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是一种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uLED)显示技术具有低功耗、高亮度、超高分辨率与色彩饱和度、反应速度快、省电、寿命较长、效率较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竞争力的下一代显示技术。通常,uLED的驱动电路中采用较大的驱动电流(相较于OLED中驱动电路的驱动电流,通过驱动电路的电源端的电流可达到OLED的100倍)以实现LED背板的高亮显示,由于驱动电路的电源端是全面板排布,较大的驱动电流流经电源端时,电压衰退(IR-drop)效应较为严重,从而使输出电流减少,导致对显示亮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需要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0004]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发光元件,包括输入模块、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第二输出控制模块、驱动模块、第一补偿模块和第二补偿模块,其中,
[0005]所述第一输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第二输出控制模块、驱动模块、第一补偿模块和第二补偿模块,所述第一输出控制模块接入电源电压并与第一节点和发光控制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光控制线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补偿模块接入第一基准电压并与所述第一节点和栅极控制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栅极控制线提供的栅极驱动信号将所述第一基准电压写入第一节点;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二节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三节点,所述驱动晶体管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节点的电位和所述电源电压生成驱动信号;所述第二补偿模块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栅极控制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栅极驱动信号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并使得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第一基准电压写入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二输出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发光控制线和所述发光元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光控制信号将所述驱动信号传输至所述发光元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所述电源电压,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极控制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模块包括第一补偿晶体管,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一基准电压,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极控制线,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补偿电容,所述补偿电容包括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的第一端和与第四节点连接的第二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丽,玄明花,郑皓亮,赵蛟,刘静,齐琪,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