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圆孔断油柱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9612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油喷射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新型圆孔断油柱塞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的上端及下端配合设置有进口与出口,所述装置本体的外侧呈阶梯状设置,所述装置本体的中心处预设有通孔,通孔内贯穿设置有圆孔柱塞,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防油切面,所述装置本体配合通孔设置有机械密封组件及油封组件,该装置使用寿命长,同时在工作时,可有效地输送燃油,当停止工作时,通孔内部的油也能顺利的流出,不会造成内部积油过多的情况,同时提高了密封效果,防治内部漏气或燃油泄漏的可能,结构紧凑合理,外观设计美观。外观设计美观。外观设计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圆孔断油柱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燃油喷射
,特别涉及一种柱塞。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柱塞,其专利申请号为: CN201810785043.3,申请日为:2018.07.17,公布号为CN108953135A,公布日为:2018.12.07,该技术申请公开一种柱塞,包括柱塞主体和滑靴主体,柱塞主体的一端与滑靴主体通过球头、球窝结构连接,柱塞注意的另一端设置柱塞环柱塞环衬套以及柱塞环卡套,该装置在工作工程中进油与出油速度不佳,长期使用后内部密封效果差,容易导致漏油事件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圆孔断油柱塞装置;该装置使用寿命长,同时在工作时,可有效地输送燃油,当停止工作时,通孔内部的油也能顺利的流出,不会造成内部积油过多的情况,同时提高了密封效果,防治内部漏气或燃油泄漏的可能,结构紧凑合理,外观设计美观。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圆孔断油柱塞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上端及下端配合设置有进口与出口,所述装置本体(1)的外侧呈阶梯状设置,所述装置本体(1)的中心处预设有通孔(2),通孔(2)内贯穿设置有圆孔柱塞(3),所述通孔(2)的内壁设置有防油切面(4),所述装置本体(1)配合通孔(2)设置有机械密封组件及油封组件(5)。
[0005]本技术工作时,在安装时,将圆孔柱塞(3)贯穿设置于装置本体(1)内部的通孔(2)内,将圆孔柱塞(3)上方的密封减震组件(6)与装置本体(1)上方的进口相接,将机械密封组件对应设置于通孔(2)外侧的左右两侧,将油封组件(5)设置于机械密封组件的上下两侧并固定,至此安装完成;在工作时,圆孔柱塞(3)进行上下运动的同时,燃油通过装置本体(1)的进口进入到通孔(2)内,此时圆孔柱塞(3)向下运动,密封减震组件(6)与装置本体(1)的进口相接,同时加压件(7)将燃油推动燃油向下运动并由出口喷出,由于加压件(7)与通孔(2)内部的防油切面(4)相接,故而燃油将受到气压的影响向下运动,可顺利的将燃油推入到出口处,同时密封减震组件(6)的至今大于进口的至今故而防止外部的燃油进入到通孔(2)内,此时进口处呈封闭状态,故而燃油之鞥呢通过出口喷出,不会发生燃油倒灌或供给不及时的情况出现,由于机械密封组件与油封组件(5)的存在,故而无需担心装置本体(1)内部会出现漏油的情况,至此工作完成。
[0006]本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一种新型圆孔断油柱塞装置;该装置使用寿命长,同时在工作时,可有效地输送燃油,当停止工作时,通孔内部的油也能顺利的流出,不会造成内部积油过多的情况,同时提高了密封效果,防治内部漏气或燃油泄漏的可能,结构紧凑合理,外观设计美观。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增加通孔(2)内部的密封效果,同时增加装置本体(1)的减震效果;所述圆孔柱塞(3)整体呈圆柱形且圆孔柱塞(3)的上端呈圆环形设置,所述装置本体(1)的进口相接处配合设置有密封减震组件(6),所述密封减震组件(6)的直径大于装置本体(1)进口的直径。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本体(1)在工作时的供油效率;所述密封减震组件(6)的下方配合设置有加压件(7),该加压件(7)的直径与装置本体(1)的进口直径相等,所述加压件(7)的外侧面与通孔(2)的防油切面(4)相接,所述加压件(7)的下方配合设置有连柱(8)。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将通孔(2)内的燃油从出口推出;所述连柱(8)呈圆柱形设置且直径远小于通孔(2)内壁的直径,所述连柱(8)的下方设置有柱头(9),所述柱头(9)的突出与通孔(2)的出口且直径大于连柱(8)小于通孔(2)的直径。