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体装置、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186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流体装置包括多个微流体单元,至少一个微流体单元包括基板,形成于基板中的流体容纳腔,形成于基板中的输入通道及输出通道,以及形成于基板上的入口及出口。输入通道连通于入口与流体容纳腔之间。输出通道连通于流体容纳腔与出口之间。基板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塑性变形,使得输入通道的第一内壁贴靠第二内壁,以闭合或闭塞输入通道,以及使得输出通道的第一内壁贴靠第二内壁,以闭合或闭塞输出通道,从而封闭流体容纳腔。从而封闭流体容纳腔。从而封闭流体容纳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流体装置、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微流体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流体装置用于生物或医学领域的微流体实验、样品检测,例如作为液体样本的容纳装置,用于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微流体检测的需求日益增加,微流体装置在微流体实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3]目前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所使用的微流体装置包括各类微流体阀门,例如通过顶针等制动件关闭微流体通道的夹管阀、通过控制微流体通道中薄膜的开启和闭合来控制微流体通道的阀门装置等。用于生物及医学样本检测的已知微流体装置结构复杂,阀门闭合可靠性低,且成本较高。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可靠性高且成本较低的微流体装置,以提高生物及医学样本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流体装置,用于容纳及携带液体生物样本或医学样本进行检测操作,例如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微流体装置包括多个微流体单元,至少一个微流体单元包括基板,形成于所述基板中的流体容纳腔,形成于所述基板中的输入通道及输出通道,以及形成于基板上的入口及出口。输入通道的两侧分别具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内壁及第二内壁。输出通道的两侧分别具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内壁及第二内壁。输入通道连通于所述入口与所述流体容纳腔之间。输出通道连通于所述流体容纳腔与所述出口之间。基板位于所述输入通道的一个节段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可发生塑性变形,使得所述输入通道位于所述节段的第一内壁贴靠所述输入通道位于所述节段的第二内壁,以闭合所述输入通道。所述基板位于所述输出通道的一个节段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可发生塑性变形,使得所述输出通道位于所述节段的第一内壁贴靠所述输出通道位于所述节段的第二内壁以闭合所述输出通道,从而封闭流体容纳腔。
[0006]所述输入通道位于所述节段的第一内壁在所述输入通道内朝向所述第二内壁方向的塑性变形可在输入通道内形成输入端堵塞体。所述输入端堵塞体贴靠所述输入通道位于所述节段的第二内壁从而闭合所述输入通道。所述输出通道位于所述节段的第一内壁在所述输出通道内朝向所述第二内壁方向的塑性变形可在输出通道内形成输出端堵塞体。所述输出端堵塞体贴靠所述输出通道位于所述节段的第二内壁,从而闭合所述输出通道。
[0007]所述输入端堵塞体将所述输入通道截为第一输入段及第二输入段并阻挡第一输入段与第二输入段之间的液体流通。所述第一输入段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输入段与所述流体容纳腔连通。所述输出端堵塞体将所述输出通道截为第一输出段及第二输出段并阻挡第一输出段与第二输处段之间的液体流通。所述第一输出段与所述流体容纳腔连通,
所述第二输入段与所述出口连通。
[0008]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输入端堵塞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堵塞体及第二堵塞体。所述第一堵塞体及第二堵塞体将所述输入通道截为第一输入段、第二输入段及第三输入段。第一输入段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输入段被封闭于所述第一堵塞体与所述第二堵塞体之间。所述第三输入段与所述流体容纳腔连通。所述输出端堵塞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堵塞体及第二堵塞体。所述第一堵塞体及第二堵塞体将所述输出通道截为第一输出段、第二输出段及第三输出段。所述第一输出段与所述流体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输出段被封闭于所述第一堵塞体与所述第二堵塞体之间。所述第三输出段与所述出口连通。
[0009]根据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物样本或医学样本检测,例如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试剂盒。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试剂盒包括多个试剂容纳及承载单元,至少一个试剂容纳及承载单元包括基板、形成于所述基板中的流体容纳腔、形成于所述基板中的输入通道及输出通道,以及容纳于所述流体容纳腔中的试剂。所述输入通道及所述输出通道分别与所述流体容纳腔连通。位于一个输入节段的所述输入通道的第一内壁贴靠位于所述输入截流节段的所述输入通道的第二内壁,使得所述输入通道闭合。位于一个输出节段的第一内壁贴靠所述输出节段的第二内壁,使得所述输出通道闭合。所述输入通道的闭合及所述输出通道的闭合将所述试剂密封于所述流体容纳腔中。
[0010]根据又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物样本或医学样本检测,例如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试剂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试剂和检测样本充入流体容纳腔、挤压所述输入通道,导致所述输入通道塑性变形,使得所述输入通道的第一内壁贴靠第二内壁,以闭合所述输入通道,以及挤压所述输出通道,导致所述输出通道塑性变形,使得所述输出通道的第一内壁贴靠第二内壁,以闭合所述输出通道,从而将所述试剂和样本密封于所述流体容纳腔内。
[0011]附图简要说明
[0012]各幅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代结构相同或功能相似的部件或方法步骤。附图与下面的详细说明共同包含在说明书中,用以根据本专利技术描述各实施例并解释其技术方案、技术特征、实施方式及技术效果。
[0013]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微流体装置的立体图;
[0014]图2A是图1所示微流体装置的一个示例微流体单元的放大立体图;
[0015]图2B是图2A沿A

