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方桩钻头技术领域,具体为液压式方桩钻头,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侧壁纵向固定设置有连接方头,所述箱体上侧壁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防转滚筒安装支撑,相邻两个所述防转滚筒安装支撑之间转动设置有防转滚筒,所述连接方头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均匀排布的箱体加强筋,为独立液压系统驱动挖掘轮转动进而实现切削打桩,其不再需要从旋挖钻机取机械转动动力,其液压系统所需输入高压油由旋挖钻机液压系统分流液压油获得,旋挖钻机的连接方头仅起安装支撑整个方桩钻头的作用,这样整个设备的安全性方面更加牢固,且能耗更低更环保,系统更独立,对外界依耐性更小,使设备作业环境要求更宽松。作业环境要求更宽松。作业环境要求更宽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式方桩钻头
[0001]本技术涉及方桩钻头
,具体为液压式方桩钻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方形桩在我国逐渐开始应用于实际工程,相对于圆形桩,方形桩在截面积相同即同材料用量情况下,大大增加了桩的侧摩擦面积,提高了桩的侧摩擦面积,能大幅度提高桩的承载能力,旋挖钻机是一种用于成孔作业的桩工设备,随着近几年国内基础工程的大力发展,旋挖钻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使用的方桩钻头很难实现独立液压系统驱动挖掘轮转动而实现切削打桩,在使用安全性方面还有待提高,且耗能比较大,对外界依赖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液压式方桩钻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方桩钻头很难实现独立液压系统驱动挖掘轮转动而实现切削打桩,在使用安全性方面还有待提高,且耗能比较大,对外界依赖性较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液压式方桩钻头,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侧壁纵向固定设置有连接方头,所述箱体上侧壁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防转滚筒安装支撑,相邻两个所述防转滚筒安装支撑之间转动设置有防转滚筒,所述箱体内部的左端固定设置有油箱,所述油箱的右端固定设置有油箱冷却器,所述油箱冷却器的右端固定设置有油温冷却风扇,所述油温冷却风扇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冷却风扇驱动马达,所述冷却风扇驱动马达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分油器部件,所述箱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均匀排布的挖掘执行部件。
[0006]优选的,所述挖掘执行部件包括挖掘轮和动力传递部分,所述挖掘轮包括挖掘元件和挖掘轮体,所述动力传递部分右端的上方设置有液压马达进油口,所述液压马达进油口的下端设置有液压马达出油口。
[0007]优选的,所述分油器部件包括液压马达安装箱体,所述液压马达安装箱体的左端固定设置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上侧壁的左端设置有外界液压油进油口,所述外界液压油进油口的右端设置有外界液压油出油口,所述液压马达安装箱体的右侧壁固定设置有箱体盖,所述箱体盖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双联齿轮泵,所述双联齿轮泵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双联齿轮泵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所述液压马达的右端套接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双联齿轮泵的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方头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均匀排布的箱体加强筋,均匀排布的所述箱体加强筋的另一侧均与所述防转滚筒安装支撑的侧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均匀排布的所述挖掘执行部件可以根据使用需要任意改变安装数量。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此液压式方桩钻头,为独立液压系统驱动挖掘轮转动进而实现切削打桩,其不再需要从旋挖钻机取机械转动动力,其液压系统所需输入高压油由旋挖钻机液压系统分流液压油获得,旋挖钻机的连接方头仅起安装支撑整个方桩钻头的作用,这样整个设备的安全性方面更加牢固,且能耗更低更环保,系统更独立,对外界依耐性更小,使设备作业环境要求更宽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的A
‑
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2中B
‑
