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子装置的接线组件改良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端子装置的接线组件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接线组件设有导电架、双金属弹片配合作动柄,建立多个压制固定导线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应用被包覆在绝缘壳体(通常由塑料材料制成)内的金属组件(或称导电组件)和弹片导体(或称金属弹片)来压制或联结进入端子的导线,形成电性联接或释放导线的端子装置或压线端子,已为现有技艺。例如,CN 102204015 A“电连接端子”、DE 29915515 U1、EP 2325947 A1、US 2013/0143433 A1“CONNECTION TERMINAL”、US 2014/0127932 A1“ELECTRICAL CONNECTION TERMINAL”、DE 10 2012 009 286 A1、US 5362259“接地导电端子(GROUND CONDUCTOR TERMINAL)”专利案等,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
[0003]这类电联接端子装置通常包括绝缘壳体;壳体具有入线孔,让导线可插入壳体内部。壳体也界定有一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装置的接线组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接线组件包括导电架(20)和多个金属弹片(30)的组合,装设在壳体(90)的腔室(99)内;壳体(90)设置有供导线(50)插入的入线孔(95);导电架(20)具有端区(21);多个金属弹片(30)组合壳体(90)的一凸桩(93),形成可往复运动的型态;多个金属弹片(30)分别具有第一段(31)、第一段(31)的尾端(37)、第二段(32)、第二段(32)的尾端(39)和连接第一段(31)、第二段(32)的基段(33);第一段(31)和基段(33)之间形成第一弯弧部(34),第二段(32)和基段(33)之间形成第二弯弧部(35);并且,至少使多个第一段(31)的尾端(37)形成分离型态,多个第二段(32)的尾端(39)形成分离型态;作动柄(10)设置有枢接部(11)和连接枢接部(11)的操作部(12)、压制部(13);枢接部(11)组合壳体(90)的一柱桩(91),使作动柄(10)形成可往复运动的型态,使压制部(13)响应作动柄(10)的运动,控制金属弹片(30)运动,对进入接线组件的导线(50)构成多个压制区。2.根据权利要求1的端子装置的接线组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金属弹片(30)的基段(33)的至少局部区域形成叠置型态;金属弹片(30)的第一段(31)分别设有第一弯折部(36)和第一段(31)从第一弯弧部(34)朝第二段(32)的方向倾斜形成直线延伸型态的其中之一,使第一段(31)的尾端(37)朝第二段(32)的方向倾斜延伸;金属弹片(30)的第二弯弧部(35)组合凸桩(93);第二段(32)设有第二弯折部(38),使第二段(32)的尾端(39)朝相同于第一段尾端(37)的方向延伸;以及压制部(13)响应作动柄(10)运动,压制金属弹片(30)的基段(33)和解除所述的压制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端子装置的接线组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操作部(12)具有口部(14),口部(14)周边至少局部区域形成有齿(15);端区(21)形成凹弧结构(2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端子装置的接线组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90)设有凸柱(94),组合弹性器(40);弹性器(40)包括组合在凸柱(94)上的基部(43)和从基部(43)两端凸出的第一臂(41)、触接金属弹片(30)的第二臂(42)。5.根据权利要求4的端子装置的接线组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臂(41)末端朝第二臂(42)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一延伸段(44);第一臂(41)应用壳体(90)形成支撑作用;以及第二臂(42)末端朝第一臂(41)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副段(45)。6.根据权利要求5的端子装置的接线组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副段(45)形成U型结构和L型结构的其中之一。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端子装置的接线组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组合框体(60)结构,共同装设在壳体腔室(99)里面;框体(60)具有配置在上部区域的枢接孔(61),供壳体(90)的柱桩(91)穿过,组合作动柄(10)的枢接部(11),并且至少容许作动柄(10)的压制部(13)在框体(60)内运动;以及框体(60)设有组合孔(63),供凸桩(93)通过组合金属弹片(30)的第二弯弧部(35),并且容许金属弹片(30)在框体(60)内运动;
框体(60)包括底部(66)和开口(65);开口(65)供导电架(20)伸进框体(60),至少使导电架(20)的端区(21)和框体底部(66)形成触接型态;框体(60)在开口(65)上方界定有缺口(62)和位在缺口(62)上方的肩部(64)。8.根据权利要求3的端子装置的接线组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组合框体(60)结构,共同装设在壳体腔室(99)里面;框体(60)具有配置在上部区域的枢接孔(61),供壳体(90)的柱桩(91)穿过,组合作动柄(10)的枢接部(11),并且至少容许作动柄(10)的压制部(13)在框体(60)内运动;以及框体(60)设有组合孔(63),供凸桩(93)通过组合金属弹片(30)的第二弯弧部(35),并且容许金属弹片(30)在框体(60)内运动;框体(60)包括底部(66)和开口(65);开口(65)供导电架(20)伸进框体(60),至少使导电架(20)的端区(21)和框体底部(66)形成触接型态;框体(60)在开口(65)上方界定有缺口(62)和位在缺口(62)上方的肩部(64)。9.根据权利要求4的端子装置的接线组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组合框体(60)结构,共同装设在壳体腔室(99)里面;框体(60)具有配置在上部区域的枢接孔(61),供壳体(90)的柱桩(91)穿过,组合作动柄(10)的枢接部(11),并且至少容许作动柄(10)的压制部(13)在框体(60)内运动;框体(60)设有组合孔(63),供凸桩(93)通过组合金属弹片(30)的第二弯弧部(35),并且容许金属弹片(30)在框体(60)内运动;框体(60)包括底部(66)和开口(65);开口(65)供导电架(20)伸进框体(60),至少使导电架(20)的端区(21)和框体底部(66)形成触接型态;框体(60)在开口(65)上方界定有缺口(62)和位在缺口(62)上方的肩部(64);缺口(62)供弹性器(40)的第一臂(41)、第二臂(42)伸进框体(60)内,而容许第二臂(42)触接在金属弹片(30)的基段(33)下方位置;以及弹性器(40)响应作动柄(10)的运动,第一臂(41)可抵靠肩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远,戴明杉,
申请(专利权)人:高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