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蓄电式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65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可蓄电式充电器属于手机附件领域,在壳体左侧面的上方横向水平并列安装两根长条状的插片,在壳体内部的左边纵向垂直安装长方形的电路板、在电路板右侧面的上方安装长方形的微型变压器、中部安装整流二极管及稳压电容、下方安装限流限压模块,在壳体的右侧面安装长方体形状的铝电池,当可蓄电式充电器与市电插座连接后、微型变压器将市电降低到7V后供给整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将AC电压整流为DC电压后供给稳压电容、稳压电容再将DC电压稳压后同时供给铝电池的限流限压模块及电路板下方的充电限流限压模块、铝电池的限流限压模块为铝电池充电、电路板充电限流限压模块通过充电线为手机充电。充电线为手机充电。充电线为手机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蓄电式充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蓄电式充电器属于手机附件领域,特别涉及充电器与市电分离后可以继续为手机充电。

技术介绍

[0002]充电器,一种用于给手机充电的转换装置。现有使用的手机充电器基本上都是与市电连接后经过降压及整流为DC电源后为手机充电,但是现有的智能手机电池大都待机30h左右就需充电,充电时间一般在1-3h,此时若需操作手机只能在充电线能够延伸的范围内,如想带着手机离开、只能终止充电,待有闲暇时间继续为手机充电,此方法既麻烦又耗时。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自行蓄电的充电器、在充电器与市电分离后还可继续为手机充电的可蓄电充电器来替代现有的充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蓄电式充电器解决了上述困难,采用长方体形状的壳体,在壳体左侧面的上方横向水平并列安装两根长条状的插片,在壳体内部的左边纵向垂直安装长方形的电路板、在电路板右侧面的上方安装长方形的微型变压器、中部安装整流二极管及稳压电容、下方安装限流限压模块,在壳体的右侧面安装长方体形状的铝电池,当可蓄电式充电器与市电插座连接后、微型变压器将市电降低到7V后供给整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将AC电压整流为DC电压后供给稳压电容、稳压电容再将DC电压稳压后同时供给铝电池的限流限压模块及电路板下方的充电限流限压模块、铝电池的限流限压模块为铝电池充电、电路板充电限流限压模块通过充电线为手机充电。
[0004]一种可蓄电式充电器,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插片、电路板、微型变压器、整流二极管、稳压电容、充电限流限压模块、铝电池限流限压模块、铝电池、USB插孔、导线、USB插头、充电线、充电线输出端插头;所述壳体为中空长方体形状,壳体左侧面的上方纵向垂直设置了长方形的定位板、定位板的左侧面横向水平并列设置了两根长条状的插片,壳体内部的左边纵向垂直设置了电路板,壳体内部右侧面下方的中央设置了长方形的铝电池限流限压模块,壳体底部内部的中央纵向垂直设置了长方形的USB插孔,壳体的右侧面纵向垂直设置了长方体形状的铝电池;所述电路板为长方形、右侧面的上方设置了微型变压器、右侧面中部的上方并列设置了两个整流二极管、右侧面中部的下方设置了稳压电容、右侧面的下方设置了充电限流限压模块;所述两根插片的右边分别通过两根导线与微型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微型变压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两根导线与两个整流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两个整流二极管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两根导线与稳压电容的两根电极连接,稳压电容的两根电极分别通过两根导线同时与充电限流限压模块的输入端及铝电池限流限压模块的输入端并联,充电限流限压模块的输出
端分别通过两根导线与USB插孔的输入端连接,铝电池限流限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两根导线同时与USB插孔的输入端及铝电池的两根极柱并联;所述USB插头与USB插孔连接,USB插头通过充电线与充电线输出端插头连接,充电线输出端插头与手机的充电插孔连接。
[0005]有益效果:现有使用的手机充电器基本上都是与市电连接后经过降压及整流为DC电源后为手机充电,但是现有的智能手机电池大都待机30h左右就需充电,充电时间一般在1-3h,此时若需操作手机只能在充电线能够延伸的范围内,如想带着手机离开、只能终止充电,待有闲暇时间继续为手机充电,此方法既麻烦又耗时。一种可蓄电式充电器解决了上述困难,当可蓄电式充电器与市电插座连接后、微型变压器将市电降低到7V后供给整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将AC电压整流为DC电压后供给稳压电容、稳压电容再将DC电压稳压后同时供给铝电池的限流限压模块及电路板下方的充电限流限压模块、铝电池的限流限压模块为铝电池充电、电路板充电限流限压模块通过充电线为手机充电。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一种可蓄电式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的标记为,壳体1、插片2、电路板3、微型变压器4、整流二极管5、稳压电容6、充电限流限压模块7、铝电池限流限压模块8、铝电池9、USB插孔10、导线11、USB插头12、充电线13、充电线输出端插头14。
