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150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和内窥镜系统,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图像处理器和显示器,内窥镜与图像处理器通信连接,图像处理器与显示器通信连接,内窥镜包括手柄、插入部和弯曲控制模块,弯曲控制模块设置在手柄和插入部内,用于控制插入部的弯曲,弯曲控制模块可通过其驱动部带动拉线运动而控制插入部弯曲,且当所述拉线在装配或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弛时,操作人员可手动调节固定部,即可预紧拉线而使拉线处于绷紧状态,从而简化拉线的预紧操作,降低预紧难度。难度。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可被应用于各种检查和外科手术。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医用内窥镜的功能性微创伤手术已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接受。医用内窥镜只要利用人体天然孔洞或者在必要的时候开小孔,医生只要熟练地将内窥镜镜头深入体内,就能在体外进行体内的密闭手术操作。
[0003]传统的内窥镜手术是医生通过手柄手动控制内窥镜到达指定位置,然后进行相应手术操作。具体地,现有的内窥镜包括手柄和插入部,插入部用于进入体内并由前端的成像模块采集图像,而手柄用于控制插入部的前端弯曲,调整插入部的形态。可见,手柄作为操作控制部分,在内窥镜中较为重要,其中控制插入部弯曲的结构尤为关键,但该部分一直是行业内的设计难点,尤其是拉线的设计。拉线设计的工艺难度高,组装也繁琐,而且镜管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弯曲和扭转,拉线也容易缠绕,甚至于还会影响管腔内其他管材和线材,并且也会影响到插入部的弯曲形态,产生蛇形问题。特别的,拉线在装配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松弛,影响到内窥镜的弯曲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和内窥镜系统,用于降低拉线设计的工艺难度,简化拉线组装操作,并还能够调节拉线的预紧状态,确保内窥镜的弯曲性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或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手柄和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手柄的远端连接;所述内窥镜还包括弯曲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插入部的弯曲;
[0006]所述弯曲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手柄和所述插入部内,并包括驱动部、传动部、固定部和限位部;
[0007]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驱动部上;所述传动部包括拉线,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入部连接;所述限位部用于约束所述拉线的延伸方向;
[0008]所述固定部被配置为在所述驱动部驱动下带动所述拉线运动而控制所述插入部弯曲;所述固定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拉线松弛时被驱动运动而使所述拉线处于绷紧状态;所述固定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拉线处于绷紧状态时被锁定。
[0009]可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件,所述驱动部包括转盘,所述固定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盘上;
[0010]所述固定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拉线松弛时被驱动相对于所述驱动部转动,使所述拉线处于绷紧状态;所述固定件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拉线绷紧时能够自锁。
[0011]可选的,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固定套管,所述固定件包括穿线孔;
[0012]所述拉线的一端穿入所述穿线孔后与在所述穿线孔外部的所述固定套管连接,所述固定套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穿线孔的内径。
[0013]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可转动的圆柱,所述圆柱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形成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所述穿线孔。
[0014]可选的,所述传动部包括多根所述拉线,所述固定部包括多个所述固定件;每根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插入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固定件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内窥镜还包括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手柄或所述插入部内;所述电路板用于将内窥镜采集的图像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和/或,所述电路板用于记录内窥镜的标识信息;
[0016]所述内窥镜还包括成像模块,所述成像模块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远端,所述成像模块通过同轴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同轴线具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接地设置,和/或,所述插入部包括金属内管,所述金属内管接地设置。
[0017]可选的,所述手柄包括用于引出外部线缆的出线口,所述出线口设有用于与外部线缆插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于接收所述电路板所输出的所述数字信号并输出;所述电路板通过短接线与所述连接器连接,或者,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0018]可选的,所述手柄包括用于引出外部线缆的出线口;所述手柄具有一握持区,所述出线口设置在所述握持区朝向手柄之远端的一侧;所述出线口的轴线与预定方向成夹角,所述夹角小于或等于90
°
,所述预定方向为所述手柄的近端指向远端的方向,和/或,所述出线口设有用于与外部线缆插接的连接器。
[0019]可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转盘和与所述转盘连接的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手柄外;所述把手用于驱动所述转盘旋转;所述插入部包括轴向依次连接的头端部、弯曲部和挠性管部;
[0020]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手柄中,用于约束所述拉线在所述手柄内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中,用于约束所述拉线在所述插入部内的延伸方向;
