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形排线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排线折弯
,尤其涉及一种U形排线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排线也叫软性电路板(FPC),排线用于活动部件及活动区域内的数据传输,如电脑内部主板连接硬盘、光驱的数据线,手机主板连接显示屏的数据线,还有连接设备之间的数据线都统称排线。其中,出于安装空间及使用需求的限制,需要通过折弯装置将排线折弯成类似于U型的结构,以便于使U型结构的排线能够较好地适用于狭小安装空间的数据传输。
[0003]但目前的折弯装置通常是直接将一根排线折弯成具有直角的U型结构,然而由于排线内部为电子元件,直接将排线折成直角很容易损坏排线内部的电子元件。
[0004]因此,亟需一种U形排线成型装置,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U形排线成型装置,其能够将排线折弯成U型结构,且能够较好地保护排线内部的电子元件。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U形排线成型装置,包括:
[000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形排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其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折弯件(2)的载具(1),所述待折弯件(2)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一侧且向远离所述本体的侧边延伸的排线(7),所述排线(7)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71)、中间段(73)及第二段(72),所述第一段(71)与所述本体连接;吸附翻转组件(3),其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吸附翻转组件(3)用于吸附并翻转所述排线(7);第一折弯组件(4),其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第一折弯组件(4)用于向靠近所述吸附翻转组件(3)的方向抵压所述第一段(71)中间段(73)和所述中间段(73)的交接处,以形成第一弧形(74);支撑组件(6),其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支撑组件(6)用于抵压所述第一段(71),使所述吸附翻转组件(3)吸附并带动所述第二段(72)翻转,以使所述第一段(71)与所述第二段(72)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段(72)位于所述第一段(71)的上方;第二折弯组件(5),其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第二折弯组件(5)用于抵压所述第二段(72)与所述中间段(73)的交接处,以形成第二弧形(7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形排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1)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本体套设至所述定位柱并卡接在所述凹槽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形排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翻转组件(3)包括:第一支座(31),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内;翻转件(33),其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一支座(31);第一吸附件(34),其固定连接至所述翻转件(33),所述第一吸附件(34)用于吸附所述排线(7)。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U形排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翻转组件(3)还包括:第一驱动件(32),所述第一驱动件(32)的固定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座(31),所述第一驱动件(32)的驱动端与所述翻转件(33)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32)用于驱动所述翻转件(33)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吸附件(34)及所述排线(7)翻转。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形排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组件(4)包括:第二支座(41)及第一连接件(43),所述第二支座(41)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内;第二驱动件(42),所述第二驱动件(42)的固定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支座(41),所述第二驱动件(42)的驱动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件(43),所述第二驱动件(4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43)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排线(7)的方向移动;第三驱动件(44),所述第三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拥银,刘宏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