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山区电力线路工程航拍的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30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山区电力线路工程航拍的无人机,包括机体,机体的横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机体底部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一根向外倾斜的侧杆,每根侧杆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竖直的与侧杆固定连接的底杆,所述底杆是中空的,底杆底部开口,底杆内部设置有一个支撑座,支撑座上部通过弹簧与底杆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支撑座的下端露出底杆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两侧设置相互连接的缓冲座和防撞杆,可以在无人机与山体岩石或树木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防止无人机机体和螺旋桨损坏。防止无人机机体和螺旋桨损坏。防止无人机机体和螺旋桨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山区电力线路工程航拍的无人机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具体是一种用于山区电力线路工程航拍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民用方面,目前主要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测绘、新闻报道等领域应用。
[0003]在山区进行电力线路工程航拍工作时,由于山区地形复杂,无人机工作时和降落时,岩石山体和树木植物等容易碰到无人机造成无人机损坏,并且山区航拍往往路途较远,由于无人机的电池续航能力不足往往限制了山区航拍的工作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山区电力线路工程航拍的无人机。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山区电力线路工程航拍的无人机,包括机体,机体的横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机体底部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一根向外倾斜的侧杆,每根侧杆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竖直的与侧杆固定连接的底杆,所述底杆是中空的,底杆底部开口,底杆内部设置有一个支撑座,支撑座上部通过弹簧与底杆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支撑座的下端露出底杆下部,机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根平行的侧杆,两根侧杆的外端分别与一个缓冲座的两端固定连接,缓冲座与侧杆垂直,缓冲座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防撞杆,所述防撞杆是圆弧形的,缓冲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外部开口的空腔,防撞杆内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连杆,连杆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空腔中,并且通过弹簧与空腔的内端连接。
[0007]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电力线路工程航拍的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的摄像头设置在机体的下部,摄像头的外部设置有一个防护罩。
[0008]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电力线路工程航拍的无人机,所述防护罩表面是圆弧形或方形的,所述防护罩是透明的。
[0009]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电力线路工程航拍的无人机,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0010]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电力线路工程航拍的无人机,所述无人机有4个螺旋桨,4个螺旋桨分别设置在侧杆的外侧上部。
[001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电力线路工程航拍的无人机,所述机体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与机体内部的电源装置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山区电力线路工程航拍的无
人机,通过在两侧设置相互连接的缓冲座和防撞杆,可以在无人机与山体岩石或树木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防止无人机机体和螺旋桨损坏;通过在摄像头外部设置防护罩,防止摄像头与树木等发生碰撞损坏;通过在底部设置缓冲座和橡胶垫,可以在降落时起到缓冲作用,使无人机适合在山区地形不平整处平稳降落,防止振动翻倒损坏;通过设置太阳能发电板,可以通过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电,延长了电池的续航能力,保证了山区的长途航拍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5]图中,1—机体;2—摄像头;3—防护罩;4—侧杆A;5—底杆;6—支撑座;7—橡胶垫;8—侧杆B;9—螺旋桨;10—缓冲座;11—防撞杆;12—太阳能发电板;13—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山区电力线路工程航拍的无人机,包括机体1,机体1的横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机体1底部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一根向外倾斜的侧杆A,每根侧杆A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竖直的与侧杆A固定连接的底杆5,底杆5是中空的,通过在底部设置带有弹簧的缓冲座和橡胶垫,可以在降落时起到缓冲作用,使无人机适合在山区地形不平整处平稳降落,防止振动翻倒损坏。底杆5底部开口,底杆5内部设置有一个支撑座6,支撑座6上部通过弹簧与底杆5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支撑座6的下端露出底杆5下部,支撑座6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7。机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根平行的侧杆B,无人机有4个螺旋桨9,4个螺旋桨9分别设置在侧杆B的外侧上部,两根侧杆B的外端分别与一个缓冲座10的两端固定连接,缓冲座10与侧杆B垂直,缓冲座10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防撞杆11,防撞杆11是圆弧形的,缓冲座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外部开口的空腔,防撞杆11内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连杆13,连杆13的一部分位于空腔中,并且通过弹簧与空腔的内端连接。通过在两侧设置相互通过弹簧连接的缓冲座和圆弧形防撞杆,可以在无人机与山体岩石或树木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防止无人机机体和螺旋桨损坏。
[0018]无人机的摄像头2设置在机体1的下部,摄像头2的外部设置有一个防护罩3。防护罩3表面是圆弧形或方形的,防护罩3是透明的,可由塑料、玻璃等材料制成。通过在摄像头外部设置防护罩,防止摄像头与树木等发生碰撞损坏。
[0019]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12,太阳能发电板12与机体1内部的电源装置连接。通过设置太阳能发电板,可以通过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电,延长了电池的续航能力,保证了山区的长途航拍工作的顺利进行。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山区电力线路工程航拍的无人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机体(1)的横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机体(1)底部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一根向外倾斜的侧杆A(4),每根侧杆A(4)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竖直的与侧杆A(4)固定连接的底杆(5),所述底杆(5)是中空的,底杆(5)底部开口,底杆(5)内部设置有一个支撑座(6),支撑座(6)上部通过弹簧与底杆(5)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支撑座(6)的下端露出底杆(5)下部,机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根平行的侧杆B(8),两根侧杆B(8)的外端分别与一个缓冲座(10)的两端固定连接,缓冲座(10)与侧杆B(8)垂直,缓冲座(10)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防撞杆(11),所述防撞杆(11)是圆弧形的,缓冲座(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外部开口的空腔,防撞杆(11)内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连杆(13),连杆(13)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空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若冰顾凌云王海锋张霞王富源王家凯赵冠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容大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