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鸿仁专利>正文

改进结构的电机碳刷座导电铜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220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电机碳刷座的导电铜座。由导电铜座、导电端子和电木塑胶构成。导电铜座由铜片一次冲压成单元片,单元片上有凸伸状的导电端片、凸耳、缺口凹槽及嵌接片,单元片面上还有条状凸缘。单元片冲压弯折成中空状十字形导电铜座,其底部嵌入电木塑胶的中空状十字槽内,凸缘与槽的推拨斜度产生紧掣定位,凸耳在电木塑胶末端牙槽中朝外垂直折置而定位,铜座底部凸耳外露,有良好的接触导电效果,且加工容易。(*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部件,更确切地说是涉及电机碳刷座的导电铜座结构。传统电机的碳刷座,如附图说明图1的立体分解结构及图2的剖面结构所示,碳刷座的导电铜座用铜条1抽制成型,导电铜座成型后再将导电端子11点焊在导电铜座上,然后再在十字型的碳刷座两侧端面分别车一弧形凹槽12,供牵制及定位注塑成型的电木塑胶2。其底部的端面14被电木塑胶2包覆,在置入碳刷13后,碳刷13和底部端133则利用一铜辫131和弹簧132连接。若置入后不能完全与端面14接触,将影响碳刷13的正常导电,产生电流不稳定的情况,此时还需将底部受包覆的部分刮除,确保铜材外露。但包覆后,铜条1下方为一底盖的锁入孔21,作再加工时容易损及螺牙22,因而不易研磨加工,而且每一个再加工工序中均会产生误差和发生寿命变短、焊接点松动、不易再加工等问题;此外,以抽制方式成型的碳刷座,消耗的铜料多、重量也重,制作成本相对提高,且不易进行自动化生产。本技术的目的是改进电机碳刷座的导电铜座结构,使具有良好的接触导电效果,并提高铜座与电木塑胶间的结合强度。本技术改进结构的电机碳刷座导电铜座,由导电铜座、导电端子和电木塑胶构成,电木塑胶中空体内末端有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铜座是由铜片一次冲压成型为单元片、再经冲压弯折后形成的十字形中空体;单元片底部中央处是一凸耳,单元片底部两侧边是半个凸耳,单元片两侧边分别互补性设置形状相反的嵌接片与斜口状凹槽,单元片面上间隔冲压有条状凸缘;所述的导电端子是位于单元片顶部中央处呈突伸状的导电端片;所述的电木塑胶中空部是具有推拨斜度的十字形槽;所述的导电铜座以单元片两侧边的嵌接片及斜口状凹槽的互补性嵌接形成导电铜座的立体接合面,且单元片底部两侧边的半凸耳合并成与单元片底部中央处凸耳位置相对的另一凸耳;所述的十字形导电铜座底部嵌入电木塑胶的中空状十字槽内,且条状凸缘与十字槽推拨斜度紧掣定位,导电铜座底部两凸耳朝外垂直折置在电木塑胶的末端牙槽中。导电铜座底部嵌塞在电木塑胶的中空推拨状十字槽内,其面上的条状凸缘与十字槽产生紧掣而定位,导电铜座底部凸耳于电木塑胶末端牙槽中朝外垂直折置,形成电木塑胶对导电铜座底部的绝缘包覆,但底部两凸耳又确实外露不被包覆,有反挡止性的防滑作用,且因凸耳突设在碳刷座末端槽部,而有良好的接触导电效果;电木塑胶的中空推拨状十字槽,可使导电铜座嵌入适当距离即产生紧掣定位而不再下滑,加之凸耳朝外垂直折置可防止铜座向外滑脱,增强了铜座与电木塑胶的结合强度;成型的单元片两侧边分别为缺口凹槽和嵌接片,由于冲压后的铜片具有弹性,不易固定接合,故将缺口凹槽与嵌接片的接合部设计成斜口状,可确保顺利结合及有供延展的空隙。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图1是传统电机碳刷座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传统电机碳刷座的剖面结构图;图3是本改进结构单元片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改进结构导电铜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改进结构电机碳刷座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改进结构碳刷座导电铜座底视图;图7是本改进结构导电铜座的紧掣定位示意图;图8是本改进结构的电机碳刷座导电铜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图2说明前已述及,不再赘述。