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学文专利>正文

多应电源接插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09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民用电源接插器件,具体地讲是一种电源转换接头。在它绝缘的本体上,一端设有可插入插座的插脚,另一端设有可承接插头的插孔。其特征是它的主要的插脚和插孔都是可以从外部直接调整的。人们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它使原来不相匹配的电器插头和电源插座得以接通。(*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用电源接插器件。目前在我国广泛使用的民用电器插头和电源插座有多种类型(指插脚或插孔在插头或插座上的位置数量以及它们本身的几何形状)。因此人们常会遇到想要使用的电器上的插头与电源插座不相匹配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进口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上的插头多为两脚宽距的圆脚插头,几乎都不能顺利插入一般的电源插座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技术专利CN2055993U、CN2057035U、CN2041856U提供了几种民用电源转换接头。这几种电源转换接头都是在一个绝缘的本体上,一端设有可以插入插座并可以变换类型的插脚;另一端设有用来承接插头的插孔。这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是有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这几种电源转换接头的插脚部分虽然可变类型,但是在需要改变类型的时候还必需将本体拆开;同时它们的插孔部分或为一付固定插孔而不能承接类型不同的插头,或为多付固定插孔而体积较大。因此如果使用这类电源转换接头仍会感到不太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源转换接头,这种电源转换接头的插头部分和插孔部分可以在不拆开本体的情况下分别进行直接方便地调整,以分别适应不同类型的电源插座和电器插头,从而可以让使用者很方便地通过这种电源转换接头使原来不相匹配的电器插头与电源插座得以接通。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电源转换接头的接火线和接零线的两个插脚和分别与它们相接通的两个插孔都制成可通过从外部直接调整而改变相对位置的可调插脚和可调插孔,所述可调插脚由可转动的插脚转座和设在该插脚转座上的偏心位置的插脚构成;所述可调插孔由可转动的插孔转座和开在该插孔转座上的Ω形孔口以及设在该插孔转座内的与Ω形孔口相适应的导电接触件构成,Ω形孔口是由长方形孔口和圆形孔口结合成的,其长方形孔口的中心和圆形孔口的中心都偏离于所在的插孔转座的中心;所述导电接触件分别与相对应的插脚保持可转动的直接或间接的导电接触。由于所述插脚转座上的插脚和插孔转座上的孔口都处于各自所在转座的偏心位置,因此若转动转座就可以改变位于其上的插脚或孔口的分布状态(相对位置、相对夹角)。所以在具体制造时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事先设计好,使两插脚转座或两插孔转座在对称地转动到预定的各种位置时,位于其上的插脚或孔口的分布状态分别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民用插座或插头。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述电源转换接头去解决不相匹配的电器插头与电源插座的问题时,只需从外部转动各转座使该电源转换接头的插孔端和插脚端分别适应于电器插头和电源插座。比使用未经改进的电源转换接头更为方便有效。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脚双孔电源转换接头的示意图,其中a、是从本体的合缝处剖开的剖面示意图;b、是从插孔端看去的示意图。图2 是在如图1的电源转换接头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后的三脚三孔电源转换接头的示意图,其中a、是插孔端示意图;b、是插脚端示意图。图3、图4、图5是对所述电源转换接头的可调插脚进一步改进后形成的可变换截面形状的插脚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是双头插脚;图4、a是为了说明设在插脚转座上的插脚孔的形状的剖面示意图;图4、b是插脚孔在插脚转座上的分布状况示意图;图5是将双头插脚插入插脚孔中时,和在双头插脚插入插脚孔中后将插脚转座旋转180度后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双脚双孔电源转换接头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方法。