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透气型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内裤技术

技术编号:3302248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5
本申请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菌透气型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内裤。本申请的抗菌透气型面料,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竹原纤维、抗菌剂、抗菌增强剂、植物提取物、壬二酸、豆甾醇、柠檬酸,抗菌剂由改性磷酸银、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纳米二氧化钛组成,抗菌增强剂为磷酸锆、活性炭、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两种;本申请抗菌透气型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混合:将原料加入到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即得混合料;(2)纤维制备:将混合料共混,熔融纺丝,得到纺丝纤维;(3)面料制备:将纺织纤维塑化拉伸、切断、纺织,即得。本申请的抗菌透气型面料抗菌、透气性能较佳。透气性能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透气型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内裤


[0001]本申请涉及面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透气型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内裤。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内裤,在生活中,人们总是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会迅速繁殖,并通过接触等方式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0003]纤维属于多孔性材料,叠加编织后又会形成无数空隙的多层体,因此织物较容易吸附菌类。同时,生态环境和微生物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使得纤维很容易发生霉变、黄变和异味,且纤维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人体的分泌物和污垢会粘附在纤维上滋生螨虫和细菌,对人体造成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
[0004]在现有的抗菌技术中,利用铜、锌等金属的抗菌能力,将其加入到内裤的面料中,由于银等金属离子在纤维面料中容易出现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制备内裤的面料抗菌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和透气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透气型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内裤。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透气型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透气型面料,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竹原纤维10

20份、抗菌剂20

30份、抗菌增强剂5

10份、植物提取物5

10份、壬二酸1/>‑
2份、豆甾醇1

2份、柠檬酸2

3份,所述抗菌剂由改性磷酸银、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纳米二氧化钛按质量比(10

15):(10

20):(5

10):(5

10)组成,所述抗菌增强剂为磷酸锆、活性炭、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两种,所述改性磷酸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制磷酸银粉体;S2.制备改性磷酸银:将磷酸银、氟化钠分散于无水乙醇中超声混合均匀,加热至150

210℃进行热处理1

2h,冷却,离心分离即得改性磷酸银。
[0007]优选的,改性磷酸银为银/磷酸银复合材料,改性磷酸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1.42g磷酸氢二钠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中,配成0.1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A;将4.98g醋酸银溶液于300mL去离子水中,配成0.1mol/L的醋酸银溶液B;将上述溶液A和B在搅拌状态下按照摩尔比为1:3混合均匀,静置后离心洗涤于80℃干燥12h,得到磷酸银粉体。按照磷酸银、氟化钠、无水乙醇的摩尔比为0.001:0.001:1,将磷酸银和氟化钠分散于无水乙醇中,然后移至反应釜,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150℃微波溶剂热处理0.5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银/磷酸银复合材料。
[0008]优选的,壳聚糖为N

羧甲基壳聚糖、N,O

羧甲基壳聚糖中的任意一种。
[0009]优选的,植物提取物由仙人掌提取物、玫瑰花提取物、薰衣草提取物按质量比(1

2):(2

3):(1

2)组成。
[0010]优选的,活性炭的粒径为1

28μm。
[0011]优选的,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0

200nm。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植物提取物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RNA的合成,抗菌作用较佳,壬二酸、豆甾醇、柠檬酸相互配合,互相渗透,协同增效,促进植物提取物吸附到纤维上,从而提高面料的抗菌作用;壬二酸、豆甾醇同时能够改善纤维的可纺性和成纤强度,植物提取物与抗菌剂相互配合,二者协同增效,从而使得制得的面料具有光谱抗菌的效果;抗菌剂由多种组分复配得到,抗菌剂中的纳米二氧化钛粘附力强,便于促进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改性磷酸银吸附在纤维上,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具有微细的小孔结构,便于提高面料的透气性;改性磷酸银为银/磷酸银复合材料,银负载在磷酸银上,从而便于进一步提高磷酸银的抗菌作用;抗菌增强剂为多孔材料,且与面料中的其他组分相容性较佳,便于提高面料的透气性能;抗菌剂由多种组分复配得到且抗菌剂的多种组分用于负载在抗菌增强剂上,从而提高抗菌剂在面料中的分布情况,进而提高面料的抗菌作用。
[0013]优选的,所述抗菌剂、抗菌增强剂的质量比为(25

28):(6

9)。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抗菌剂、抗菌增强剂的质量比进行优化,从而使得抗菌剂、抗菌增强剂之间的配比达到最佳,从而进一步提高抗菌增强剂对抗菌剂的增强作用,同时在抗菌增强剂的作用下进一步提高抗菌剂在面料中的分布情况,进而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
[0015]优选的,所述抗菌增强剂由磷酸锆、活性炭、二氧化硅按质量比(5

7):(2

3):(2

3)组成。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磷酸锆、活性炭、二氧化硅的质量比进行优化,从而使得磷酸锆、活性炭、二氧化硅三者的质量比达到最佳,进而提高抗菌增强剂在面料中对抗菌剂的增强作用,活性炭、二氧化硅用于负载抗菌剂中的多种组分,从而提高抗菌剂在面料中的分布情况,与磷酸锆协同配合后,便于进一步提高抗菌剂在面料中的负载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抗菌剂在面料中的抗菌作用,从而提高面料的抗菌作用。
[0017]优选的,所述壳聚糖为改性壳聚糖,所述改性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99

100%,分子量为500Da以下。
[0018]优选的,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脱乙酰度80%、分子量20
×
104‑
30
×
104Da的壳聚糖溶解于重量百分数为1.0~3.0%醋酸水溶液中,再加入为壳聚糖重量1

3倍的二叔戊基过氧化物,得到的溶液在超声波清洗机中进行超声处理,得到低分子量壳聚糖复合物溶液,再经过聚丙烯腈超滤膜分子截留与分级,得到分子量为500Da以下的壳聚糖;把这种壳聚糖加到重量百分数为35

45%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在温度105

115℃的条件下处理10

20min,接着用浓度为1.0

3.0mol/L的盐酸水溶液进行中和、过滤、蒸馏水洗涤、干燥,得到脱乙酰度99~100%、分子量为500Da下的改性壳聚糖。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聚糖的脱乙酰度提高,分子量降低,便于提高抗菌的广谱性能,同时提高壳聚糖的吸附能力,进而提高植物提取物与其他抗菌剂组分在面料中的分布情况;降低壳聚糖的分子量后,壳聚糖形成的正电场吸附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竹原纤维10

20份、抗菌剂20

30份、抗菌增强剂5

10份、植物提取物5

10份、壬二酸1

2份、豆甾醇1

2份、柠檬酸2

3份,所述抗菌剂由改性磷酸银、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纳米二氧化钛按质量比(10

15):(10

20):(5

10):(5

10)组成,所述抗菌增强剂为磷酸锆、活性炭、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两种,所述改性磷酸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制磷酸银粉体;S2.制备改性磷酸银:将磷酸银、氟化钠分散于无水乙醇中超声混合均匀,加热至150

210℃进行热处理1

2h,冷却,离心分离即得改性磷酸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抗菌增强剂的质量比为(25

28):(6

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增强剂由磷酸锆、活性炭、二氧化硅按质量比(5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顺英胡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猫人云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