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时质量控制的优化方法、系统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验医学
,具体涉及一种实时质量控制的优化方法、系统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质量是检验医学实验室管理的生命线,为临床和患者提供稳定、准确的检验结果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传统质量控制方法,即实验室内质控(IQC),通过在一天中按规定进行一到多次检测,预估检测仪器在每次质控之间的情况。大多情况下,由于成本限制,IQC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导致错误样本发出。实时质量控制模型(PBRTQC)在IQC的基础上,通过监测病人样本的检测结果来评估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在不同的时间点监控仪器的检测情况。
[0003]实时质量控制模型(PBRTQC)的参数选取是由人工完成,通过实验室工作人员长期积累的经验,对模型参数的取值进行模糊的估计,再使用估计的参数建立模型后,根据实际应用的效果对参数进行不断地优化。现有技术的参数优化算法主要采用网格搜索法,但网格搜索法十分低效,需要花费大量计算资源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且网格搜索仅能实现离散优化,很难找到最优解。因此,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时质量控制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导出原始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在数据中随机选取失控模拟的数据起始点,并在起始点后选取一段数据添加误差值;基于失控数据对实时质量控制模型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筛选优化模型;采用群体搜索算法评价实时质量控制模型性能,以此优化模型参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质量控制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误差值包括绝对值误差,计算公式如下:其中x为检测结果、TEa为总允许误差、n为误差系数以控制引入误差的大小,x
’
为引入误差后的结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质量控制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误差值包括百分比误差,计算公式如下:x
′
=x
×
(1+n
×
TEa)其中x为检测结果、TEa为总允许误差、n为误差系数以控制引入误差的大小,x
’
为引入误差后的结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质量控制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未添加误差值的正常数据对实时质量控制模型进行模拟,根据模型的假阳性报警率评价模型,所述假阳性报警率的计算公式为:假阳性报警率FAR=假阳性报警数/总样本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时质量控制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添加误差值的正常数据对实时质量控制模型进行再次模拟,计算模拟数据中误差所需患者样本数后求平均值获得发现误差所需平均患者样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昕岑,郭玮,潘柏申,王蓓丽,蒋文海,谭笑,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