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欣蔓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AI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53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AI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躯壳、内支撑腿和外支撑腿,内支撑腿设有两条,且两条内支撑腿分别固定连接于机器人躯壳底部的左右两端,外支撑腿设有两条,且两条内支撑腿均位于两条外支撑腿内部,两条外支撑腿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多个电动滚轮,机器人躯壳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机械臂,两条外支撑腿的顶端均开设有凹槽,且两条内支撑腿的底部均延伸至凹槽内,两条内支撑腿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两根抗压弹簧。该种智能AI机器人在实际使用时,可在前后两侧的两根抗压弹簧与隔板之间平衡机器人躯壳的倾侧力,进而确保机器人躯壳整体的稳定性,以最终实现本装置的稳固。以最终实现本装置的稳固。以最终实现本装置的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AI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AI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而行动,随着AI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将AI技术运用到机器人领域,现有的智能AI机器人结构设计单一,在实际使用时,整个机器人的稳定性差,当机器人的摆动幅度过大时,其易于倾侧翻倒,这对机器人易造成损坏,并且,现有的智能AI机器人通常是通过在机器人的躯壳上打孔进行散热,这会影响机器人整体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AI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0004]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0005]一种智能AI机器人,包括机器人躯壳、内支撑腿和外支撑腿,所述内支撑腿设有两条,且两条所述内支撑腿分别固定连接于机器人躯壳底部的左右两端,所述外支撑腿设有两条,且两条所述内支撑腿均位于两条所述外支撑腿内部;
[0006]两条所述外支撑腿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多个电动滚轮,所述机器人躯壳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机械臂,两条所述外支撑腿的顶端均开设有凹槽,且两条所述内支撑腿的底部均延伸至凹槽内,两条所述内支撑腿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两根抗压弹簧,前后两端的两根所述抗压弹簧之间均设有隔板,且每个所述隔板的一端均与外支撑腿固定连接,两条所述外支撑腿底部的电动滚轮均为四个,且每个所述电动滚轮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杆,且所述支杆均与电动滚轮贯通连接,所述机器人躯壳顶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口,左右两侧所述散热口的内部均设有封板,左右两侧所述散热口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与封板贯穿连接的电动转杆,左右两侧所述散热口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块。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根所述抗压弹簧远离隔板的一侧分别与外支撑腿和内支撑腿固定连接,且所述抗压弹簧与隔板之间均呈X状。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条所述外支撑腿底部的四个所述电动滚轮均为上下左右四端设置。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下两端的两个所述橡胶块均位于电动转杆的左右两侧,且每个所述橡胶块偏向于封板的一侧面均与封板贴合。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器人躯壳的内部设有可驱使电动转杆和电动滚轮的驱动装置运转的蓄电池。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个所述电动滚轮的表面均为磨砂面。
[0012]有益效果:
[0013](1)该种智能AI机器人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抗压弹簧和隔板的配合使用,且由于每根抗压弹簧远离隔板的一侧分别与外支撑腿和内支撑腿固定连接,使机器人躯壳的重力可由两条内支撑腿进行支撑,当机器人躯壳在由于外力而向一侧倾倒时,其倾侧的瞬间所产生的倾侧力可通过抗压弹簧传导至隔板上,当该种倾侧力较大时,隔板所受的倾侧力又可传导至靠近于外支撑腿一侧的抗压弹簧上,进而以外支撑腿为基础,可对该根抗压弹簧施以挡格支撑,进而在前后两侧的两根抗压弹簧与隔板之间平衡倾侧力,进而确保机器人躯壳整体的稳定性,以最终实现本装置的稳固。
[0014](2)该种智能AI机器人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在需要进行散热时,通过电动转杆的转动可同步带动封板翻转一定的角度,使其与散热口之间开有一定的缝隙,借此缝隙,则可将机器人躯壳内的热量对外散出,而在不需要对外散热时,则又可通过电动转杆的转动带动封板翻转,使其将散热口遮盖,以通过封板确保散热口与机器人躯壳的一体性和美观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内支撑腿和外支撑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外支撑腿底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机器人躯壳顶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1

