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1974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性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按质量份数计,包括聚丙烯母粒60份至70份、增韧剂8份至15份、胺类抗氧剂0.5份至1份、茶多酚10份至18份、无机填料5份至10份、耐候助剂0.1份至0.5份、润滑剂0.2份至0.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抗氧化性,并且对环境的污染小。污染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聚丙烯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改性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材料是一种结晶性塑料,具有无毒、无味、密度小、耐高温等特点,但他低温时变脆,且容易老化,因此经常需要对聚丙烯基材中,加入其他材料,对聚丙烯进行改性,从而获得性能更加优良的改性聚丙烯材料。为了提高聚丙烯材料在空气中的抗氧化性,因此在进行改性聚丙烯制备时,通常在聚丙烯树脂母粒中加入抗氧剂,抗氧剂分为主抗氧剂以及辅助抗氧剂。主抗氧剂采用受阻酚类抗氧剂,受阻酚类抗氧剂是一种具有空间位阻效应的有机胺类化合物,作用原理是捕捉材料中氧化产生的自由基,中断活性链的生长,若要发挥作用需要用一定量的亚磷酸酯类或者硫代类辅助抗氧剂,由于辅助抗氧剂中存在大量的磷元素、硫元素,进而在后期的使用中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性聚丙烯,具有良好抗氧化性,并且对环境的污染小。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性聚丙烯,按质量份数计,包括聚丙烯母粒60份至70份、增韧剂8份至15份、胺类抗氧剂0.5份至1份、茶多酚10份至18份、无机填料5份至10份、耐候助剂0.1份至0.5份、润滑剂0.2份至0.5份。
[000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茶多酚作为天然成分,对环境无污染,以茶多酚作为辅助氧化剂配合胺类抗氧剂进行使用,在实现对聚丙烯抗氧化改性的同时,无需使用亚磷酸酯类或者硫代类辅助抗氧剂,减少了对环境的负担。
[0006]较佳的,所述聚丙烯母粒为共聚聚丙烯树脂颗粒;所述共聚聚丙烯树脂颗粒,在230℃,2.16Kg负荷下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30g/10min至100g/10min。
[0007]较佳的,所述润滑剂为脂肪酰胺或硬脂酸盐。
[0008]较佳的,所述无机填料为滑石粉、云母、碳酸钙、硅灰石、沉淀硫酸钡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性聚丙烯制备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改性聚丙烯的制备。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性聚丙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S1,按照对应的质量份数对聚丙烯母粒、增韧剂、胺类抗氧剂、茶多酚、无机填料、耐候助剂、润滑剂进行称取,并且将原料投入到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合造粒;
[0012]步骤S2,在完成步骤S1后,对螺杆挤出机挤出的原料颗粒进行干燥处理,在90

120℃环境下持续烘干2

5小时;
[0013]步骤S3,在完成步骤S2后,将干燥处理后的原料颗粒投入注塑机中进行注射成型
加工,获得成型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制备例
[0016]一种茶多酚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1)将茶叶洗净晾干并且进行粉碎,然后将粉碎茶叶充分溶解于乙醇溶剂中,形成萃取悬浊液;
[0018]2)对萃取悬浊液进行震荡,然后对萃取悬浊液的上清液进行分离提取;
[0019]3)对萃取悬浊液的上清液进行加热,使乙醇溶剂蒸发,留下的白色粉末即为粗制茶多酚粉末;
[0020]4)使用超临界CO2流体对粗制茶多酚粉末再次萃取,得到高精度的茶多酚。
[0021]实施例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改性聚丙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0024]步骤S1,按照以下质量份数称取原料:聚丙烯母粒60份、增韧剂8份、胺类抗氧剂0.5份、茶多酚10份、无机填料5份、耐候助剂0.1份、润滑剂0.2份;其中,茶多酚采用制备例所制备的茶多酚;聚丙烯母粒采用在230℃,2.16Kg负荷下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30g/10min至100g/10min的共聚聚丙烯树脂颗粒;增韧剂采用POE,胺类抗氧剂采用对苯二胺,耐候助剂采用六甲基磷酰三胺,润滑剂采用脂肪酰胺;
[0025]将上述原料加入到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螺杆挤出机温度设置为200℃;螺杆挤出机的转速设置为400转/分钟;螺杆挤出机的真空度设置为0.1MPa;
[0026]步骤S2,对螺杆挤出机挤出的原料颗粒进行干燥处理,在100℃环境下持续烘干4小时;
[0027]步骤S3,将干燥处理后的原料颗粒投入注塑机中进行注射成型加工。
[0028]实施例2至5与实施例1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相同,区别仅在于各种组分含量与实施例例1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
[0029]表1实施例1

5改性聚丙烯的原料组成及用量
[0030][0031]表格1中的数据单位为以质量分数计的份。
[0032]对比例
[0033]对比例1
[0034]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原料中不包含胺类抗氧剂。
[0035]对比例2
[0036]对比例2与实施1中的制备方法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原料中不包含茶多酚。
[0037]对比例3
[0038]对比例3与实施1中的制备方法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原料中的不包含胺类抗氧剂以及茶多酚。
[0039]对比例4
[0040]对比例4与实施1中的制备方法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原料中胺类抗氧剂0.5份以及茶多酚10份替换为常用聚丙烯抗氧剂对苯二胺10.5份。
[0041]试验方法
[0042]对实施例1

5制备的5种改性聚丙烯以及对比例1

4制备的4种改性聚丙烯分别进行性能测试实验,包括热氧老化48h后拉伸强度测试、氙灯老化测试以及XX测试。
[0043]其中,其中,热氧老化48h后拉伸强度测试参照GB/T1040规定的方法进行;
[0044]氙灯老化测试参照STD0005规定的方法进行;
[0045]氧化诱导测试参照GB/T17391

1998规定的方法进行。
[0046]表2实施例1

5和对比例1

4的测试结果
[0047][0048][0049]结合表1和表2的数据可得,胺类抗氧剂配合茶多酚对聚丙烯进行改性,所达到的抗氧化效果,与相同的剂量的对苯二胺抗氧剂的抗氧化效果基本一致,并且无需添加亚磷酸酯类或者硫代类辅助抗氧剂,对环境污染小。
[0050]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包括聚丙烯母粒60份至70份、增韧剂8份至15份、胺类抗氧剂0.5份至1份、茶多酚10份至18份、无机填料5份至10份、耐候助剂0.1份至0.5份、润滑剂0.2份至0.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母粒为共聚聚丙烯树脂颗粒;所述共聚聚丙烯树脂颗粒,在230℃,2.16Kg负荷下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30g/10min至100g/1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增韧剂选自聚烯烃弹性体、氢化苯乙烯

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二元乙丙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脂肪酰胺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丽王爱国王龙韩博毕彦坤张杰张可强荆兆龙张浚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