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控把手结构及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566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控把手结构及座椅,包括扳手、固定座,沿固定座在左、右方向转动的转盘,以及连接座;连接座与转盘转动连接,且在初始位置连接座限制在绕转盘只沿上、下方向的其中一个方向转动;扳手转动连接在连接座上,扳手选择性绕上、下两方向中的任一方向转动,由初始位置扳手起始转动方向与连接座被限制方向相同时,扳手独立转动;扳手起始转动方向与连接座被限制方向的反方向相同时,扳手与连接座同步转动;在转盘上对称设有用于连接拉线的第一、第二拉线孔,在连接座上设有第三拉线孔,在扳手上设有第四拉线孔;所述座椅,包括椅背和线控把手结构,固定座连接固定在椅座上。通过扳手可以准确的控制四根拉线。通过扳手可以准确的控制四根拉线。通过扳手可以准确的控制四根拉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控把手结构及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坐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控把手结构及座椅。

技术介绍

[0002]在讲究人体工学的时代,一张舒适的椅具必然需要设置许多各别功能的调整装置,诸如椅座的升降调整装置、椅座的前后调整装置、椅背的倾角摆动及调整装置等,上述调整装置都是极为常见且具有实用功能的;而因为这些调整装置通常是由拉线所控制的,所以通常在椅座下方设置多个单一功能的控制把手以供使用者操作(利用拉线的牵引而可延伸装置在椅座下方处),导致往往一张功能完善的椅具都必须在椅座下方设置许多的控制把手以供使用者选用不同的功能操作。
[0003]根据上述结构形式可知,虽然各个不同功能的控制把手都设置在椅座下方以供使用者随手触及而操作,但是太多的控制把手却令使用者难以记得正确位置,所以有时使用者在调整时往往需要离开座椅去找控制把手,不仅偏离了控制把手设置在椅座下方的设计意图(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者可以坐在座椅上直接操作的);此外,在座椅下方设置太多的控制把手也影响美观,占用座椅下方太多空间,布局上也需要考虑很多问题;所以亟需一种能够将多个拉线集成控制的线控把手;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座椅下方设有这种能够控制多根拉线的线控把手,但是往往只是控制2根或者3根拉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操作方便,且可以准确的控制四根拉线的线控把手结构及座椅。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线控把手结构,包括扳手、固定座,沿固定座在左、右方向转动的转盘,以及分别与转盘和扳手连接的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与转盘转动连接,且在初始位置连接座限制在绕转盘只沿上、下方向的其中一个方向转动;所述的扳手转动连接在连接座上,扳手选择性绕上、下两方向中的任一方向转动,由初始位置扳手起始转动方向与连接座被限制方向相同时,扳手独立转动;扳手起始转动方向与连接座被限制方向的反方向相同时,扳手与连接座同步转动;在所述的转盘上对称设有用于连接拉线的第一、第二拉线孔,在所述的连接座上设有第三拉线孔,在所述的扳手上设有第四拉线孔;横向转动所述扳手,以调节第一、第二拉线孔的位置;纵向转动所述扳手,以调节第三拉线孔或第四拉线孔的位置。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座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的转盘夹持在上盖和下盖之间,且在所述的转盘和固定座之间设有转动限位机构,所述的转动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和限位槽。转动限位机构既能起到转盘在转动过程中的限位作用,又能使得转盘与固定座卡牢,防止转盘脱出。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上盖和下盖上设有转盘安装座,所述的转盘转动连接在转盘安装座;所述的限位块设在转盘下端,所述的限位槽对应设在下盖上。
[0009]作为优选,在所述上盖的两侧设有第一、第二拉线导向孔,在所述的转盘的弧形侧壁上设有拉线导向槽,且所述的拉线导向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拉线孔连通。所连接的拉线通过第一拉线导向槽设置在第一、第二拉线孔内,隐藏设置,使结构更美观。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转盘部分露出在固定座外,在转盘的露出部分上设有开口槽,所述的连接座位于开口槽内;且在连接座上端的两侧上具有突出的转轴,所述的转盘上设有转轴座,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转轴座内。转盘露出固定座,能方便连接座的连接,且在转盘上设有开口槽,使连接座嵌入在转盘内,连接更紧密,结构稳定。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座插入至开口槽内的这一端与转盘抵接,以限制连接座绕转盘沿竖直方向向下转动。