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雷电路结构及电池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防雷
,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一种防雷电路结构及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池的续航能力以及安全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另外由于电池成本较高,因此电池管理系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电池组的状态进行监测,按照最优算法控制其充放电过程,避免出现过充过放的情况,提高电池利用率,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目前电池管理系统普遍应用于电动汽车,通信基站等配备有电池的场景,对于户外应用场景,为了保证电池可靠性,尤其要考虑其防雷设计。由于当前的电池管理系统并不是很成熟,大多没有防雷装置,或者采用常规的压敏电阻+TVS组合方式,采用TVS的优点是响应快,但是其成本较高,而且其通流能力较小,另外电池管理系统输入正负极不允许反接,需要设计防反接电路,而电池管理系统中电池占用了绝大部分空间,本来留给电池管理组件的空间就很紧缺,如果防雷电路和防反电路各自单独设计会增加成本并且占用更大空间,不利于电池管理组件布局,因此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防雷电路,二级防雷电路;所述一级防雷电路的两输入端分别与直流输入正端和直流输入负端连接,所述一级防雷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二级防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级防雷电路包括:第一浪涌吸收电容、第二浪涌吸收电容、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驱动模块;所述第一浪涌吸收电容的正极与所述一级防雷电路的输出正端连接,所述第一浪涌吸收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浪涌吸收电容的负极与所述一级防雷电路的输出正端连接,所述第二浪涌吸收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和所述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防雷电路还包括:输入电压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输入电压检测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一级防雷电路的两个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输入电压检测模块检测的检测信号,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后输出控制量到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控制量为所述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和所述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提供驱动信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为自驱动模块,所述自驱动模块包括:正向自驱动模块和负向自驱动模块;所述正向自驱动模块包括三个端子,所述正向自驱动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子分别与所述一级防雷电路的输出正端和所述第一浪涌吸收电容的负极相连,所述正向自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的驱动脚相连接;所述负向自驱动模块包括三个端子,所述负向自驱动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子分别与所述一级防雷电路的输出负端和所述第二浪涌吸收电容的负极相连,所述负向自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的驱动脚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雷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自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稳压管;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一级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沛,杨鹏,彭宇,王鸿,黄发龙,刘卫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