图中4为绝缘本体,在该本体的下端,设有一对可调插脚,这对可调插脚由一对可以转动的插脚转座5、8和对称的设在这对插脚转座的偏心位置上的一对插脚6、7构成。在本体4的上端设有一对可调插孔,这对可调插孔由一对可转动的插孔转座2、10和对称的设在这对插孔转座上的Ω形孔口1、11以及分别设在这对插孔转座内的导电接触件3、9构成;Ω形孔口1、11的长方形部分的中心和圆形部分的中心都偏离于它们各自所在的插孔转座2、10的转动中心。导电接触件3、9分别与相对应的插脚6、7保持可转动的导电接触。在该电源转换接头的两可调插脚处于如图1所示的状态时,其插脚端可插入两扁孔插座;若对称的将两只可调插脚各转动30度那么该插脚端便可插入三扁孔插座的夹角为60度的火线和零线孔中。在该电源转换接头的两可调插孔处于如图1所示状态时,其插孔端可承接两扁脚插头也可承接宽距的两圆脚插头;若对称的将两只可调插孔各转动30度那么该插孔端便可承接三扁脚插头的夹角为60度的火线和零线插脚;若对称的转动可调插孔使两Ω形孔口1、11的圆形部分的中心距离与三圆脚插头的火线和零线插脚的中心距离相等,那么该插孔部分也就可以承接三圆脚插头的火线和零线插脚。依上述方法,分别调整电源转换接头的可调插孔和可调插脚,使其插孔端和插脚端分别适应于一对不相匹配的插头和插座,那么就可以使这对插头和插座通过电源转换接头很方便的得以接通。下面结合图2详细说明在如图1的电源转换接头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后的三脚三孔电源转换接头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所述进一步改进是指下述两个方面改进之一是在原有的一对插孔转座2、10的外圈各增设一圈拨齿12、14并使这对转座2、10通过拨齿12、14相互齿合。这样当转动一只插孔转座时另一只便会作相对称的转动,从而使调整更加方便。改进之二是增设了一个可藏式地线插脚16和与之对应并保持电路接通的地线插孔13。这样当遇到两扁孔插座时就可以把可藏式地线插脚折入槽15中不用;若遇到三扁孔插座时就可以把可藏式地线插脚16扳到如图2、b的16’的位置后,连同火线和零线插脚6、7一道插入三扁孔插座中。同时由于设有地线插孔13,该电源转换接头的插孔端可承接三圆脚插头的全部三只插脚。这样便可在用该电源转换接头解决三圆脚插头和三扁孔插座不相匹配的问题的同时,还可使需要接地的电器得以可靠接地。下面结合图3、图4、图5并参看图1,详细说明对于所述的双脚双孔电源转换接头的可调插脚的进一步改进和使用方法。首先将两个插脚转座5、8上的插脚制成如图3所示的双头插脚17,该双头插脚的一端截面为圆形,另一端截面为长方形;同时在每个插脚转座5、8上各设两个形状分别与双头插脚17的两端截面形状相适应的插脚孔23、22,26、30;并且在每个插脚孔中都设有导电卡子(如19)。经过上述改进后的可调插脚可以插入更多类型的插座中。比如在遇到圆孔插座时,就可将双头插脚17的截面为长方形的一端插入插脚转座上的长方形插脚孔22、30中,露出圆形的一端用以插接圆孔插座;在遇到扁孔插座时,就将双头插脚17的截面为圆形的一端插入圆形插脚孔23、26中,露出长方形的一端,用以插接扁孔插座。为了防止在把电源转换接头从卡的太紧的电源插座上拔下时双头插脚可能会从插脚孔中被抽出,还可以在双头插脚的中部设置一个凸起18,同时在各插脚孔边缘开设一个可容纳凸起18的凹坑(如25、27),在本体4的两个内圆台21、29上各开设一个缺口24、28。这样若将插脚转座5转至凹坑25与缺口24对齐时,便可将双头插脚从插脚孔中方便的抽出或插入(如图5、左);若将双头插脚插入插脚孔后再将插脚转座5转动一个角度,双头插脚的凸起18便被内圆台21卡住,这样双头插脚17便不会被抽出(如图5、右)。权利要求1.一种民用电源转换接头,由绝缘的本体、设在该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民用电源转换接头,由绝缘的本体、设在该本体一端的用来插入电源插座的插脚和设在该本体另一端的用来承接电器接头的插孔组合而成,其特征为接火线和接零线的两个插脚和分别与这两个插脚接通的两上插孔都是可通过从外部的直接调整而改变相对位置的可调插脚和可调插孔,所述可调插脚由可转动的插脚转座(5)、(8)和设在该插脚转座上的偏心位置的插脚(6)、(7)构成;所述可调插孔由可转动的插孔转座(2)、(10)和开在该插孔转座上的Ω形孔口(1)、(11)以及设在该插孔转座内的与Ω形孔口相适合的导电接触件(3)、(9)构成,该Ω形孔口的圆形部分的中心和长方形部分的中心都偏离于所在的插孔转座的转动中心;所述导电接触件(3)、(9)分别与相对应的插脚(6)、(7)保持可转动的直接或间接的导电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马学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