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210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4
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包含有具有主机壳(1)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设置在主机壳(1)中并且用于安装计算机元件的内支架(2),通过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实现了对冷却箱体的设置,通过内支架(2),实现了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因此提高了对计算机的元件降温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此外,电脑机箱具有电磁辐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因此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机部件,在现有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中,还都是冷凝器和风扇安装在主机壳的内壁上,通过冷凝器和风扇对主机壳内部温度进行整腔体进行降温,实现对计算机电路板进行降温,从而影响了对计算机的元件降温效果,同时为了保证主机壳内气流的释放,还需要在主机壳上设置通孔体,使计算机的元件处于裸露状态,使粉尘在计算机的元件上进行集结成污垢层,进而影响了计算机的元件的散热效果,基于申请人于2021年7月15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其中专利号:ZL202121746161.7和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专利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使用方法。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和使用方法,因此提高了对计算机的元件降温效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包含有具有主机壳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设置在主机壳中并且用于安装计算机元件的内支架。
[0006]由于设计了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和内支架,通过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实现了对冷却箱体的设置,通过内支架,实现了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因此提高了对计算机的元件降温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按照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的方式把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和内支架相互联接。
[0008]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按照通过风道集成在安装架实现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的方式把内支架与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联接。
[0009]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内隔板、外隔板、通气管、第一封板、第二封板、风扇和冷凝片。
[0010]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针对两个直通的安装敞口筒对计算机部件进行定向吹射降温。
[001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过滤筒。
[0012]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与内支架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外支架、弹簧片、第一连接螺杆和压缩弹簧。
[0013]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中,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线缆套、支撑轴、压线板、接线盘和第二连接螺杆。
[0014]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线缆支撑板和第三连接螺杆。
[0015]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扩展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在主机壳上分别设置有外支架、内隔板、外隔板、通气管、第一封板、第二封板、支撑轴和线缆支撑板,在外支架与主机壳之间分别设置有弹簧片和第一连接螺杆并且在第一连接螺杆与外支架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在线缆支撑板与与第二封板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螺杆并且在外支架上设置有内支架,在内隔板和外隔板上分别设置有线缆套并且在通气管上设置有过滤筒,在第一封板上分别设置有风扇和冷凝片并且在支撑轴上设置有接线盘,在接线盘与支撑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螺杆。
[0017]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主机壳、内支架、外支架、内隔板、外隔板、通气管、第一封板、第二封板、风扇、冷凝片、过滤筒、弹簧片、第一连接螺杆、压缩弹簧、线缆套、支撑轴、压线板、接线盘、第二连接螺杆、线缆支撑板和第三连接螺杆,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
