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沉淀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101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平沉淀分离装置,包括若干平行等距布设的管组,每一管组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依次叠加的水平管件,水平管件截面呈等腰梯形,水平管件长底面与其中一斜面不封闭以形成排泥开口,宽度为1.5~4cm;每一管组内上下相邻的两水平管件以其斜面为结合面相连,并且排泥开口方向相反;相邻两管组之间的空隙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背板封闭,形成排泥静液区,同时保持相邻两管组水平管件间的相对位置。水平管件获得最大沉淀投影面积,提高沉淀效率。排泥开口宽度不会对管内水的流态造成影响,同时经排泥开口及排泥静液区满足排泥需求。水平管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较低;水平管件可按需组合,安装维护方便、灵活。灵活。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平沉淀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水领域,涉及一种水平沉淀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斜管沉淀池为污废水处理过程中常用处理装置,主要利用“浅层沉淀”原理,在沉淀池中安设斜管组,以提高沉淀面积,降低临界沉速,提升系统对悬浮物的沉淀效率。在斜管中,每一个管内都相当于一个“浅池”,水流在管内沿斜管向上流动,悬浮物沉淀于斜管内壁上,向下滑落至池体下方沉淀区,完成悬浮物与水的分离。
[0003]根据“浅层沉淀”原理,斜管组投影面积越大,临界沉速越小,沉淀效率越高,因此从理论上看将管组水平布置能获得最大投影面积,但水平管存在排泥困难的问题。此外,常规斜管沉淀池还存在水流方向与沉淀方向相对,影响沉淀效果等问题,常规斜管的布设方式对沉淀效率、表面负荷等性能指标产生了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沉淀分离装置,解决传统斜管沉淀池存在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平沉淀分离装置,包括若干平行等距布设的管组,每一管组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依次叠加的水平管件,水平管件截面呈等腰梯形,水平管件长底面与其中一斜面不封闭以形成排泥开口,排泥开口位于水平管件下端,排泥开口的宽度为1.5~4cm;每一管组内上下相邻的两水平管件以其斜面为结合面相连,并且排泥开口方向相反;相邻两管组之间的空隙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背板封闭,形成排泥静液区,同时保持相邻两管组水平管件间的相对位置。
[0007]进一步,各管组的下方一一对应设有底座以为管组提供支撑,各底座下方连接有若干支撑条以固定底座。
[0008]进一步,底座为直角三棱柱结构,底座其中一直角面水平设置,另一直角面竖直设置,底座与对应的水平管件以其斜面为结合面相连,底座的棱长与水平管件等长,其朝上设置的锐角与水平管件长底面与斜面的夹角β相等。
[0009]进一步,各支撑条平行间隔分布,并与底座正交。
[0010]进一步,相邻支撑条等距分布。
[0011]进一步,水平管件的短底面与斜面的夹角α为120
°
~150
°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的水平管件水平布设,获得了最大的沉淀投影面积,大大提高了系统沉淀效率。
[0014](2)水平管件一侧设有排泥开口,排泥开口宽度不会对管内水的流态造成影响,同时可满足排泥需求,管组间通过背板形成封闭竖直空间可作为静止排泥通道,解决了水平
管件排泥困难的问题。
[0015](3)本技术的水平管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较低;装置整体结构简便,通过水平管件的按需组合,安装维护方便、灵活。
[0016]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平沉淀分离装置的正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水平沉淀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水平沉淀分离装置的水平管件结构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水平沉淀分离装置的底座及支撑条结构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一种水平沉淀分离装置的轴测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一种水平沉淀分离装置的进水面示意图。
[0024]附图标号说明:水平管件1、底座2、背板3、支撑条4、排泥开口5、排泥静液区6。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7]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8]请参阅图1~图6,为一种水平沉淀分离装置,包括若干平行等距布设的管组,每一管组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依次叠加的水平管件1,水平管件1截面呈等腰梯形,短底面与斜面的夹角α为120
°
,水平管件1长底面与其中一斜面不封闭以形成排泥开口5,排泥开口5位
于水平管件1下端,排泥开口5的宽度为3cm;每一管组内上下相邻的两水平管件1以其斜面为结合面进行粘接,并且排泥开口5方向相反;相邻两管组之间的空隙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背板3封闭,形成排泥静液区6,同时保持相邻两管组水平管件1间的相对位置。
[0029]各管组的下方一一对应设有底座2以为管组提供支撑,各底座2下方连接有若干支撑条4以固定底座2。具体来说,底座2为直角三棱柱结构,底座2其中一直角面水平设置,另一直角面竖直设置,底座2与对应的水平管件1以其斜面为结合面进行粘接,底座2的棱长与水平管件1等长,其朝上设置的锐角与水平管件1长底面与斜面的夹角β相等。各支撑条4平行等距分布,并与底座2正交,与各底座2连成一体。
[0030]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水平管件1为主要过水通道,相邻管组间的空隙作为排泥通道,保证沉降下来的絮体得以顺利排出装置。各管组中每个水平管件1都相当于一个浅池,水在流经水平管件1时,絮体在管内沉降,沉降至水平管件1底部斜面上,滑落至排泥开口5处,进入管组间竖直排泥通道,在排泥通道内不断沉降至池底,由于管组间空隙上下两端均安装有背板3,因此整个空隙(排泥通道)并不具备过水能力,而是形成排泥静液区6,保证进入排泥通道的絮体可沉降至池底,同时避免排泥通道内的絮体随水流流出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沉淀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平行等距布设的管组,每一管组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依次叠加的水平管件,水平管件截面呈等腰梯形,水平管件长底面与其中一斜面不封闭以形成排泥开口,排泥开口位于水平管件下端,排泥开口的宽度为1.5~4cm;每一管组内上下相邻的两水平管件以其斜面为结合面相连,并且排泥开口方向相反;相邻两管组之间的空隙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背板封闭,形成排泥静液区,同时保持相邻两管组水平管件间的相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沉淀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管组的下方一一对应设有底座以为管组提供支撑,各底座下方连接有若干支撑条以固定底座。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峡陈思雨余云飞赵二华杨世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