供电,有效地提高了多功能应急通信车的利用率,同时节约成本。约成本。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应急通信车


[0001]本技术涉及应急通信车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应急通信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对无线网络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无线网络信号覆盖的原理是由周边在网运行的基站设备发射无线电波,进而提供无线网接入服务。但在某些重大的节假日或群体性聚集举办大型社会活动时,因集中突发大话务量覆盖需求,导致现有基站设备无法满足网络服务。当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导致无线网络中断,周边基站短时间无法恢复业务。在这两种情况下,为了能保障通信畅通,需要采用应急通信车。
[0003]相关技术中,通信应急保障中使用的应急通信车有以下三类:一种是大型的应急通信车,其是在二类底盘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通信设备直接安装在车厢内,车厢与二类底盘是固定在一起,功能齐全,属于特种车辆,一旦上了牌照,按照法规不允许拆除任何通信设备和车厢,除非是车辆报废。第二种是用小型车辆的车厢(比如越野车)进行改装,通过安装天线升降杆、集成发电机、无线设备单元、传输设备单元等部件后成为简单的一台应急通信车。第三种是用货车车厢改装的应急通信基站,车厢内安装天线升降杆、无线设备单元、传输设备单元。车厢由四个车轮支撑,可长期放置,但应急保障使用时需用牵引车拖到指定地点,接入电源后,即可实现无线信号覆盖。
[0004]但是,无论是经过改装的应急通信车辆,还是专门定制的应急通信车,都只能用来做应急通信使用,利用率低,且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应急通信车,可有效地解决上述或者其他潜在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应急通信车,多功能应急通信车包括发电车以及通信设备;发电车包括车厢、车体以及发电机,车厢承载于车体上,发电机安装于车厢内;通信设备包括通信控制单元以及天线组件;天线组件与通信控制单元电连接,天线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车厢的顶部外侧,通信控制单元设置于车厢内,且与发电机电连接。
[0007]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多功能应急通信车还包括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以及非视距微波近端设备;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可拆卸地于车厢的顶部外侧,用于与安装在多功能应急通信车附近的基站通信杆或者铁塔上的非视距微波近端设备通信;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与通信控制单元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和非视距微波近端设备共同构成非视距微波设备,非视距微波设备是一种使用微波作为介质进行通信的设备,跟传统的微波通信设备要求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才能通信不同,非视距微波信号可以饶过障碍物,实现两点间不可视时也可以通信,使用范围广,适宜在应急通信中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非视距微波近端设备和非视距微波近端设备微波信号发射方向相向发射,即可实现非视距微波近端设备和非视距微波近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本申请中将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可拆卸
地于车厢的顶部外侧,用于与安装在多功能应急通信车附近的基站通信杆或者铁塔上的非视距微波近端设备通信。且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与通信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保障天线发送信号。
[0008]在可选的实施例中,通信控制单元包括无线基带装置以及无线射频拉远设备;无线基带装置通过第一光纤与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连接,无线基带装置通过第二光纤与无线射频拉远设备连接;天线组件包括天线,无线射频拉远设备通过天馈线与天线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无线基带设备是无线通信网络的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完成无线信号空中接口的基带处理功能,例如,编码、复用、调制和扩频等。无线基带装置通过第一光纤与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连接;无线基带装置通过第二光纤与无线射频拉远设备连接。无线射频拉远设备分为四个模块:数字中频模块、收发信机模块、功放和滤波模块。数字中频模块用于光传输的调制解调、数字上下变频、A/D转换等;收发信机模块用于完成数字中频信号到射频信号的变换;之后再经过功放和滤波模块,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口发射出去。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并不对无线射频拉远设备的数量进行限定,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采用多个第二光纤与连接多个无线射频拉远设备。天线组件包括天线,无线射频拉远设备通过天馈线与天线连接。用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0009]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车厢的底部设有用于贯穿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以及天馈线的通孔;通孔处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与通孔可滑动地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通孔;和/或,车厢的顶部设有用于贯穿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以及天馈线的通孔,通孔处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与通孔可滑动地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通孔;通孔处套设有密封圈。需要说明的是,将用于贯穿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以及天馈线的通孔设置在车厢的底部,可避免雨水或灰尘经过通孔进入车厢内,保证车厢内的通信控制单元以及发电机的安全。同时在通孔处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与通孔可滑动地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通孔,便于在不使用时,通过密封盖将通孔关闭,保证车厢稳定环境。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将通孔设置在车厢的顶部,此时可大大缩短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以及天馈线的长度,相比将通孔设置在车厢底部的情况,可避免绕线,使得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以及天馈线的连接两端的路径更短,节约成本。同时为了避免经过通孔进水进尘,在通孔处设有密封圈,在适用过程中,密封圈与第一光纤、第二光纤以及天馈线的外侧壁贴合,实现连接的密封性,进而避免出现进水进尘的现象。还需要说明的是,在通孔处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与通孔可滑动地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通孔,便于在不使用时,通过密封盖将通孔关闭,保证车厢稳定环境。
[0010]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天线组件还包括抱杆,抱杆可拆卸地连接于车厢的顶部外侧,天线可拆卸地连接于抱杆,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可拆卸地连接与抱杆。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抱杆可便于承接天线以及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将天线以及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安装在抱杆上,使用完毕后,可将天线以及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从抱杆上拆卸下来。
[0011]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天线与抱杆通过第一环套连接,天线固定连接于第一环套,第一环套可相对于抱杆转动,以调整天线的方向;第一环套与抱杆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锁紧件,第一锁紧件用于将第一环套固定连接于抱杆。需要说明的是,设置第一环套用于连接天线与抱杆,在使用过程中,可先将天线固定连接在第一环套上,然后将第一环套套设在抱杆上,根据用户的需求,转动第一环套使得天线的角度达到预设的角度后,采用设置在第一环
套与抱杆之间的第一锁紧件,将第一环套与抱杆锁紧,位置固定,进而保证天线连接的稳定性。
[0012]在可选的实施例中,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与抱杆通过第二环套连接,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固定连接于第二环套,第二环套可相对于抱杆转动,以调整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的方向与非视距微波近端设备相向;第二环套与抱杆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锁紧件,第二锁紧件用于将第二环套固定连接于抱杆。需要说明的是,设置第二环套用于连接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与抱杆,在使用过程中,可先将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固定连接在第二环套上,然后将第二环套套设在抱杆上,根据用户的需求,转动第二环套使得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的角度达到预设的角度后,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应急通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车以及通信设备;所述发电车包括车厢、车体以及发电机,所述车厢承载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发电机安装于所述车厢内;所述通信设备包括通信控制单元以及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与所述通信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天线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车厢的顶部外侧,所述通信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车厢内,且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应急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应急通信车还包括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以及非视距微波近端设备;所述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可拆卸地于所述车厢的顶部外侧,用于与安装在所述多功能应急通信车附近的基站通信杆或者铁塔上的所述非视距微波近端设备通信;所述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与所述通信控制单元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应急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包括无线基带装置以及无线射频拉远设备;所述无线基带装置通过第一光纤与所述非视距微波远端设备连接,所述无线基带装置通过第二光纤与所述无线射频拉远设备连接;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天线,所述无线射频拉远设备通过天馈线与所述天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应急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底部设有用于贯穿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二光纤以及所述天馈线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通孔可滑动地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通孔;和/或,所述车厢的顶部设有用于贯穿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二光纤以及所述天馈线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通孔可滑动地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通孔;所述通孔处套设有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应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财忠刘腾波林小敏叶惠钿边瑞黄子乐陈健璋李瞻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