[0018]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内支架设置为包含有管部、竖架部、条部和过滤网部并且管部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竖架部联接,管部的前后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条部联接并且管部的外端敞口部设置为与过滤网部联接,在管部的内端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吹风孔体和第二吹风孔体并且第一吹风孔体和第二吹风孔体设置为与竖架部相对应分布,管部的外端头设置为与外隔板联接并且管部的外端敞口部设置为与风扇和冷凝片相对应分布,条部设置为与外支架嵌入式联接并且管部设置为矩形盲管,竖架部设置为U字形框状体并且条部设置为燕尾条状体,两个条部设置在管部上并且过滤网部设置为矩形空气净化滤网,第一吹风孔体和第二吹风孔体设置为斜线孔状体并且第一吹风孔体和第二吹风孔体分别设置为沿管部的竖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第一吹风孔体的外端口部和第二吹风孔体的外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竖架部相对应分布。
[0019]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计算机部件进行分区间安装设置,实现了对各分区间的冷却气流的流量大小设置,在各分区间中得到阶梯温度,满足各种型号的计算机部件的工作环境需要。
[0020]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主机壳设置为包含有筒壳部和第一钩部并且在筒壳部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有透漏窗口体,筒壳部的上端端面内壁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一钩部联接并且筒壳部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线缆支撑板接触式联接,筒壳部的后端敞口部设置为与第二封板联接并且筒壳部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支撑轴转动式联接,筒壳部的上端端面内壁后部设置为与内隔板联接并且筒壳部的上端端面内壁前部设置为与外隔板联接,第一钩部设置
为与外支架联接并且筒壳部的上端端面内壁前部设置为与第一连接螺杆螺纹式联接,筒壳部的上端端面内壁中部设置为与弹簧片接触式联接并且筒壳部的前端敞口部设置为与第一封板联接,筒壳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通气管联接并且透漏窗口体设置为与接线盘相对应分布,筒壳部设置为下端端面部具有支腿的矩形管状体并且第一钩部设置为V字形钩状体,透漏窗口体设置为矩形孔状体。
[002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内隔板设置为]字形片状体并且内隔板的横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联接,内隔板的竖部下端头设置为与线缆套联接并且在内隔板的竖部上端头设置有排气孔道。
[0022]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外隔板设置为]字形片状体并且外隔板的横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联接,外隔板的竖部下端头设置为与线缆套联接并且外隔板的竖部设置为与内支架联接。
[0023]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通气管设置为]字形管状体并且通气管的横部设置为与过滤筒联接,通气管的竖部设置为与主机壳联接并且通气管的横部设置为与外隔板相对应分布,通气管的其中一个竖部端口设置为与内支架相对应分布并且通气管的其中另一个竖部端口设置为与风扇和冷凝片相对应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主机壳(1)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设置在主机壳(1)中并且用于安装计算机元件的内支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的方式把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和内支架(2)相互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其特征是:按照通过风道集成在安装架实现对计算机元件进行迎冷却风设置的方式把内支架(2)与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其特征是: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内隔板(4)、外隔板(5)、通气管(6)、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风扇(8)和冷凝片(9),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过滤筒(10),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与内支架(2)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外支架(3)、弹簧片(91)、第一连接螺杆(92)和压缩弹簧(93),或,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中,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线缆套(94)、支撑轴(95)、压线板(96)、接线盘(97)和第二连接螺杆(98),或,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本体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线缆支撑板(99)和第三连接螺杆(9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其特征是:在主机壳(1)上分别设置有外支架(3)、内隔板(4)、外隔板(5)、通气管(6)、第一封板(7)、第二封板(20)、支撑轴(95)和线缆支撑板(99),在外支架(3)与主机壳(1)之间分别设置有弹簧片(91)和第一连接螺杆(92)并且在第一连接螺杆(92)与外支架(3)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93),在线缆支撑板(99)与与第二封板(20)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螺杆(90)并且在外支架(3)上设置有内支架(2),在内隔板(4)和外隔板(5)上分别设置有线缆套(94)并且在通气管(6)上设置有过滤筒(10),在第一封板(7)上分别设置有风扇(8)和冷凝片(9)并且在支撑轴(95)上设置有接线盘(97),在接线盘(97)与支撑轴(95)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螺杆(9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其特征是:内支架(2)设置为包含有管部(21)、竖架部(22)、条部(25)和过滤