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损坏沥青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22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损坏沥青路面结构,具体涉及沥青路面技术领域,包括沥青层、混凝土层、路基以及碎石层,所述路基位于沥青层底部,所述混凝土层与碎石层均位于路基内部,所述混凝土层与碎石层之间设有钢板,所述钢板顶部以及底部均设有多个半圆板,多个所述半圆板一侧均设有立杆,多个所述立杆一端分别与多个半圆板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立杆另一端均延伸入钢板内部,所述钢板内部设有两个横板,所述碎石层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两个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半圆板,多个半圆板分别位于混凝土层与碎石层内,提高混凝土层与碎石层的稳固性,不易发生错位,路面不易发生损坏,路面的使用寿命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损坏沥青路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沥青路面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损坏沥青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
[0003]现有的沥青路面多是由沥青层、混凝土层与碎石层组成,当大型车辆加速或者刹车时,会对路面施加较大的力,从而使得沥青层、混凝土层与碎石层出现错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损坏沥青路面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损坏沥青路面结构,包括沥青层、混凝土层、路基以及碎石层,所述路基位于沥青层底部,所述混凝土层与碎石层均位于路基内部,所述混凝土层与碎石层之间设有钢板,所述钢板顶部以及底部均设有多个半圆板,多个所述半圆板一侧均设有立杆,多个所述立杆一端分别与多个半圆板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立杆另一端均延伸入钢板内部,所述钢板内部设有两个横板,所述碎石层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两个边板,两个所述边板分别位于钢板两侧。
[000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板顶部以及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板,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固定套设在多个立杆外周面。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横板顶部以及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板,多个所述立杆另一端分别与多个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横板之间设有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板固定连接。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边板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横板相背的一端分别延伸入两个通槽内部。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边板相背的一侧均设有多个第二插杆,多个所述第二插杆一端分别与两个边板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插杆另一端均延伸入路基内部。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边板顶部均设有多个第三插杆,多个所述第三插杆底端分别贯穿两个边板并延伸入底板内部。
[00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插杆,多个所述第一插杆顶端均与底板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插杆底端均延伸入路基内部。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本技术通过将钢板放在两个边板之间,当钢板与碎石层相接触时,横板刚好与通槽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弹簧回弹带动两个横板相背移动,两个横板分别延伸入两个通槽内部,从而对钢板进行限位,然后向钢板内填充细沙,通过设置多个半圆板,多个半圆板分别位于混凝土层与碎石层内,提高混凝土层与碎石层的稳固性,不易发生错位,路面不易发生损坏,路面的使用寿命长;
[0015]2、本技术通过将底板放入路基内,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插杆,从而提高底板与路基之间的稳定性,然后将两个边板放入路基内,且多个第二插杆分别延伸入路基内,从而提高两个边板与路基之间的稳定性,然后将多个第三插杆依次穿过边板并插入底板内部,从而提高边板与底板之间的稳定性,然后向底板上依次铺设碎石层、钢板以及混凝土层,最后再铺设沥青层,稳定性好,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边板与底板装配立体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弹簧与横板装配立体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第二插杆与第三插杆装配立体图;
[0022]图中:1、沥青层;2、混凝土层;3、半圆板;4、钢板;5、路基;6、底板;7、第一限位板;8、立杆;9、弹簧;10、第二限位板;11、碎石层;12、横板;13、边板;14、第一插杆;15、第二插杆;16、第三插杆;17、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0024]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
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0025]参照说明书附图1

4,该实施例的一种防损坏沥青路面结构,包括沥青层1、混凝土层2、路基5以及碎石层11,路基5位于沥青层1底部,混凝土层2与碎石层11均位于路基5内部,混凝土层2与碎石层11之间设有钢板4,钢板4顶部以及底部均设有多个半圆板3,多个半圆板3分别位于混凝土层2与碎石层11内,提高混凝土层2与碎石层11的稳固性,多个半圆板3一侧均设有立杆8,立杆8对半圆板3进行支撑,多个立杆8一端分别与多个半圆板3固定连接,多个立杆8另一端均延伸入钢板4内部,钢板4内部设有两个横板12,两个横板12分别延伸入两个通槽17内部,从而对钢板4进行限位,碎石层11底部设有底板6,底板6顶部设有两个边板13,两个边板13分别位于钢板4两侧。
[0026]参照说明书附图1

3,钢板4顶部以及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板10,对半圆板3进行限位,防止半圆板3移动出钢板4内,多个第二限位板10分别固定套设在多个立杆8外周面,参照说明书附图1与3,两个横板12顶部以及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板7,对半圆板3进行限位,防止半圆板3移动出钢板4内,多个立杆8另一端分别与多个第一限位板7固定连接,参照说明书附图1

3,两个横板12之间设有多个弹簧9,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损坏沥青路面结构,包括沥青层(1)、混凝土层(2)、路基(5)以及碎石层(1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5)位于沥青层(1)底部,所述混凝土层(2)与碎石层(11)均位于路基(5)内部,所述混凝土层(2)与碎石层(11)之间设有钢板(4),所述钢板(4)顶部以及底部均设有多个半圆板(3),多个所述半圆板(3)一侧均设有立杆(8),多个所述立杆(8)一端分别与多个半圆板(3)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立杆(8)另一端均延伸入钢板(4)内部,所述钢板(4)内部设有两个横板(12),所述碎石层(11)底部设有底板(6),所述底板(6)顶部设有两个边板(13),两个所述边板(13)分别位于钢板(4)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损坏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4)顶部以及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板(10),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板(10)分别固定套设在多个立杆(8)外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损坏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板(12)顶部以及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板(7),多个所述立杆(8)另一端分别与多个第一限位板(7)固定连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霈李聪袁明园辛顺超王火明李菁若周启伟陈飞王全磊徐周聪伍杰冯望王焱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