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界别城市管廊用综合性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15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界别城市管廊用综合性电缆,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包括动力绝缘缆芯、内护套层、屏蔽加强层、外护套层、通信光纤以及控制信号缆芯等,采用了光电复合结构,外径小,重量轻,占用空间小,具有优越的弯曲性能和良好的耐侧压性能,施工方便,同时提供多种传输技术,同设备的适应性高、可扩展性强,产品适用面广,节约材料,使电缆集电力通信于一体,实现了只需一次施工、一次性解决线缆多网融合的问题。多网融合的问题。多网融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界别城市管廊用综合性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界别城市管廊用综合性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0003]综合管廊的类型:干线综合管廊与支线综合管廊;干线综合管廊一般设置于道路中央下方,负责向支线综合管廊提供配送服务,主要收容的管线为通信、有线电视、电力、燃气、自来水等,也有的干线综合管廊将雨、污水系统纳入。支线综合管廊为干线综合管廊和终端用户之间相联系的通道,一般设于道路两旁的人行道下,主要收容的管线为通信、有线电视、电力、燃气、自来水等直接服务的管线,结构断面以矩形居多。
[0004]但在综合管廊的规划实施过程中,管廊错综复杂,存在许多可燃物、内部潮湿等一系列因素,需针对综合管廊用电缆研制一种耐热、防腐蚀、无卤、低烟、环保性能无界别综合性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界别城市管廊用综合性电缆,包括七条互相绞合的动力绝缘缆芯,其中六条动力绝缘缆芯均匀地抵触于另外一条动力绝缘缆芯的圆周外侧,且相邻两动力绝缘缆芯之间相互抵触,动力绝缘缆芯外挤包有内护套层,内护套外编织有屏蔽加强层,屏蔽加强层外挤包有外护套层;相邻两动力绝缘缆芯与内护套层之间形成间隙,其中一间隙内设有一根通信光纤,剩余的间隙内均设有控制信号缆芯;r/>[0006]动力绝缘缆芯包括动力导体和挤包于动力导体外的动力绝缘层;
[0007]控制信号缆芯包括三条互相绞合的线芯,线芯外编织有屏蔽层,屏蔽层外挤包有阻燃护套层;
[0008]线芯包括控制导体和挤包于控制导体外的控制绝缘层。
[0009]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内护套层、外护套层以及阻燃护套层的材质均设置为辐照交联聚烯烃;动力绝缘层和控制绝缘层的材质也都设置为辐照交联聚烯烃。
[0010]进一步的,屏蔽加强层的材质设置为碳纤维丝。
[0011]前所述的无界别城市管廊用综合性电缆,屏蔽层的材质设置为镀锡铜丝。
[0012]前所述的无界别城市管廊用综合性电缆,动力导体设置为五类镀锡铜导体。
[0013]前所述的无界别城市管廊用综合性电缆,控制导体由芳纶纱与五类镀锡铜导体绞合而成。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中,将五类镀锡铜导体和芳纶纱绞合在一起,有效解决了控制导体直径较小、强度低的问题;线芯中心设置了高强度芳纶纱,把受力点集中在高强度芳纶纱上,这样保证了控制信号线芯不会出现断裂现象,并且高强度芳纶纱重量较轻,不会额外增加电缆重量;
[0016](2)本技术中,各护套层和绝缘层均采用防鼠防蚁低烟无卤卤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经电子辐照后,其耐热、耐腐蚀性能增强,确保电缆可以长期在地下管廊环境温度下工作,并能够承载大电流,增强系统运行安全性,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0017](3)本技术中,屏蔽加强层采用高强度碳纤维丝编织,该编织层不仅具有屏蔽作用,保证通信光纤和控制信号缆芯不受外部电磁干扰;并且抗拉强度大、质地柔软,可以作为电缆加强层,增强电缆的柔软性能;