具体实施方式
[0007]现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专利技术的形状、构造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可蓄电式充电器,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插片2、电路板3、微型变压器(AC220V/DC7V)4、整流二极管(AC7V/DC5.5V)5、稳压电容(DC5.5V)6、充电限流限压模块(DC5.5V/DC5V)7、铝电池限流限压模块(DC5.5V/DC5V)8、铝电池(DC5V)9、USB插孔(DC5V)10、导线(AC220V/DC7V)11、USB插头(DC5V)12、充电线(DC5V)13、充电线输出端插头(DC5V)14;所述壳体1为中空长方体形状,壳体1左侧面的上方纵向垂直设置了长方形的定位板、定位板的左侧面横向水平并列设置了两根长条状的插片2,壳体1内部的左边纵向垂直设置了电路板3,壳体1内部右侧面下方的中央设置了长方形的铝电池限流限压模块8,壳体1底部内部的中央纵向垂直设置了长方形的USB插孔10,壳体1的右侧面纵向垂直设置了长方体形状的铝电池9;所述电路板3为长方形、右侧面的上方设置了微型变压器4、右侧面中部的上方并列设置了两个整流二极管5、右侧面中部的下方设置了稳压电容6、右侧面的下方设置了充电限流限压模块7;所述两根插片2的右边分别通过两根导线11与微型变压器4的输入端连接,微型变压器4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两根导线11与两个整流二极管5的输入端连接,两个整流二极管5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两根导线11与稳压电容6的两根电极连接,稳压电容6的两根电极分别通过两根导线11同时与充电限流限压模块7的输入端及铝电池限流限压模块8的输入端并联,充电限流限压模块7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两根导线11与USB插孔10的输入端连接,铝电池限流限压模块8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两根导线11同时与USB插孔10的输入端及铝电池9的两根极柱并
联;所述USB插头12与USB插孔10连接,USB插头12通过充电线13与充电线输出端插头14连接,充电线输出端插头14与手机的充电插孔连接。
[0008]根据上述一种可蓄电式充电器在使用时,当手机不需要充电时,可将蓄电式充电器的插片插入市电插座里面,此时、微型变压器将市电降低到AC7V后供给整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将AC7V电压整流为DC5.5V电压后供给稳压电容、稳压电容再将DC电压稳压后同时供给铝电池的限流限压模块及充电限流限压模块、铝电池的限流限压模块为铝电池开始充电、待铝电池的限流限压模块感应到铝电池内部所蓄电压高于5V后铝电池限流限压模块将充电电路断开,若手机此时需要充电、将充电线输出端插头与手机充电孔连接、充电限流限压模块通过USB插孔并联为手机充电(若手机电池内部蓄电高于5V充电限流限压模块将充电电路断开)、中途若要离开、可将蓄电式充电器从市电插座上面拔出、此时铝电池继续为手机充电、直至充满为止。
[0009]上述未详细描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0010]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常规揭示,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熟悉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实施对以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蓄电式充电器,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插片、电路板、微型变压器、整流二极管、稳压电容、充电限流限压模块、铝电池限流限压模块、铝电池、USB插孔、导线、USB插头、充电线、充电线输出端插头;所述壳体为中空长方体形状,壳体左侧面的上方纵向垂直设置了长方形的定位板、定位板的左侧面横向水平并列设置了两根长条状的插片,壳体内部的左边纵向垂直设置了电路板,壳体内部右侧面下方的中央设置了长方形的铝电池限流限压模块,壳体底部内部的中央纵向垂直设置了长方形的USB插孔,壳体的右侧面纵向垂直设置了长方体形状的铝电池;所述电路板为长方形、右侧面的上方设置了微型变压器、右侧面中部的上方并列设置了两个整流二极管、右侧面中部的下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虎张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房县兆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