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拉线孔横向设置在连接座的下端,在所述的固定座下端对应设有具有第三拉线导向孔的支座。拉线通过支座上的第三拉线导向孔连接在第三拉线孔内,方便控制拉线的运动。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扳手具有朝下的转动支撑座,所述的转动支撑座转动连接在连接座的两侧。通过转动支撑座与连接座转动连接,使得扳手在竖直方向转动时,有较长的运动行程。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扳手的上端设有锁定块,在所述的锁定块上横向设有第四拉线孔,在固定座的上端对应设有第四拉线导向孔;所述的扳手竖直向上转动时,所述的锁定块与连接座上端抵接使连接座与扳手同步转动;所述扳手竖直向下转动时,扳手绕连接座独立转动,且锁定块远离连接座。连接座与扳手同步转动以拉伸位于第三拉线孔内的导线,锁定块绕连接座独立转动以拉伸位于第四拉线孔内的导线。
[0015]一种座椅,包括椅座及所述的线控把手结构,所述的固定座连接固定在椅座下方。固定座通过螺丝与椅座连接,安装简单方便。
[00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0017]1,结构方便实用,操控简单,该线控把手结构,通过简单的转动连接方式使得控制扳手即可控制多根拉线,做到一结构多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0018]2,具有结构功能的突破性,市面上的线控把手,往往只能控制两根或三根拉线,该线控把手机构通过结构上的改变实现对四根拉线的控制,突破了现有结构的局限性。
[0019]3,拉线易于安装,设有多个拉线导向槽及拉线孔,拉线安装快速方便,且拉线隐藏式设计,使整体结构更美观。
[0020]4,采用该线控把手结构的座椅,人体在座椅上可以通过控制扳手,同时对座椅的四处调节结构进行控制,如:靠背后倾调节、座垫前移调节、座椅升降调节、座垫倾斜调节;实现了一关多用的功能,且能够大大释放座椅下方空间,提高座椅整体美观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线控把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线控把手背面的爆炸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线控把手正面的爆炸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下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连接座与转盘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转盘、连接座与扳手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扳手横向转动调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扳手纵向转动调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线控把手结构连接在椅座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各附图标记为:扳手1;固定座2;上盖2a;下盖2b;转盘3;弧形侧壁 3a;连接座4;转盘安装座5;限位块6;限位槽7;第一拉线孔8;第二拉线孔 9;第一拉线导向孔8a;第二拉线导向孔9a;拉线导向槽10;开口槽13;转轴 14;转轴座15;第三拉线孔16;支架17;第三拉线导向孔18;转动支撑座20;锁定块21;第四拉线孔22;第四拉线导向孔23;椅座25。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控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扳手、固定座,沿固定座在左、右方向上转动的转盘,以及分别与转盘和扳手连接的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与转盘转动连接,且在初始位置连接座限制在绕转盘只沿上、下方向的其中一个方向转动;所述的扳手转动连接在连接座上,扳手选择性绕上、下两方向中的任一方向转动,由初始位置扳手起始转动方向与连接座被限制方向相同时,扳手独立转动;扳手起始转动方向与连接座被限制方向的反方向相同时,扳手与连接座同步转动;在所述的转盘上对称设有用于连接拉线的第一、第二拉线孔,在所述的连接座上设有第三拉线孔,在所述的扳手上设有第四拉线孔;横向转动所述扳手,以调节第一、第二拉线孔的位置;纵向转动所述扳手,以调节第三拉线孔或第四拉线孔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的转盘夹持在上盖和下盖之间,且在所述的转盘和固定座之间设有转动限位机构, 所述的转动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和限位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和下盖上设有转盘安装座,所述的转盘转动连接在转盘安装座;所述的限位块设在转盘下端,所述的限位槽对应设在下盖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的两侧对应设有第一、第二拉线导向孔,在所述的转盘的弧形侧壁上设有拉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三久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