网部(26)并且管部(21)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竖架部(22)联接,管部(21)的前后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条部(25)联接并且管部(21)的外端敞口部设置为与过滤网部(26)联接,在管部(21)的内端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吹风孔体(23)和第二吹风孔体(24)并且第一吹风孔体(23)和第二吹风孔体(24)设置为与竖架部(22)相对应分布,管部(21)的外端头设置为与外隔板(5)联接并且管部(21)的外端敞口部设置为与风扇(8)和冷凝片(9)相对应分布,条部(25)设置为与外支架(3)嵌入式联接并且管部(21)设置为矩形盲管,竖架部(22)设置为U字形框状体并且条部(25)设置为燕尾条状体,两个条部(25)设置在管部(21)上并且过滤网部(26)设置为矩形空气净化滤网,第一吹风孔体(23)和第二吹风孔体(24)设置为斜线孔状体并且第一吹风孔体(23)和第二吹风孔体(24)分别设置为沿管部(21)的竖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第一吹风孔体(23)的外端
口部和第二吹风孔体(24)的外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竖架部(22)相对应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循环冷却气流的计算机主机机箱装置,其特征是:主机壳(1)设置为包含有筒壳部(11)和第一钩部(12)并且在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有透漏窗口体(13),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内壁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一钩部(12)联接并且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线缆支撑板(99)接触式联接,筒壳部(11)的后端敞口部设置为与第二封板(20)联接并且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支撑轴(95)转动式联接,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内壁后部设置为与内隔板(4)联接并且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内壁前部设置为与外隔板(5)联接,第一钩部(12)设置为与外支架(3)联接并且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内壁前部设置为与第一连接螺杆(92)螺纹式联接,筒壳部(11)的上端端面内壁中部设置为与弹簧片(91)接触式联接并且筒壳部(11)的前端敞口部设置为与第一封板(7)联接,筒壳部(1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通气管(6)联接并且透漏窗口体(13)设置为与接线盘(97)相对应分布,筒壳部(11)设置为下端端面部具有支腿的矩形管状体并且第一钩部(12)设置为V字形钩状体,透漏窗口体(13)设置为矩形孔状体,或,内隔板(4)设置为]字形片状体并且内隔板(4)的横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1)联接,内隔板(4)的竖部下端头设置为与线缆套(94)联接并且在内隔板(4)的竖部上端头设置有排气孔道,或,外隔板(5)设置为]字形片状体并且外隔板(5)的横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1)联接,外隔板(5)的竖部下端头设置为与线缆套(94)联接并且外隔板(5)的竖部设置为与内支架(2)联接,或,通气管(6)设置为]字形管状体并且通气管(6)的横部设置为与过滤筒(10)联接,通气管(6)的竖部设置为与主机壳(1)联接并且通气管(6)的横部设置为与外隔板(5)相对应分布,通气管(6)的其中一个竖部端口设置为与内支架(2)相对应分布并且通气管(6)的其中另一个竖部端口设置为与风扇(8)和冷凝片(9)相对应分布,或,第一封板(7)设置为包含有板部(71)和附着板部(72)并且在附着板部(72)的竖部上设置有安装孔体(73),附着板部(72)的横部设置为与板部(71)的内端端面部联接并且板部(71)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1)联接,板部(71)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风扇(8)联接并且安装孔体(73)设置为与冷凝片(9)联接,板部(71)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附着板部(72)设置为L字形片状体,安装孔体(73)设置为矩形孔状体并且安装孔体(73)设置为沿附着板部(72)的竖部上下排列分布,或,第二封板(20)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第二封板(20)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主机壳(1)联接,第二封板(20)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线缆支撑板(99)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二封板(20)设置为与第三连接螺杆(90)螺纹式联接,或,风扇(8)设置为鼓风机并且风扇(8)的壳体设置为与第一封板(7)联接,风扇(8)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冷凝片(9)相对应分布并且风扇(8)的电源线设置为与线缆套(94)贯串式联接,或,冷凝片(9)设置为半导体制冷片并且冷凝片(9)设置为与第一封板(7)沉入式联接,冷凝片(9)设置为与风扇(8)相对应分布并且冷凝片(9)的电源线设置为与线缆套(94)贯串式联接,或,外支架(3)设置为包含有桥架部(31)和第二钩部(32)并且桥架部(31)的上端端面
后部设置为与第二钩部(32)联接,在桥架部(31)的竖部内壁上设置有容纳槽体(33)并且在桥架部(31)的前端部设置有通孔体(34),桥架部(3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弹簧片(91)联接并且桥架部(31)的上端端面部内壁设置为与压缩弹簧(93)联接,第二钩部(32)设置为与主机壳(1)联接并且容纳槽体(33)设置为与内支架(2)联接,通孔体(34)设置为与第一连接螺杆(92)联接并且桥架部(31)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第二钩部(32)设置为V字形钩状体并且容纳槽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