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主排水泵吸水笼头的防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973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主排水泵吸水笼头的防堵装置,包括有两组相对设置的安装壳,两组安装壳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固定壳,第一固定壳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筒,两组安装壳内均设置有叶轮壳,两组叶轮壳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卡设有安装轮,两组安装轮通过安装杆连接,安装杆上设置有两组挡水轮,两组挡水轮的一端均设置有传动盘,传动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过滤筒上套设有清洁环,清洁环内设置有四组第一清洁刷,清洁环的外圆面设置有两组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与第一连接柱通过传动杆连接。该防堵装置通过第二清洁刷与第一清洁刷的配合,能对过滤筒进行较为全面的清洁,将水的动能很好的利用起来,提高了防堵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主排水泵吸水笼头的防堵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排水泵防堵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主排水泵吸水笼头的防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矿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矿井的正常运作,稳定的排水系统是关键,因而主排水泵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主排水泵在使用时间过长后,吸水笼头易受到淤泥和其他杂质的影响而发生堵塞,因此主排水泵在使用时大多会安装防堵装置,以保证主排水泵的顺利运行。
[0003]如专利号为202020101550.3提供了一种煤矿主排水泵吸水笼头防堵装置,可以有效的将水流动产生的力转换成驱动力,进而带动毛刷转动轴,从而可以使毛刷不断清理附着在吸水笼头上的杂质。通过分析上述专利并结合现有技术发现,目前的防堵装置大多只能对局部区域进行自清洁,其自清洁功能不强,导致其无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清洁,进而导致过水面积减小,影响主排水泵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主排水泵吸水笼头的防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防堵装置自清洁功能不强,导致其无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清洁,进而导致过水面积减小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一种用于主排水泵吸水笼头的防堵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用于主排水泵吸水笼头的防堵装置,包括有两组相对设置的安装壳,两组所述安装壳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固定壳,所述第一固定壳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内卡设有过滤筒,两组所述安装壳内均设置有叶轮壳,两组所述叶轮壳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两组所述安装孔内均卡设有安装轮,两组所述安装轮通过安装杆进行连接,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两组挡水轮,两组所述安装轮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传动盘,所述传动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过滤筒上套设有清洁环,所述清洁环内设置有四组第一清洁刷,所述清洁环的外圆面设置有两组第二连接柱,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柱与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柱分别通过传动杆进行连接。
[000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洁环的内侧开设有四组定位槽,所述过滤筒的外圆面设置有四组定位柱,四组所述定位柱分别卡设在四组所述定位槽内。
[000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壳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上的连接板通过两组螺栓与所述安装壳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盘和所述传动杆均设置在所述防护壳内。
[000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组所述安装壳内均设置有安装架,两组所述安装架内卡设有一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卡设在所述过滤筒的一端,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置
有四组清洁板,所述清洁板一侧的第二清洁刷,所述第二清洁刷与所述过滤筒的一端接触,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001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组所述安装壳上均设置有卡框,两组所述卡框内卡设有一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四组螺栓与两组所述安装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把手。
[00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组所述安装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壳,所述第二固定壳的一端设置有通过法兰进行连接的排水管。
[001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排水管内设置有过滤网。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该防堵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法兰连接在排水管的一端,过滤筒对水流进行过滤,增加过水面积,当通过主排水泵排水时,水流带动两组挡水轮转动,进而控制两组传动盘转动,传动盘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传动杆带动清洁环在过滤筒的外圆面做往复运动,进而通过第一清洁刷将过滤筒的外圆面清洁干净,有效的防止过滤筒和主排水泵发生堵塞。
[0015]2.在排水的过程中,在两组挡水轮转动时,还可通过安装杆上的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控制传动轴发生转动,传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控制四组清洁板转动,进而通过第二清洁刷对过滤筒的一端清洁干净,通过与第一清洁刷的配合,能对过滤筒进行较为全面的清洁,将水的动能很好的利用起来,提高了防堵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清洁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安装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中安装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3]101、安装壳;102、叶轮壳;103、安装孔;104、安装架;105、卡框;106、固定板;107、把手;201、安装轮;202、安装杆;203、挡水轮;204、第二锥齿轮;205、传动盘;206、第一连接柱;207、传动杆;301、第一固定壳;302、安装环;303、过滤筒;304、清洁环;305、定位槽;306、第二连接柱;307、定位柱;308、第一清洁刷;401、传动轴;402、第一锥齿轮;403、清洁板;404、第二清洁刷;501、第二固定壳;502、排水管;503、过滤网;601、防护壳;60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主排水泵吸水笼头的防堵装置,包括有两组相对设置的安装壳101,两组安装壳101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固定壳301,第一固定壳
30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环302,安装环302内卡设有过滤筒303,使用时将该装置与主排水泵进行连接,过滤筒303与两组安装壳101形成了新型的排水笼头结构,过滤筒303将水中的杂质进行初步过滤,可有效的防止主排水泵发生堵塞。
[0027]两组安装壳101内均设置有叶轮壳102,两组叶轮壳102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孔103,两组安装孔103内均卡设有安装轮201,两组安装轮201通过安装杆202进行连接,安装杆202上设置有两组挡水轮203,当通过主排水泵进行抽水时,水流通过过滤筒303进入两组安装壳101,通过两组挡水轮203带动两组安装轮201发生转动。
[0028]两组安装轮201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传动盘205,传动盘20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206,过滤筒303上套设有清洁环304,清洁环304内设置有四组第一清洁刷308,清洁环304的外圆面设置有两组第二连接柱306,两组第二连接柱306与两组第一连接柱206分别通过传动杆207进行连接。两组安装轮201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两组传动盘205转动,两组传动盘205在转动的过程中5通过第一连接柱206与传动杆207的配合带动清洁环304在过滤筒303上往复运动,进而通过四组第一清洁刷308对过滤筒303的外圆面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主排水泵吸水笼头的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组相对设置的安装壳(101),两组所述安装壳(101)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固定壳(301),所述第一固定壳(30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环(302),所述安装环(302)内卡设有过滤筒(303),两组所述安装壳(101)内均设置有叶轮壳(102),两组所述叶轮壳(102)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孔(103),两组所述安装孔(103)内均卡设有安装轮(201),两组所述安装轮(201)通过安装杆(202)进行连接,所述安装杆(202)上设置有两组挡水轮(203),两组所述安装轮(201)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传动盘(205),所述传动盘(20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206),所述过滤筒(303)上套设有清洁环(304),所述清洁环(304)内设置有四组第一清洁刷(308),所述清洁环(304)的外圆面设置有两组第二连接柱(306),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柱(306)与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柱(206)分别通过传动杆(207)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主排水泵吸水笼头的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环(304)的内侧开设有四组定位槽(305),所述过滤筒(303)的外圆面设置有四组定位柱(307),四组所述定位柱(307)分别卡设在四组所述定位槽(305)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主排水泵吸水笼头的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0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壳(601),所述防护壳(601)上的连接板(602)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晓光刘汉邦杜明启李健尹光军袁巧良李钦超闫力安斌
申请(专利权)人:国投哈密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