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设计的叠合梁箍筋防倾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叠合梁
,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设计的叠合梁箍筋防倾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梁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叠合梁是一种预制板件,在制作完成后表面会留有不少的箍筋,用于浇筑混凝土固定装配,叠合梁在需要输送到施工地点进行装配,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环境的因素,可能会导致箍筋出现倾斜的情况,如果箍筋倾斜会影响混凝土浇筑后的固定效果,同时对混凝土的装配作用造成影响,且叠合梁在运输过程中无法受到保护,天气炎热暴晒叠合梁会增加叠合梁的脆性,导致叠合梁的碎裂的几率增大,在车辆上坡或下坡的过程中,如果叠合梁没有没稳定的固定,可能会在车辆内部出现移动并与车厢出现撞击的情况,进一步加大了叠合梁的损坏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环境的因素,可能会导致箍筋出现倾斜的情况,如果箍筋倾斜会影响混凝土浇筑后的固定效果,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设计的叠合梁箍筋防倾斜装置,包括顶板(1)和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5),顶板(1)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侧板(2),调节机构(5)的下表面与侧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侧板(2)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承载机构(7)和防倾斜机构(6),两个侧板(2)的相远离面均设置有支撑机构(4),所述顶板(1)上设置有压制机构(3),压制机构(3)内侧设置有操控孔(9),操控孔(9)开设在顶板(1)的上表面,顶板(1)的右侧设置有注水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设计的叠合梁箍筋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斜机构(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防倾斜机构(6)从左往右均匀排列设置,防倾斜机构(6)包括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夹板(61),夹板(61)位于侧板(2)一侧面开设的凹槽内,夹板(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62),第二滑块(62)滑动连接在凹槽内壁下表面开设的第二滑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设计的叠合梁箍筋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61)的一侧面开设有束缚槽,两个夹板(61)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滑杆(63),滑杆(63)位于滑套内,滑套内固定连接有隔片(65),隔片(65)的前后两侧面均通过第二弹簧(64)分别与两个滑杆(6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设计的叠合梁箍筋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侧板(2)一侧面的承载板(73),承载板(73)的上表面开设有支撑槽,支撑槽内转动连接有多个从前往后均匀排列设置的支撑辊(71),承载板(73)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弧面板(7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设计的叠合梁箍筋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机构(3)包括顶板(1)的上表面贴合的定位框(31),定位框(31)为矩形,定位框(31)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3),橡胶垫(33)位于顶板(1)上表面开设的限位孔内,所述定位框(31)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片(32),固定片(32)上贯穿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贯穿至顶板(1)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设计的叠合梁箍筋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开设在顶板(1)下表面的移动槽(55),移动槽(55)内设置有两个连接块(52),两个连接块(52)的相对面均卡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53),两个螺纹柱(53)的相对端相互固定连接,两个螺纹柱(53)的相远离端均通过第一转轴(54)固定连接有手轮(51),第一转轴(54)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卡接在顶板(1)的前后两侧面,连接块(5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板(2),侧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欢劼,吴进华,陆彬,王聿暐,周思埼,卢耀武,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博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