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微耕机耕深自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115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种履带式微耕机耕深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减速机、压力传感器和旋耕机构,所述减速机与所述旋耕电机连接,所述减速机左右两侧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旋耕机构,所述减速机壳体上设置有支架,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压力传感器靠近所述减速机输出轴,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与电液推杆连接,所述电液推杆与所述旋耕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履带式微耕机耕深自动调节装置,通过在旋耕轴上检测地面压力,确保旋耕轴与地面持平,旋耕刀工作时,旋耕刀伸到地面以下,确保耕地效果及耕深。耕地效果及耕深。耕地效果及耕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微耕机耕深自动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履带式微耕机耕深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微耕机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配上相应机具可进行抽水、发电、喷药、喷淋等作业,还可牵引拖挂车进行短途运输,微耕机可以在田间自由行使,便于用户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块的烦恼,是广大农民消费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选择。
[0003]履带式微耕机主要应用在大棚地以及田地里,因耕地面积有限,地面崎岖不平,所以会出现旋耕刀悬空转,导致部分地面未被旋耕,影响耕地效果。而现有的采用人力调节耕刀的耕地深度,费时费力,降低作业效率,鉴于此,提出一种履带式微耕机耕深自动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履带式微耕机耕深自动调节装置,通过在旋耕轴上检测地面压力,确保旋耕轴与地面持平,旋耕刀工作时,旋耕刀伸到地面以下,确保耕地效果及耕深。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履带式微耕机耕深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减速机、压力传感器和旋耕机构,所述减速机与所述旋耕电机连接,所述减速机左右两侧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旋耕机构,所述减速机壳体上设置有支架,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压力传感器靠近所述减速机输出轴,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与电液推杆连接,所述电液推杆与所述旋耕电机连接。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耕机在进行旋耕作业时,电液推杆将旋耕电机放下,当下降至压力传感器能接触土壤,感受到土壤压力时,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信号并传输至整成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停止下降旋耕刀,旋耕机构开始进行旋耕作业。当压力传感器没有反馈压力信号时,整车控制器通过电液推杆驱动旋耕刀继续下降,从而可以避免旋耕刀悬空转,确保耕地效果。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减速机输出轴附近,使得旋耕刀下降位置能确保旋耕刀在地面以下,从而确保旋耕深度及效果。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用于夹持固定所述压力传感器,两个所述夹持块之间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贯穿所述底座下部且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夹持块下部,所述夹持块与所述调节杆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中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块抵紧,所述调节杆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母位于所述夹持块外侧。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压力传感器时,先将底座固定在减速机输出轴附件的壳体上,初始状态下,两夹持块相互靠近,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旋松锁紧螺母,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两夹持块相互远离,将压力传感器放置在底座上,通过拉动调节杆,使两夹持块相互靠近,压缩弹簧,将压力传感器夹紧后,拧紧锁紧螺母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压力传感器可以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确保压力传感器安装牢靠。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块以及所述底座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接触的一面均设置有橡胶层。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的设置,不仅可以对压力传感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在旋耕刀作业过程中,可以实现压力传感器在振动条件下的稳定固定,确保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稳定性,从而提高检测精度。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耕机构包括刀盘,所述刀盘套设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刀盘的盘面边沿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四片刀片,所述刀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刀盘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片与刀盘通过螺栓实现可拆卸连接,使得刀片更换方便。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四片所述刀片交替安装在所述刀盘的两个面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片刀片交替安装,可以有效提高旋耕刀的工作效率。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减速机的一端设置有圆盘形防护罩。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泥土、沙石等从传动轴的轴向飞出,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可以避免杂草、枯枝、农作物茎秆等杂物进入传动轴而缠绕在传动轴上,影响微耕机正常工作,有效降低杂物对传动轴的磨损,提高传动轴和旋耕刀的使用寿命。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履带式微耕机在进行旋耕作业时,电液推杆将旋耕电机放下,当下降至压力传感器能接触土壤,感受到土壤压力时,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信号并传输至整成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停止下降旋耕刀,旋耕机构开始进行旋耕作业。当压力传感器没有反馈压力信号时,整车控制器通过电液推杆驱动旋耕刀继续下降,从而可以避免旋耕刀悬空转,确保耕地效果。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减速机输出轴附近,使得旋耕刀下降位置能确保旋耕刀在地面以下,从而确保旋耕深度及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履带式微耕机耕深自动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履带式微耕机耕深自动调节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种履带式微耕机耕深自动调节装置的支架剖面示意图。
[0022]图中,1、减速机;2、压力传感器;3、旋耕机构,31、刀盘,32、刀片,33、螺栓;4、传动
轴;5、支架,51、底座,52、夹持块,53、调节杆,54、弹簧,55、锁紧螺母;6、整车控制器;7、电液推杆;8、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见图1和图2,一种履带式微耕机耕深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减速机1、压力传感器2和旋耕机构3,所述减速机1与所述旋耕电机连接,所述减速机1左右两侧设置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旋耕机构3,所述减速机1壳体上设置有支架5,所述压力传感器2固定在所述支架5上,所述压力传感器2靠近所述减速机1输出轴,所述压力传感器2通过数据线与整车控制器6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6与电液推杆7连接,所述电液推杆7与所述旋耕电机连接。微耕机在进行旋耕作业时,电液推杆7将旋耕电机放下,当下降至压力传感器2能接触土壤,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微耕机耕深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机(1)、压力传感器(2)和旋耕机构(3),所述减速机(1)与旋耕电机连接,所述减速机(1)左右两侧设置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旋耕机构(3),所述减速机(1)壳体上设置有支架(5),所述压力传感器(2)固定在所述支架(5)上,所述压力传感器(2)靠近所述减速机(1)输出轴,所述压力传感器(2)通过数据线与整车控制器(6)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6)与电液推杆(7)连接,所述电液推杆(7)与所述旋耕电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微耕机耕深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包括底座(51),所述压力传感器(2)设置在所述底座(51)上,所述底座(5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块(52),所述夹持块(52)用于夹持固定所述压力传感器(2),两个所述夹持块(52)之间设置有调节杆(53),所述调节杆(53)贯穿所述底座(51)下部且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夹持块(52)下部,所述夹持块(52)与所述调节杆(53)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欢欢田威郑超刘洲陈天铸
申请(专利权)人:卓斐东营农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