4中:1

机器人躯壳;101

散热口;1011

封板;1012

橡胶块;1013

电动转杆;2

内支撑腿;3

外支撑腿;301

凹槽;3011

抗压弹簧;3012

隔板;4

电动滚轮;5

机械臂;6

固定板;7

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4:
[002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AI机器人,包括机器人躯壳1、内支撑腿2和外支撑腿3,内支撑腿2设有两条,且两条内支撑腿2分别固定连接于机器人躯壳1底部的左右两端,外支撑腿3设有两条,且两条内支撑腿2均位于两条外支撑腿3内部,两条外支撑腿3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多个电动滚轮4,机器人躯壳1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机械臂5,两条外支撑腿3的顶端均开设有凹槽301,且两条内支撑腿2的底部均延伸至凹槽301内,两条内支撑腿2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两根抗压弹簧3011,前后两端的两根抗压弹簧3011之间均设有隔板3012,且每个隔板3012的一端均与外支撑腿3固定连接,两条外支撑腿3底部的电动滚轮4均为四个,且每个电动滚轮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左右两侧固定板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杆7,且支杆7均与电动滚轮4贯通连接,机器人躯壳1顶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口101,左右两侧散热口101的内部均设有封板1011,左右两侧散热口101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与封板1011贯穿连接的电动转杆1013,左右两侧散热口101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块1012。
[0022]进一步的,每根抗压弹簧3011远离隔板3012的一侧分别与外支撑腿3和内支撑腿2固定连接,且抗压弹簧3011与隔板3012之间均呈X状,通过此种设计,在凹槽301内,可使抗压弹簧3011能在更大的角度上对内支撑腿2进行支撑,在此情况下,借助抗压弹簧3011的支
撑,可使内支撑腿2能具有更大的倾侧角度,进一步提升了对机器人躯壳1的稳定性支撑,两条外支撑腿3底部的四个电动滚轮4均为上下左右四端设置,通过此种设计,可使电动滚轮4能在外支撑腿3底部的四个角度对其进行活动支撑,提升了电动滚轮4在滚动时对机器人躯壳1的平稳均衡支撑,上下两端的两个橡胶块1012均位于电动转杆1013的左右两侧,且每个橡胶块1012偏向于封板1011的一侧面均与封板1011贴合,通过此种设计,在需要进行散热时,通过电动转杆1013的转动可同步带动封板1011翻转一定的角度,使其与散热口101之间开有一定的缝隙,借此缝隙,则可将机器人躯壳1内的热量对外散出,而在不需要对外散热时,则又可通过电动转杆1013的转动带动封板1011翻转,使其将散热口101遮盖,机器人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AI机器人,包括机器人躯壳(1)、内支撑腿(2)和外支撑腿(3),所述内支撑腿(2)设有两条,且两条所述内支撑腿(2)分别固定连接于机器人躯壳(1)底部的左右两端,所述外支撑腿(3)设有两条,且两条所述内支撑腿(2)均位于两条所述外支撑腿(3)内部;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外支撑腿(3)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多个电动滚轮(4),所述机器人躯壳(1)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机械臂(5),两条所述外支撑腿(3)的顶端均开设有凹槽(301),且两条所述内支撑腿(2)的底部均延伸至凹槽(301)内,两条所述内支撑腿(2)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两根抗压弹簧(3011),前后两端的两根所述抗压弹簧(3011)之间均设有隔板(3012),且每个所述隔板(3012)的一端均与外支撑腿(3)固定连接,两条所述外支撑腿(3)底部的电动滚轮(4)均为四个,且每个所述电动滚轮(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板(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杆(7),且所述支杆(7)均与电动滚轮(4)贯通连接,所述机器人躯壳(1)顶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口(101),左右两侧所述散热口(101)的内部均设有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欣蔓
申请(专利权)人:何欣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