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富氧活性发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45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红茶富氧活性发酵机,具体涉及茶叶发酵机技术领域,包括斜面输送带,所述斜面输送带一侧顶部设有解块器,所述斜面输送带顶部正上方设有多个远红外灯管加热器,所述斜面输送带另一侧设有发酵室腔体,所述发酵室腔体内部设有发酵机主机体,所述发酵室腔体顶部设有内循环组件和排湿组件,所述内循环组件设在排湿组件前侧,所述内循环组件和排湿组件均通过导管与发酵室腔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发酵室腔体前后壁中均镶嵌有进风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斜面输送带顶部正上方设置多个远红外灯管加热器,利用远红外灯管加热器对茶叶进行预热,以快速提升发酵叶温度,使茶叶尽快达到最佳发酵温度,缩短发酵时间,提升茶叶鲜爽度。爽度。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茶富氧活性发酵机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发酵机
,具体涉及红茶富氧活性发酵机。

技术介绍

[0002]红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红茶发酵是在酶促作用下,以多酚类化合物酶促氧化为主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是红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将揉捻叶放在发酵框或发酵车里,进入发酵室发酵。发酵要掌握满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应所需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氧气量。
[0003]现有技术中多是通过自然发酵和发酵箱发酵两种方式进行发酵,其中,自然发酵是将茶叶装入40厘米左右深度的竹筐或木框里,盖上湿布,操作简单,但是茶叶的发酵温度、湿度控制不了,发酵叶容易缺氧;发酵箱发酵是将茶叶装入发酵盒,控制箱内的温度、湿度。比自然发酵容易控制温度、湿度,但因为箱式的空间较小,还是容易发酵叶缺氧,发酵叶升温太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红茶富氧活性发酵机,通过在斜面输送带顶部正上方设置多个远红外灯管加热器,利用远红外灯管加热器对茶叶进行预热,以快速提升发酵叶温度,使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红茶富氧活性发酵机,包括斜面输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输送带(2)一侧顶部设有解块器(1),所述斜面输送带(2)顶部正上方设有多个远红外灯管加热器(3),所述斜面输送带(2)另一侧设有发酵室腔体(6),所述发酵室腔体(6)内部设有发酵机主机体(7),所述发酵室腔体(6)顶部设有内循环组件(8)和排湿组件(14),所述内循环组件(8)设在排湿组件(14)前侧,所述内循环组件(8)和排湿组件(14)均通过导管与发酵室腔体(6)内部相连通,所述发酵室腔体(6)前后壁中均镶嵌有进风组件(11),所述进风组件(11)靠近发酵机主机体(7)一侧均设有加热组件(12),所述发酵室腔体(6)顶部一侧设有进料斗(13),所述进料斗(13)设在斜面输送带(2)一端的正下方,所述发酵机主机体(7)顶部设有匀料器(16),所述发酵机主机体(7)顶部设有加湿组件(15),所述加湿组件(15)设在发酵室腔体(6)内部并延伸出发酵室腔体(6)一侧,所述发酵机主机体(7)后侧设有两个湿度探头(9)和两个温度探头(10),所述温度探头(10)设在湿度探头(9)底部,所述温度探头(10)和湿度探头(9)的一端均插入发酵机主机体(7)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富氧活性发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输送带(2)顶部铺设有解块加热后揉捻叶(4),所述匀料器(16)底部与解块加热后揉捻叶(4)顶部相接触,所述解块加热后揉捻叶(4)沿着斜面输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庆松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黔色国香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