A及B

B的截面立体图;
[0016]图3A是图2A所示微流体单元局部塑性变形之前的状态立体图;
[0017]图3B是图3A所示微流体单元接受局部塑性变形处理之前的状态立体图,示出用于塑性变形处理的压头及砧座;
[0018]图3C是图3A所示微流体单元接受局部塑性变形处理之后的状态立体图,示出用于塑性变形处理的压头及砧座;
[0019]图3D是图3A所示微流体单元接受局部塑性变形处理之后的状态立体图;
[0020]图3E是图3D的纵向剖视图;
[0021]图4A是图3C的部分4A及4B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22]图4B是图4A的压头立体图;
[0023]图5是图3E的部分5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24]图6是图3E的部分5的局部放大立体图,示出用于塑性变形处理的压头及砧座;
[0025]图7是图5的部分7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26]图8是图3E的部分8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27]图9是图3E的部分8的局部放大立体图,示出用于塑性变形处理的压头及砧座;
[0028]图10A是图8的部分10A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29]图10B是图10A所示示例的进一步或替代方案示意图;
[0030]图10C是图1所示微流体装置承托于整片形状砧座的立体图;
[0031]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微流体装置的立体图;
[0032]图12A是图11所示微流体装置的一个示例微流体单元的放大立体图;
[0033]图12B是图12A沿C

C及D

D的截面立体图;
[0034]图13A是图12A所示微流体单元局部塑性变形之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体装置,包括多个微流体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微流体单元包括:基板;形成于所述基板中的流体容纳腔;形成于所述基板中的输入通道及输出通道,所述输入通道的两侧分别具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内壁及第二内壁,所述输出通道的两侧分别具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内壁及第二内壁;形成于基板上的入口及出口;所述输入通道连通于所述入口与所述流体容纳腔之间,所述输出通道连通于所述流体容纳腔与所述出口之间;其中,所述基板位于所述输入通道的一个节段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可发生塑性变形,使得所述输入通道位于所述节段的第一内壁贴靠所述输入通道位于所述节段的第二内壁,以闭合所述输入通道;所述基板位于所述输出通道的一个节段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可发生塑性变形,使得所述输出通道位于所述节段的第一内壁贴靠所述输出通道位于所述节段的第二内壁,以闭合所述输出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通道位于所述节段的第一内壁在所述输入通道内朝向所述第二内壁方向的塑性变形可形成输入端堵塞体,所述输入端堵塞体贴靠所述输入通道位于所述节段的第二内壁从而闭合所述输入通道;所述输出通道位于所述节段的第一内壁在所述输出通道内朝向所述第二内壁方向的塑性变形可形成输出端堵塞体,所述输出端堵塞体贴靠所述输出通道位于所述节段的第二内壁从而闭合所述输出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堵塞体、所述输入通道的第二内壁以及所述输出端堵塞体、所述输出通道的第二内壁在受热状态下可融化并且在所述外部压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后可分别融为一体,从而分别闭塞所述输入通道及所述输出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堵塞体将所述输入通道截为第一输入段及第二输入段,所述第一输入段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输入段与所述流体容纳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堵塞体将所述输出通道截为第一输出段及第二输出段,所述第一输出段与所述流体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输入段与所述出口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堵塞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堵塞体及第二堵塞体,所述第一堵塞体及第二堵塞体将所述输入通道截为第一输入段、第二输入段及第三输入段,所述第一输入段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输入段被封闭于所述第一堵塞体与所述第二堵塞体之间,所述第三输入段与所述流体容纳腔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的第一堵塞体、第二堵塞体及所述输入通道的第二内壁在受热状态下可融化并且在所述外部压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后可分别融为一体,从而闭塞所述输入通道。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堵塞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堵塞体及第二堵塞体,所述第一堵塞体及第二堵塞体将所述输出通道截为第一输出
段、第二输出段及第三输出段,所述第一输出段与所述流体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输出段被封闭于所述第一堵塞体与所述第二堵塞体之间,所述第三输出段与所述出口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新加坡正煦诊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