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装置本体(1)内部的密封效果,提高装置本体(1)的使用寿命;所述机械密封组件包括左侧机械密封(10)与右侧机械密封(11),所述机械密封组件配套设置于通孔(2)外壁的两侧位置。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防止装置本体(1)内部燃油蟹柳到装置本体(1)的外部,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所述油封组件(5)设置于机械密封组件的上下两侧且共设置有四组,所述油封组件(5)的内部配合设置有油环(12),该油环(12)用于对防油切面(4)进行封油。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防止在工作过程中机械密封组件发生位移,导致密封失效;所述油封组件(5)固定设置于机械密封组件的上下两侧并固定,所述油封组件(5)及机械密封组件与装置本体(1)之间过盈配合连接且可拆卸。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防止密封减震组件(6)在往复运动中磨损严重而产生变形,从而导致密封效果降低;所述密封减震组件(6)的两侧呈阶梯状设置,所述油封组件(5)的上侧配合设置有台阶(13),该台阶(13)用于对密封减震组件(6)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圆孔柱塞示意图。
[0016]其中,1装置本体、2通孔、3圆孔柱塞、4防油切面、5油封组件、6密封减震组件、7加压件、8连柱、9柱头、10左侧机械密封、11右侧机械密封、12油环、13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

2所示,一种新型圆孔断油柱塞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上端及下端配合设置有进口与出口,所述装置本体1的外侧呈阶梯状设置,所述装置本体1的中心处预设有通孔2,通孔2内贯穿设置有圆孔柱塞3,所述通孔2的内壁设置有防油切面4,所述装置本体1配合通孔2设置有机械密封组件及油封组件5,所述圆孔柱塞3整体呈圆柱形且圆孔柱塞3的上端呈圆环形设置,所述装置本体1的进口相接处配合设置有密封减震组件6,所述密封减震组件6的直径大于装置本体1进口的直径,所述密封减震组件6的下方配合设置有加压件7,该加压件7的直径与装置本体1的进口直径相等,所述加压件7的外侧面与通孔2
的防油切面4相接,所述加压件7的下方配合设置有连柱8,所述连柱8呈圆柱形设置且直径远小于通孔2内壁的直径,所述连柱8的下方设置有柱头9,所述柱头9的突出与通孔2的出口且直径大于连柱8小于通孔2的直径,所述机械密封组件包括左侧机械密封10与右侧机械密封11,所述机械密封组件配套设置于通孔2外壁的两侧位置,所述油封组件5设置于机械密封组件的上下两侧且共设置有四组,所述油封组件5的内部配合设置有油环12,该油环12用于对防油切面4进行封油,所述油封组件5固定设置于机械密封组件的上下两侧并固定,所述油封组件5及机械密封组件与装置本体1之间过盈配合连接且可拆卸,所述密封减震组件6的两侧呈阶梯状设置,所述油封组件5的上侧配合设置有台阶13,该台阶13用于对密封减震组件6进行限位。
[0018]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圆孔断油柱塞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上端及下端配合设置有进口与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外侧呈阶梯状设置,所述装置本体(1)的中心处预设有通孔(2),通孔(2)内贯穿设置有圆孔柱塞(3),所述通孔(2)的内壁设置有防油切面(4),所述装置本体(1)配合通孔(2)设置有机械密封组件及油封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圆孔断油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柱塞(3)整体呈圆柱形且圆孔柱塞(3)的上端呈圆环形设置,所述装置本体(1)的进口相接处配合设置有密封减震组件(6),所述密封减震组件(6)的直径大于装置本体(1)进口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圆孔断油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减震组件(6)的下方配合设置有加压件(7),该加压件(7)的直径与装置本体(1)的进口直径相等,所述加压件(7)的外侧面与通孔(2)的防油切面(4)相接,所述加压件(7)的下方配合设置有连柱(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圆孔断油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柱(8)呈圆柱形设置且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克华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星月燃油喷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