[0021]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拉线罩和拉线定位件;所述拉线罩固定在所述转盘的边缘,以围合一部分所述转盘形成一拉线腔,所述拉线腔的四周封闭;所述拉线定位件设置在所述转盘靠近所述插入部的一侧;所述拉线定位件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周向封闭;
[0022]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第一拉线槽和第二拉线槽,所述第一拉线槽设置在所述弯曲部内,所述第二拉线槽设置在所述挠性管部内,所述第一拉线槽和所述第二拉线槽轴向连通;
[0023]所述拉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后,所述本体先依次穿入所述拉线腔、所述通孔、所述第二拉线槽和所述第一拉线槽,然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弯曲部连接。
[0024]可选的,所述插入部包括轴向依次连接的头端部、弯曲部和挠性管部,所述挠性管部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涂层。
[0025]可选的,所述内窥镜还包括成像模块、照明模块和工作通道;所述成像模块和所述照明模块均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远端,所述工作通道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插入部内,另一部设置在所述手柄内;
[0026]所述插入部包括位于远端的头端部,所述头端部包括头端套管和头端装配座;所述头端套管外套在所述头端装配座上;所述头端装配座包括多个轴向贯通的安装槽;所述成像模块、所述照明模块和所述工作通道均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头端套管和所述头端装配座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所述头端套管和所述头端装配座为分体成型结构。
[0027]可选的,所述头端部还包括透明保护罩,罩设在所述成像模块和所述照明模块上,和/或,所述照明模块的外部设置有导热模块。
[0028]可选的,所述成像模块和所述照明模块均外套绝缘管,和/或,所述成像模块和所述照明模块的外部填充有胶体。
[0029]可选的,所述成像模块包括图像传感器和焊盘焊接件,所述图像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焊盘焊接件上;所述焊盘焊接件设置在对应的安装槽中,且装配所述焊盘焊接件的安装槽的长度被配置为能够覆盖所述焊盘焊接件上所有焊点;
[0030]所述内窥镜还包括图像传输信号线,与所述焊盘焊接件焊接,所述图像传输信号线与所述焊盘焊接件相连接的部位填充有胶体。
[0031]为实现上述目的或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所述的内窥镜、图像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和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手柄的远端连接;所述内窥镜还包括弯曲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插入部的弯曲;所述弯曲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手柄和所述插入部内,并包括驱动部、传动部、固定部和限位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驱动部上;所述传动部包括拉线,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入部连接;所述限位部用于约束所述拉线的延伸方向;所述固定部被配置为在所述驱动部驱动下带动所述拉线运动而控制所述插入部弯曲;所述固定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拉线松弛时被驱动运动而使所述拉线处于绷紧状态;所述固定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拉线处于绷紧状态时被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件,所述驱动部包括转盘,所述固定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盘上;所述固定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拉线松弛时被驱动相对于所述驱动部转动,使所述拉线处于绷紧状态;所述固定件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拉线绷紧时能够自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固定套管;所述固定件包括穿线孔;所述拉线的一端穿入所述穿线孔后与在所述穿线孔外部的所述固定套管连接,所述固定套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穿线孔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可转动的圆柱,所述圆柱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形成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所述穿线孔。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多根所述拉线,所述固定部包括多个所述固定件;每根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插入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固定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手柄或所述插入部内;所述电路板用于将内窥镜采集的图像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和/或,所述电路板用于记录内窥镜的标识信息;所述内窥镜还包括成像模块,所述成像模块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远端,所述成像模块通过同轴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同轴线具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接地设置,和/或,所述插入部包括金属内管,所述金属内管接地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用于引出外部线缆的出线口,所述出线口设有用于与外部线缆插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于接收所述电路板所输出的所述数字信号并输出;所述电路板通过短接线与所述连接器连接,或者,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用于引出外部线缆的出线口;所述手柄具有一握持区,所述出线口设置在所述握持区朝向手柄之远端的一侧;所述出线口的轴线与预定方向成夹角,所述夹角小于或等于90
°
,所述预定方向为所述手柄的近端指向远端的方向,和/或,所述出线口设有用于与外部线缆插接的连接器。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施金秋林海凤刘永峰柳逸凡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优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