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1中挖掘执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图5中挖掘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分油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液压系统说明图。
[0020]图中:1箱体、2连接方头、3防转滚筒安装支撑、4防转滚筒、5箱体加强筋、6油箱、7油箱冷却器、8油箱冷却风扇、9冷却风扇驱动马达、10分离器部件、11挖掘执行部件、12挖掘轮、13动力传递部分、14挖掘元件、15挖掘轮体、16液压马达进油口、17液压马达出油口、18液压马达安装箱体、19液压马达、20外界液压油进油口、21外界液压油出油口、22箱体盖、23双联齿轮泵、24第一出油口、25第二出油口、26第一进油口、27第二进油口、28第一传动齿轮、29第二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
‑
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液压式方桩钻头,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上侧壁纵向固定设置有连接方头2,连接方头2与旋挖钻机作业方头连接,这样以此来实现整个方桩钻头的作业安装固定,箱体1为整个方桩钻头的骨架,箱体1上侧壁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防转滚筒安装支撑3,相邻两个防转滚筒安装支撑3之间转动设置有防转滚筒4,其按箱体1轮廓四壁进行分布,其外径轮廓略大于箱体1,这样由于滚筒轴可以独立转动且自身有较强强度,以此来实现方桩钻头作业时的定位,防止方桩钻头在作业深孔内发生大的摆动,进而影响方形深孔的成型,由于滚筒轴可以转动,这样当方桩钻头向上或向下提升时可运动顺畅,不至于卡涩于方形深孔内,箱体1内部的左端固定设置有油箱6,油箱6的右端固定设置有油箱冷却器7,油箱冷却器7的右端固定设置有油温冷却风扇8,油温冷却风扇8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冷却风扇驱动马达9,冷却风扇驱动马达9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分油器部件10,液压马达19的驱动是由挖掘钻机分流的高压有进行驱动,液压马达19转动后通过齿
轮传递动力分别带动五组双联齿轮泵23转动,这样五组双联齿轮泵23可以从箱体内油箱吸入液压油输出高压油,进而带动挖掘执行部件11上挖掘机行走总成上的液压马达19转动,再经过其上减速机减速进而带动挖掘轮12转动实现挖掘切削,由于10个挖掘执行部件11的存在,导致需要五组双联齿轮泵23进行驱动。
[0024]挖掘执行部件11包括挖掘轮12和动力传递部分13,挖掘执行部件11分布于箱体1四周立壁之上,值得注意的是挖掘执行部件11的分布由挖掘的方形深孔尺寸进行决定,不应限制于具体的一种尺寸和数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安装挖掘执行部件的数量,共设置有十个挖掘执行部件,其中长度方向一边各四个,宽度方向一边各一个,共计十个,挖掘轮12包括挖掘元件14和挖掘轮体15,动力传递部分13右端的上方设置有液压马达进油口16,液压马达进油口16的下端设置有液压马达出油口17。
[0025]分油器部件10包括液压马达安装箱体18,液压马达安装箱体18的左端固定设置有液压马达19,液压马达19上侧壁的左端设置有外界液压油进油口20,外界液压油进油口20的右端设置有外界液压油出油口21,液压马达安装箱体18的右侧壁固定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压式方桩钻头,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侧壁纵向固定设置有连接方头(2),所述箱体(1)上侧壁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防转滚筒安装支撑(3),相邻两个所述防转滚筒安装支撑(3)之间转动设置有防转滚筒(4),所述箱体(1)内部的左端固定设置有油箱(6),所述油箱(6)的右端固定设置有油箱冷却器(7),所述油箱冷却器(7)的右端固定设置有油温冷却风扇(8),所述油温冷却风扇(8)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冷却风扇驱动马达(9),所述冷却风扇驱动马达(9)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分油器部件(10),所述箱体(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均匀排布的挖掘执行部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式方桩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执行部件(11)包括挖掘轮(12)和动力传递部分(13),所述挖掘轮(12)包括挖掘元件(14)和挖掘轮体(15),所述动力传递部分(13)右端的上方设置有液压马达进油口(16),所述液压马达进油口(16)的下端设置有液压马达出油口(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式方桩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器部件(10)包括液压马达安装箱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杰,李常伟,郑彪,苟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杰皓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