[0018](4)本技术中,采用光电复合结构,外径小,重量轻,占用空间小,具有优越的弯曲性能和良好的耐侧压性能,施工方便,同时提供多种传输技术,同设备的适应性高、可扩展性强,产品适用面广,节约材料,使电缆集电力通信于一体,实现了只需一次施工、一次性解决线缆多网融合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控制信号缆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动力绝缘缆芯;11、动力导体;12、动力绝缘层;2、内护套层;3、屏蔽加强层;4、外护套层;5、间隙;6、通信光纤;7、控制信号缆芯;71、线芯;711、控制导体;712、控制绝缘层;72、屏蔽层;73、阻燃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界别城市管廊用综合性电缆,结构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七条互相绞合的动力绝缘缆芯1,其中六条动力绝缘缆芯1均匀地抵触于另外一条动力绝缘缆芯1的圆周外侧,且相邻两动力绝缘缆芯1之间相互抵触,动力绝缘缆芯1包括动力导体11和挤包于动力导体11外的动力绝缘层12。
[0023]动力导体11设置为五类镀锡铜导体,动力绝缘层12的材质设置为辐照交联聚烯烃。
[0024]动力绝缘缆芯1外挤包有内护套层2,内护套外编织有屏蔽加强层3,屏蔽加强层3外挤包有外护套层4;内护套层2和外护套层4的材质均设置为辐照交联聚烯烃,屏蔽加强层3的材质设置为高强度碳纤维丝,屏蔽加强层3采用高强度碳纤维丝编织,该编织层不仅具有屏蔽作用,保证通信光纤6和控制信号缆芯7不受外部电磁干扰;并且抗拉强度大、质地柔软,可以作为电缆加强层,增强电缆的柔软性能。
[0025]相邻两动力绝缘缆芯1与内护套层2之间形成间隙5,其中一间隙5内设有一根通信光纤6,剩余的间隙5内均设有控制信号缆芯7;控制信号缆芯7包括三条互相绞合的线芯71,线芯71包括控制导体711和挤包于控制导体711外的控制绝缘层712。
[0026]控制导体711由芳纶纱与五类镀锡铜导体绞合而成,控制绝缘层712的材质设置为辐照交联聚烯烃,将五类镀锡铜导体和芳纶纱绞合在一起,有效解决了控制导体711直径较
小、强度低的问题;线芯71中心设置了高强度芳纶纱,把受力点集中在高强度芳纶纱上,这样保证了控制信号线芯71不会出现断裂现象,并且高强度芳纶纱重量较轻,不会额外增加电缆重量。
[0027]线芯71外编织有屏蔽层72,屏蔽层72外挤包有阻燃护套层73;屏蔽层72的材质设置为镀锡铜丝,阻燃护套层73的材质设置为辐照交联聚烯烃。
[0028]各护套层和绝缘层均采用防鼠防蚁低烟无卤卤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经电子辐照后,其耐热、耐腐蚀性能增强,确保电缆可以长期在地下管廊环境温度下工作,并能够承载大电流,增强系统运行安全性,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0029]本电缆采用光电复合结构,外径小,重量轻,占用空间小,具有优越的弯曲性能和良好的耐侧压性能,施工方便,同时提供多种传输技术,同设备的适应性高、可扩展性强,产品适用面广,节约材料,使电缆集电力通信于一体,实现了只需一次施工、一次性解决线缆多网融合的问题。
[0030]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界别城市管廊用综合性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七条互相绞合的动力绝缘缆芯(1),其中六条动力绝缘缆芯(1)均匀地抵触于另外一条动力绝缘缆芯(1)的圆周外侧,且相邻两动力绝缘缆芯(1)之间相互抵触,动力绝缘缆芯(1)外挤包有内护套层(2),内护套外编织有屏蔽加强层(3),屏蔽加强层(3)外挤包有外护套层(4);相邻两动力绝缘缆芯(1)与内护套层(2)之间形成间隙(5),其中一间隙(5)内设有一根通信光纤(6),剩余的间隙(5)内均设有控制信号缆芯(7);动力绝缘缆芯(1)包括动力导体(11)和挤包于动力导体(11)外的动力绝缘层(12);控制信号缆芯(7)包括三条互相绞合的线芯(71),线芯(71)外编织有屏蔽层(72),屏蔽层(72)外挤包有阻燃护套层(73);线芯(71)包括控制导体(711)和挤包于控制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彬孙振华章迁平黄小芳储贤民周云殳晶
申请(专利权)人:远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