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弥美专利>正文

防水线路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184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水线路连接装置。为提供一种防止插接元件受水分侵蚀、保障讯号及电流传输品质、增长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的线路连接装置,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插头、与插头插接的插座及设有插座孔的面板;插头前方衍生防水罩;插座设有迫紧元件;插座的迫紧元件嵌塞于插座与插座孔之间的间隙内,插设于插座上插头以其上衍生的防水罩弹性紧贴面板表面,且与插座的迫紧元件密接。(*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线路连接装置,特别是一种防水线路连接装置。习用的包括插头及插座的线路连接装置,其一般因未设防水结构,大气中的水分易渗入插头插座的插接元件,从而导致锈蚀、腐蚀现象,影响讯号或电流的传输品质,造成干扰、断讯或漏电、短路的现象。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插接元件受水分侵蚀、保障讯号及电流传输品质、增长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防水线路连接装置。本技术包括插头、与插头插接的插座及设有插座孔的面板;插头前方衍生防水罩;插座设有迫紧元件;插座的迫紧元件嵌塞于插座与插座孔之间的间隙内,插设于插座上插头以其上衍生的防水罩弹性紧贴面板表面,且与插座的迫紧元件密接。其中防水罩及迫紧元件为由橡胶、软性塑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体。防水罩为伸缩箱结构的弹性体。插头防水罩端部构成渐斜状端缘;插座迫紧元件端部形成与插头端部渐斜状前缘相对应并吻合的渐斜状端缘。插头防水罩端部与插座迫紧元件端部形成构成相互嵌卡接合的凹、凸卡扣。面板表面呈与插头防水罩端缘紧密贴合的平整表面。插头及插座分别为讯号、电源、电流及光纤线路的第一、二连接器。由于本技术包括插头、与插头插接的插座及设有插座孔的面板;插头前方衍生防水罩;插座设有迫紧元件;插座的迫紧元件嵌塞于插座与插座孔之间的间隙内,插设于插座上插头以其上衍生的防水罩弹性紧贴面板表面,且与插座的迫紧元件密接。插接时,藉由插头的防水罩弹性紧贴面板表面及插头防水罩与插座迫紧元件间紧密接合,防止水分或大气中的污染物、尘埃渗入插头插座内,避免造成锈蚀、腐蚀及尘埃淤积,不仅防止插接元件受水分侵蚀、保障讯号及电流传输品质,而且增长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插座结构示意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插头防水罩及插座迫紧元件端部构成渐斜状端缘)。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插头防水罩制成翻折状)。图5、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用于电源线路)。图6、为本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线路连接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应用光纤线路连接使用状态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插头1(plug)、与插头1插接的插座2(jack)及面板3。于插头1前方衍生防水罩11。防水罩11为由橡胶、软性塑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体(elastomer),其可为伸缩箱(bellows)结构。插座2设有迫紧元件21。迫紧元件21由为橡胶、软性塑胶等弹性材料制成,以具有迫紧效果(packing)。面板3设有与插座2迫紧元件21相对应的插座孔31。插座2的迫紧元件21嵌塞于插座2与插座孔31之间的间隙内,插头1插设于插座2上,并以其上衍生的防水罩11弹性紧贴面板3表面,且弹性包绕插座2的迫紧元件21或与插座2的迫紧元件21弹性搭接。如图3所示,插头1a防水罩11a端部构成渐斜状端缘12。插座2a迫紧元件21端部形成与插头1a防水罩11a端部渐斜状端缘12相对应并吻合(engagement)的端缘22,以增进两者间更紧密接合,从而确保防水效果。亦可将插头1防水罩11端部与插座2迫紧元件21端部形成构成相互嵌卡接合的凹、凸卡扣。如图4所示,插头1b的防水罩11b亦可制成翻折状(invertible),于应用时,令防水罩11b向前翻折以便罩防住插座2而发挥良好的防水效果。本技术除可应用于电话线连接后,亦可应用在于电源线(电流、电压)的连接、计算机线路连接及光纤缆线的连接,以供电信、电流、资讯、讯号及各类波型传输的连接。面板3亦可为壳体或壁面。插头2及插座可分别定义为第一、二连接器。其英文名字为connector或adapter,本技术皆未加限制。防水罩11(11a、11b)亦可与插头1(1a、1b)一体成型为一整体。插座2(2a)的迫紧元件21(21a)亦可与插座2(2a)一体成型为一整体。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插头1c及插座2c应用于电源线路。插头1c的防水罩11c可制成伸缩型或波浪型,以弹性紧贴于面板3;插座2c的迫紧元件21c为设于面板3上或插座2c上的迫紧圈环,以利于与插头1c的防水罩11c吻合或密接,以收到良好的防水效果。由于本技术可防止水分或大气中的污染物、尘埃渗入插头插座内,避免造成锈蚀、腐蚀及尘埃淤积,从而可确保传输效果及品质,增长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如图6所示,为本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线路,其包括为第一、二连接器的插头1d及插座2d。为第一连接器的插头1d藉衍生的防水罩11d吻合为第二连接器的插座2d衍生为突缘环的迫紧元件21d,以收到致密的防水效果。如图7所示,为本技术应用于光纤线路,其包括为第一、二连接器的插头1e、插座2e及迫紧元件21e,为第一连接器的插头1e防水罩11e罩护互相连接部分,迫紧元件21e嵌塞于为第二连接器的插座2e与面板3插孔31之间的间隙内,防止水分自外部进入面板3的内部,且藉由防水罩11e防止水分侵入插头1e与插座2e的连接部分。本技术中的面板3与插头1(1a、1b、1c、1d、1e)防水罩11(11a、11b、11c、11d、11e)触接的表面应予以作平整的表面处理(surfacefinishing/treatment),或于制作时已形成平整的表面,以利其与防水罩端缘紧密贴合,确保防水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防水线路连接装置,它包括插头、与插头插接的插座及设有插座孔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前方衍生防水罩;插座设有迫紧元件;插座的迫紧元件嵌塞于插座与插座孔之间的间隙内,插设于插座上插头以其上衍生的防水罩弹性紧贴面板表面,且与插座的迫紧元件密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罩及迫紧元件为由橡胶、软性塑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罩为伸缩箱结构的弹性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防水罩端部构成渐斜状端缘;插座迫紧元件端部形成与插头端部渐斜状前缘相对应并吻合的渐斜状端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防水罩端部与插座迫紧元件端部形成构成相互嵌卡接合的凹、凸卡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表面呈与插头防水罩端缘紧密贴合的平整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及插座分别为讯号、电源、电流及光纤线路的第一、二连接器。专利摘要一种防水线路连接装置。为提供一种防止插接元件受水分侵蚀、保障讯号及电流传输品质、增长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的线路连接装置,提出本技术,它包括插头、与插头插接的插座及设有插座孔的面板;插头前方衍生防水罩;插座设有迫紧元件;插座的迫紧元件嵌塞于插座与插座孔之间的间隙内,插设于插座上插头以其上衍生的防水罩弹性紧贴面板表面,且与插座的迫紧元件密接。文档编号H01R13/52GK2444316SQ0025395公开日2001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林弥美, 黄海涛, 黄伟, 黄钦 申请人:林弥美, 黄海涛, 黄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线路连接装置,它包括插头、与插头插接的插座及设有插座孔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前方衍生防水罩;插座设有迫紧元件;插座的迫紧元件嵌塞于插座与插座孔之间的间隙内,插设于插座上插头以其上衍生的防水罩弹性紧贴面板表面,且与插座的迫紧元件密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弥美黄海涛黄伟黄钦
申请(专利权)人:林弥美黄海涛黄伟黄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