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辆随车轨面除湿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139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随车轨面除湿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辆底部的加热腔、与所述加热腔连通设置的加热供风管、用于开启闭合所述加热供风管的可控进气阀以及与所述可控进气阀电连接的集成控制器;所述加热腔设置在所述车辆的车轮行进方向的前方,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用于加热由所述加热供风管流入的高压供风的加热电热丝,所述加热腔的底部面向轨道轨面设置有用于开启闭合所述加热腔的可控喷嘴,所述可控喷嘴与所述集成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加热供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腔连通,所述加热供风管的另一端面向所述车辆的车轮行进方向。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轮轨黏着性能以保障在湿轨行进时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或牵引效果。引效果。引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车辆随车轨面除湿清洁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车辆制动及牵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随车轨面除湿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轮轨黏着是衡量轮轨滚动接触过程中,界面间可传递切向力的能力,直接影响牵引、制动、运行安全。黏着主要受列车速度、滑移率、轮轨接触压力、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黏着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污染条件,如水、灰尘、油以及树叶等,尤其是秋天的落叶和少量水的混合物将导致轮轨间的极低黏着。黏着降低,将可能导致列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空转或滑行,严重时可造成轮轨受损,危及行车安全。
[0003]现有技术中提高轮轨黏着性能的主流方案为撒砂装置,而撒砂装置结构复杂,存在较高故障隐患,且砂质要求较高,导致运维成本较高。
[0004]由此,本申请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随车轨面除湿清洁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随车轨面除湿清洁装置,能够有效提高轮轨黏着性能以保障在湿轨行进时轨道交通车辆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随车轨面除湿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辆底部的加热腔、与所述加热腔连通设置的加热供风管、用于开启闭合所述加热供风管的可控进气阀以及与所述可控进气阀电连接的集成控制器;所述加热腔设置在所述车辆的车轮行进方向的前方,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用于加热由所述加热供风管流入的高压供风的加热电热丝,所述加热腔的底部面向轨道轨面设置有用于开启闭合所述加热腔的可控喷嘴,所述可控喷嘴与所述集成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加热供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腔连通,所述加热供风管的另一端面向所述车辆的车轮行进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随车轨面除湿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辆内的加热控制器,所述加热控制器连接所述加热电热丝和所述集成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随车轨面除湿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用于检测所述高压供风实时温度的加热腔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腔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加热控制器与所述集成控制器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随车轨面除湿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用于检测所述高压供风实时压力的加热腔压力传感器,所述加热腔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加热控制器与所述集成控制器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随车轨面除湿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辆底部的前置加热腔,所述前置加热腔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光磊齐政亮周军张波杨伟君潘全章薛江康晶辉曹宏发赵红卫章阳付昱飞蔡田李时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