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炔碳四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富炔碳四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高抗结焦性能的富炔碳四馏分选择加氢回收丁烯催化剂。
技术介绍
[0002]烃类高温裂解制乙烯副产的裂解碳四馏分中通常含有质量分数40%~60%的丁二烯,丁二烯是合成橡胶工业的重要单体。从裂解碳四馏分中提取丁二烯通常采用溶剂抽提法,如乙腈法、N-甲基吡咯烷酮法和二甲基甲酰胺法。由于抽提后的碳四馏分中炔烃浓度较高,且目前尚无工业利用价值,只能作燃烧处理,但因为高浓度炔烃有分解爆炸的危险,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分离炔烃时要同时排放等量的丁二烯,并需用适量的丁烯、丁烷等馏分稀释后才能送火炬燃烧。这不仅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也污染了环境。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传统的碳四溶剂抽提装置能耗上升,碳四烯烃资源损失严重,经济性变差。由于裂解深度及裂解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裂解碳四馏分中炔烃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在排放这股物料时需要掺入更多碳四资源进行稀释,导致碳四资源的损失增大和能耗增加。同时,随着有机合成工业技术的发展,对丁二烯中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炔碳四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载体为氧化铝或主要是氧化铝,并具有双峰孔分布结构,其中小孔的孔径为10~45nm,大孔的孔径80~500nm,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30~80m2/g;其特征在于:催化剂至少含有Pd、Bi、Ni、Cu,以催化剂的质量为100%计,其中Pd的质量分数为0.15~0.5%,Ni的质量分数为0.5~5.0%,Bi的质量分数为0.05~0.50%,Cu质量分数为0.5~3.0%,Ni和Cu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8.0%;Ni、Cu及少部分Pd是以微乳液法负载,分布在载体80~500nm的大孔中;Bi及大部分Pd采用溶液法负载,分布在载体10~45nm的小孔中,微乳液法负载的Pd的量是Ni和Cu质量分数之和的1/200~1/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炔碳四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的质量为100%计,其中Pd的质量分数为0.20~0.45%,Ni的质量分数为1.0~3.0%,Bi的质量分数0.10~0.40%,Cu质量分数为1.0~2.0%,Ni和Cu的质量分数之和为3.0~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炔碳四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微乳液法负载过程包括:将前驱体盐溶于水中,加入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形成微乳液,其中油相为烷烃或环烷烃,表面活性剂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为有机醇。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富炔碳四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微乳液法负载过程,油相为C6~C8饱和烷烃或环烷烃,优选环己烷、正己烷;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选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或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助表面活性剂为C4~C6醇类,优选正丁醇和\或正戊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炔碳四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微乳液法负载Pd的步骤是在微乳液法负载Ni和Cu步骤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展学成,马好文,王斌,胡晓丽,孙利民,谢培思,石文庆,刘德华,梁顺琴,吕龙刚,张宏伟,潘曦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