参见图3、图4,改进结构的马达碳刷座导电铜座,其中导电铜座由铜片一次冲压成型为单元片,如图3所示。该单元片顶部中央为一凸伸状的导电端片32,底部中央为一凸耳33,一侧边有两缺口凹槽34,另一侧边则有与之互补设置的两嵌接片35,底部两侧各有一半凸耳331、332,单元片面上又以适当间距分设两条状凸缘36。单元片经连续冲压弯折后形成中空状十字形导电铜座31,如图4所示。底部侧端的两个半凸耳331、332经冲压弯折后合并成一完整的凸耳,如图4所示。此外缺口凹槽34与嵌接片35设计成互补的斜口状,给冲压后的铜片以弹性延展空间,使结合顺利并增进结合强度。参见图5至图8,将导电铜座31底部嵌塞入电木塑胶4的中空状十字槽41内,直至铜座两侧凸缘36与十字槽41的推拨斜度产生紧掣定位而不再下滑,如图7所示。铜座底部凸耳33能确实外露不被包覆且有挡止铜座31滑脱的作用,如图6所示,组装后的导电铜座立体结构参见图8。因凸耳33突设在碳刷座末端槽部的底缘处,再置入由石墨、弹簧和铜瓣组合而成的碳刷5,便构成完整的碳刷座,如图5所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改进结构确可免除电机碳刷座成型后的再加工工序,且刷座以一体成型方式制成,重量轻、体积小、铜材确实外露,消除了传统碳刷座底端被塑胶包覆而无法顺利导电的问题,有利于自动化地批量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结构的电机碳刷座导电铜座,由导电铜座、导电端子和电木塑胶构成,电木塑胶中空体内末端有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铜座是由铜片一次冲压成型为单元片、再经冲压弯折后形成的十字形中空体;单元片底部中央处是一凸耳,单元片底部两侧边是半个凸耳,单元片两侧边分别互补性设置形状相反的嵌接片与斜口状凹槽,单元片面上间隔冲压有条状凸缘;所述的导电端子是位于单元片顶部中央处呈突伸状的导电端片;所述的电木塑胶中空部是具有推拨斜度的十字形槽;所述的导电铜座以单元片两侧边的嵌接片及斜口状凹槽的互补性嵌接形成导电铜座的立体接合面,且单元片底部两侧边的半凸耳合并成与单元片底部中央处凸耳位置相对的另一凸耳;所述的十字形导电铜座底部嵌入电木塑胶的中空状十字槽内,且条状凸缘与十字槽推拨斜度紧掣定位,导电铜座底部两凸耳朝外垂直折置在电木塑胶的末端牙槽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电机碳刷座的导电铜座。由导电铜座、导电端子和电木塑胶构成。导电铜座由铜片一次冲压成单元片,单元片上有凸伸状的导电端片、凸耳、缺口凹槽及嵌接片,单元片面上还有条状凸缘。单元片冲压弯折成中空状十字形导电铜座,其底部嵌入电木塑胶的中空状十字槽内,凸缘与槽的推拨斜度产生紧掣定位,凸耳在电木塑胶末端牙槽中朝外垂直折置而定位,铜座底部凸耳外露,有良好的接触导电效果,且加工容易。文档编号H01R39/38GK2218983SQ95210210公开日1996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5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5日专利技术者江鸿仁 申请人:江鸿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结构的电机碳刷座导电铜座,由导电铜座、导电端子和电木塑胶构成,电木塑胶中空体内末端有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铜座是由铜片一次冲压成型为单元片、再经冲压弯折后形成的十字形中空体;单元片底部中央处是一凸耳,单元片底部两侧边是半个 凸耳,单元片两侧边分别互补性设置形状相反的嵌接片与斜口状凹槽,单元片面上间隔冲压有条状凸缘;所述的导电端子是位于单元片顶部中央处呈突伸状的导电端片;所述的电木塑胶中空部是具有推拨斜度的十字形槽;所述的导电铜座以单元片两侧边的嵌接片及斜口状凹槽的互补性嵌接形成导电铜座的立体接合面,且单元片底部两侧边的半凸耳合并成与单元片底部中央处凸耳位置相对的另一凸耳;所述的十字形导电铜座底部嵌入电木塑胶的中空状十字槽内,且条状凸缘与十字槽推拨斜度紧掣定位,导电铜座底部两凸耳朝外垂直折置在电木塑胶的末端牙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鸿仁
申请(专利权)人:江鸿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