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地表沉降自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049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地表沉降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埋设在地面内的空心套筒,空心套筒的顶部卡接有保护盖板;空心套筒的内部竖直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沉降杆,沉降杆的顶部低于保护盖板的底部;空心套筒和沉降杆的底部均埋设进入原状土层内;空心套筒的底部放置有用于保持沉降杆位置稳定的固定块,沉降杆的上部固定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顶针呈压缩状态并与固定块的顶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通过位移传感器获取地表沉降数据,能够高效实现道路地表沉降实时监测,有利于基坑开挖沿线道路地表沉降的防护措施及时实施;此外,该装置能够阻止路面水浸入,防止测点位置附加下沉,测点深度达及原状土层,保证数据结果准确有效。确有效。确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地表沉降自动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工程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地表沉降自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地下工程建设规模及体量的快速发展,道路沿线大型基坑工程不断涌现。基坑开挖将引起沿线道路的沉降开裂,为了防止该现象发生,需要对基坑开挖沿线道路的竖向沉降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工程防护措施的及时实施。目前地表沉降监测的方法主要有浅层地钉标识法、标点水准仪法、自动化全站仪法、沉降计法、GPS观测法。但是现有监测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以下监测精度和安全问题:
[0003](1)路面水浸入测点位置带动测点沉降,导致测点产生附加沉降位移,造成偏大的监测数据;
[0004](2)测杆深度停留在路面结构层,受路面车辆反复动载影响、侧杠无法保持竖直位置,由于测杆转动带来的杆顶标高误差,影响测点数据准确性,进而无法真实反映路面实际沉降情况,
[0005](3)测点往往需设于路面车辆来往较多的位置,而现有装置的数据读取方式为避开交通高峰期的人工量测杆顶高程,地表沉降数据读取低效,不利于工程防护措施的及时实施,同时潜在人员安全事故隐患。
[0006]因此亟需一种量测及时、数据结果准确的经济高效、安全便捷的道路地表周沉降自动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监测过程受外界因素影响大、结果有较大误差、人工读取数据效率低下、不安全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经济高效的道路地表沉降自动监测装置。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道路地表沉降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埋设在地面内的空心套筒,所述空心套筒的两端开口,所述空心套筒的顶部卡接有与其密封配合的保护盖板,所述保护盖板的顶部与路面平齐,所述空心套筒的底部埋设进入原状土层内;所述空心套筒的内部竖直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沉降杆,所述沉降杆的顶部低于保护盖板的底部,所述沉降杆的底部埋设进入原状土层内;所述空心套筒的底部放置有用于保持沉降杆位置稳定的固定块,所述沉降杆的上部固定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顶针呈压缩状态并与固定块的顶面接触。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心套筒包括上部的卡接部和下部的筒身部,所述卡接部的孔径大于筒身部的直径;所述卡接部和筒身部通过连接平台一体连接;所述保护盖板放置在连接平台的顶面;所述卡接部和保护盖板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接部的内壁开设有用于放置防水密封圈的环形凹槽,通过环形凹槽便于对防水密封圈的定位和安装,进一步提高防水密封效果。更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套筒的内壁涂覆有防腐涂
层。由于空心套筒埋设在地下,地下湿气较大,通过防腐涂层能够对空心套筒起到防腐保护作用。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数量为三个,三个位移传感器互相之间间隔120
°
均布在沉降杆的周侧。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套筒的内壁上部固定有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位移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装置用于接收位移传感器的位移值并将位移值传输至接收装置。优选的,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为无线传输装置或蓝牙装置,所述接收装置为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检测时,三个位移传感器测得三组地表沉降数据,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上传至数据云空间,在计算机、手机等终端即可自动获取三组沉降数据,取三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各测点的地表沉降值。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由钢材制备而成,所述固定块的中部具有贯通的定位螺纹孔;所述沉降杆具有外螺纹,所述沉降杆通过定位螺纹孔与固定块螺纹连接。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沉降杆的顶部低于保护盖板的底部的距离为4

6cm,所述沉降杆的底部埋设进入原状土层的距离为100

150cm。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技术提供的道路地表沉降自动监测装置通过位移传感器实时获取地表沉降数据,无需人工实地测读沉降杆杆顶高程,避免了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高效实现道路地表沉降实时监测,有利于基坑开挖沿线道路地表沉降的防护措施及时实施。
[0016](2)本技术通过在空心套筒和保护盖板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使本监测装置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能够阻止路面水浸入空心套筒内部,防止测点位置附加下沉,减小外界因素影响;另外,保护盖板在有效保护测点的同时,并不影响路面正常交通。
[0017](3)本检测装置测点深度达及原状土层,不受路面交通影响,沉降杆采用固位块固定,保持沉降杆竖直、不转动,检测点埋设稳固,保证数据结果准确有效,可真实反映道路地表沉降的实际情况。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道路地表沉降自动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空心套筒在地面内的安装结构剖视图;
[0020]图3为三个位移传感器与沉降杆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0021]附图标记:1

空心套筒,1

空心套筒,101

卡接部,102

筒身部,103

连接平台,104

环形凹槽,2

保护盖板,3

沉降杆,4

固定块,5

位移传感器,6

数据传输装置,7

防水密封圈,8

原状土层,9

路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固定”、“连接”、“安装”等均表示相互连接的两部件之间是固定在一起,一般是通过焊接、螺钉或胶粘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参考图1和图2,一种道路地表沉降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埋设在地面内的空心套筒1,空心套筒1的内壁涂覆有防腐涂层,空心套筒1包括上部的卡接部101和下部的筒身部102,卡接部101的孔径大于筒身部102的直径,卡接部101和筒身部102通过连接平台103一体连接;空心套筒1的两端开口,空心套筒1的顶部卡接有与其密封配合的保护盖板2,保护盖板2放置在连接平台103上且其顶部与路面平齐;空心套筒1的底部埋设进入原状土层8内;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地表沉降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在地面内的空心套筒,所述空心套筒的两端开口,所述空心套筒的顶部卡接有与其密封配合的保护盖板,所述保护盖板的顶部与路面平齐,所述空心套筒的底部埋设进入原状土层内;所述空心套筒的内部竖直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沉降杆,所述沉降杆的顶部低于保护盖板的底部,所述沉降杆的底部埋设进入原状土层内;所述空心套筒的底部放置有用于保持沉降杆位置稳定的固定块,所述沉降杆的上部固定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顶针呈压缩状态并与固定块的顶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地表沉降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套筒包括上部的卡接部和下部的筒身部,所述卡接部的孔径大于筒身部的直径;所述卡接部和筒身部通过连接平台一体连接;所述保护盖板放置在连接平台的顶面;所述卡接部和保护盖板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地表沉降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的内壁开设有用于放置防水密封圈的环形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地表沉降自动监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道旭刘灯明吴万林刘欢李奇峰钟浪陈清树叶明鸽周鸿昌谢琪武刘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