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穿刺引导辅助装置。一种超声穿刺引导辅助装置,包括超声探头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侧面设置有红外灯指示机构,所述红外灯指示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设置在连接组件上的转动组件以及红外灯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底座和可拆卸设置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蜗轮和与蜗轮配合的蜗杆,所述蜗轮和蜗杆设置于固定板上,所述蜗轮的顶面设置有转动板;所述红外灯组件包括连接套和红外指示灯,所述连接套设置于转动板上,所述红外指示灯可拆卸设置于连接套中。本新型发射红外线,指引穿刺针进入患者体内的病变组织进行穿刺手术;设置有转动组件,可以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可以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可以调整穿刺针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穿刺引导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穿刺引导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超声检查是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它的方向性较好,且实时成像,无辐射、无污染、相对其它影像检查价格低廉,对于肿瘤、结石、病变组织炎症等检查速度快、精度高,是医生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超声技术结合穿刺技术,可以实现通过超声探头对病变组织实时成像监测的同时,将穿刺针在超声探头的指引下插入患者的病变组织,对患者进行穿刺手术。穿刺取出患者的病变组织后再进行病理学和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帮助下一步的治疗方向,因而在现代医学上是十分重要的诊疗技术。
[0003]但是,现有的技术超声引导穿刺装置多为金属引导装置,准确度较高,但操作不够灵敏,造价昂贵,实用完成后必须进行灭菌处理,最主要的是在超声图像中往往很难找到穿刺针,需要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才可以在穿刺中快速找到穿刺针,并引导穿刺针进行穿刺手术,初学者或者技术操作不熟练的医务工作者,不能快速的在图像中找到穿刺针,一方面会增加手术时间和手术风险,另一方面在找针过程中处于“盲穿”,容易刺破患者的血管或者其它组织器官,造成其它的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超声穿刺引导辅助装置,可以发射与超声波同方向的红外光,使用时操作穿刺针与红外线光平行,即可引导穿刺针在患者体内的穿刺方向,避免医生的穿刺方向不准确导致的盲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超声穿刺引导辅助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红外灯指示机构,所述红外灯指示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设置在连接组件上的转动组件以及红外灯组件;
[0007]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底座和可拆卸设置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上设置有固定板;
[0008]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和蜗杆设置于固定板上且相互啮合,所述蜗轮的顶面设置有转动板;
[0009]所述红外灯组件包括连接套和红外指示灯,所述连接套设置于转动板上,所述红外指示灯可拆卸设置于连接套中。
[0010]优选地,所述底座为空心的长方体结构,中间设置有分隔板将其分隔为卡接腔和活动腔,所述卡接腔内设置有活动卡接板,所述活动腔内活动设置有若干个滑动杆,所述卡接板和滑动杆的一端穿出底座的侧壁的并连接有把手。
[0011]优选地,所述滑动杆位于活动腔中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滑动杆上设置套设有弹簧。
[0012]优选地,所述卡接块设置于卡接腔中,且其侧壁上设置有与卡接板配合的卡接槽。
[0013]优选地,所述蜗杆螺纹部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
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结构相同,且固定设置于固定板的上端面。
[0014]优选地,所述连接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配合设置有可卡紧红外指示灯的固定杆。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的一种超声穿刺引导辅助装置,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7]1.可以发射红外线,指引穿刺针进入患者体内的病变组织进行穿刺手术;
[0018]2.设置有转动组件,可以调整穿刺针的方向。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红外灯指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蜗轮、蜗杆的俯视图。
[0024]图4为底座的侧向剖视图。
[0025]图5为底座的正向剖视图。
[0026]图6为校正组件的主视图。
[0027]图7为校正组件的俯视图。
[0028]其中:1.本体,2.定位架,3.挡条,4.超声头,5.定位盘,6.底座,7.卡接腔,8.卡接板,9.把手,10.活动腔,11.滑动杆,12.弹簧,13.限位块,14.卡接块,15.卡接槽,16.固定板,17.第一固定块,18.定位针,19.第二固定块,20.蜗杆,21.蜗轮,22.转动板,23.连接套,24.红外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实施例:
[0031]参照附图1
‑
5,一种超声穿刺引导辅助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红外灯指示机构,所述红外灯指示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设置在连接组件上的转动组件以及红外灯组件;
[0032]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底座6和可拆卸设置的卡接块14,所述卡接块14为一长方体块,所述卡接块14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6;
[0033]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蜗轮21和与蜗轮21互相啮合转动的蜗杆20,所述蜗轮21转动设置于固定板16上,所述蜗轮21的顶面固定设置有转动板22。
[0034]所述红外灯组件包括连接套23和红外指示灯25,所述连接套23固定设置于转动板22上,所述红外指示灯25可拆卸设置于连接套23中,红外指示灯25可以发出连续的红外光。
[0035]使用时,可以转动蜗杆20,进而带动蜗轮21转动,蜗轮21带动转动板22转动,进而带动设置于转动板22上的红外指示灯25转动,从而实现对红外指示灯25的调节。
[00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6为空心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6设置在本体1的侧面,所述底座6的中间水平方向上设置有分隔板2将其分隔为卡接腔7和活动腔10。
[0037]所述卡接腔7内设置有活动卡接板8,所述卡接块14设置于卡接腔7中,且其侧壁上开设有与卡接板8配合的卡接槽15,卡接板8可以活动插接于卡接块14的卡接槽15中,实现对卡接块14的固定。
[0038]所述活动腔10内活动设置有三个圆形的滑动杆11,所述卡接板8和滑动杆11同向的一端均穿出底座6的侧壁,且连接有同一把手9,所述滑动杆11位于活动腔10中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的尺寸大于底座6侧壁上设置滑动杆11的导向孔直径,进而限制滑动杆11完全滑出活动腔10,所述滑动杆11上设置套设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拉伸弹簧,正常态为伸长状态,作用于限位块13上使滑动杆11受到滑进活动腔10中的作用力。
[0039]使用时,通过向外拉把手9,卡接板8和滑动杆11将向外滑动,同时弹簧12将被压缩,滑动到合适位置时将卡接块14插入卡接腔7中,松开把手9,在弹簧12的恢复力作用下,卡接板8和滑动杆11向内滑动,此时卡接板8将插入卡接槽15中,实现对卡接块14的固定。
[00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蜗杆20螺纹部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7和第二固定块19,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穿刺引导辅助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红外灯指示机构,所述红外灯指示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设置在连接组件上的转动组件以及红外灯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底座(6)和可拆卸设置的卡接块(14),所述卡接块(14)上设置有固定板(16);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蜗轮(21)和蜗杆(20),所述蜗轮(21)和蜗杆(20)设置于固定板(16)上且相互啮合,所述蜗轮(21)的顶面设置有转动板(22);所述红外灯组件包括连接套(23)和红外指示灯(25),所述连接套(23)设置于转动板(22)上,所述红外指示灯(25)可拆卸设置于连接套(23)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穿刺引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为空心的长方体结构,中间设置有分隔板(2)将其分隔为卡接腔(7)和活动腔(10),所述卡接腔(7)内设置有活动卡接板(8),所述活动腔(10)内活动设置有若干个滑动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军,吕红梅,马淑敏,乔阳,金艳芬,王颖,刘天颖,巴音德勒黑,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