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36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收容导电端子的绝缘套壳、收容绝缘套壳的金属壳体、收容若干组金属壳体的塑胶壳体及与塑胶壳体定位安装的电路板,导电端子包括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基体、沿第一基体向前延伸的接触部、沿第一基体的末端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基体及自第二基体向下延伸形成的焊接脚,绝缘套壳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收容第一基体的第一壳体及自第一壳体末端竖直延伸的收容第二基体的第二壳体,金属壳体包括分体设置的伸出部和容纳部,伸出部收容部分第一壳体,容纳部内设有至少两个收容腔,收容腔收容第二壳体和部分第一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金属壳体的伸出部与容纳部分体设置,便于制作成型。型。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组装的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CN113328275A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其包括绝缘套壳、固持于所述绝缘套壳内的导电端子、收容所述绝缘套壳的金属壳体及套设于所述金属壳体前端的锁扣壳体,所述绝缘套壳注塑成型于所述导电端子外,由于导电端子尾端外露于绝缘套壳使得在组装绝缘套壳后折断导电端子尾端的端子料带实现导电端子的自动拉料生产,并由于导电端子尾端位于绝缘套壳后端与后盖前端构成的容置空间内,具有较好的特性阻抗及屏蔽效果;但存在的缺点是金属壳体采用一体式结构,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
[0003]为此,需要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金属壳体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组装的电连接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的绝缘套壳、收容所述绝缘套壳的金属壳体、收容若干组所述金属壳体的塑胶壳体及与所述塑胶壳体定位安装的电路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基体、沿所述第一基体向前延伸的接触部、沿所述第一基体的末端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基体及自所述第二基体向下延伸形成的焊接脚,所述绝缘套壳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收容所述第一基体的第一壳体及自所述第一壳体末端竖直延伸的收容所述第二基体的第二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分体设置的伸出部和容纳部,所述伸出部收容部分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容纳部内设有至少两个收容腔,所述收容腔收容所述第二壳体和部分所述第一壳体。
[0006]所述伸出部呈筒状设置且收容部分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向前延伸伸出所述第一壳体且收容于所述伸出部内。
[0007]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表面凸设有环形第一凸肋,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凸肋干涉抵持于所述伸出部的内壁面。
[0008]所述容纳部包括容纳部分第一壳体的至少两个第一空腔以及容纳所述第二壳体的至少两个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称为收容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表面凸设有环形第二凸肋,所述第二壳体的前端表面凸设有环形第三凸肋,所述第二凸肋、所述第三凸肋干涉抵持于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转角区域的内壁面。
[0009]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表面凸设有环形第四凸肋,所述第二壳体的第四凸肋干涉抵持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壁面,所述导电端子的焊接脚竖直延伸伸出所述第二空腔。
[0010]所述第一空腔的前端内壁形成有第一卡台,所述伸出部的后端为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表面凸设有若干环形第五凸肋,所述安装部装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一卡台
抵持,所述第五凸肋干涉抵持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面。
[0011]所述容纳部由左半壳和右半壳组装而成,所述左半壳前端形成有挡部,所述收容腔由所述左半壳、所述右半壳组装围设而成。
[0012]所述左半壳、所述右半壳外表面均凹设有卡槽,所述塑胶壳体形成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若干通孔,自所述塑胶壳体后端面向后延伸形成若个弹性卡扣件,一组所述金属壳体的伸出部安装于一个所述通孔内,所述塑胶壳体的两个相对卡扣件与一组所述金属壳体的容纳部两侧表面的卡槽卡持。
[0013]自所述塑胶壳体后端面的一侧向后延伸形成有凸块,自所述凸块竖直向下延伸形成定位柱,所述电路板对应设有定位孔,所述电路板还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焊接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孔。
[0014]所述容纳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设有锁扣件,所述锁扣件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面抵持,所述锁扣件包括安装环、自所述安装环侧边垂直向后延伸的多个卡爪,所述电路板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多个所述卡爪与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孔对应安装。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金属壳体的伸出部与容纳部分体设置,便于制作成型;容纳部由左半壳和右半壳组装而成,便于安装绝缘套壳;容纳部与塑胶壳体的卡扣件卡扣连接,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部分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4中导电端子、绝缘套壳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4中收容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3中塑胶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图3中锁扣件、电路板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参照图1至图8,本技术为一种便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1、收容导电端子1的绝缘套壳2、收容绝缘套壳2的金属壳体3、收容若干组金属壳体3的塑胶壳体4及与塑胶壳体4定位安装的电路板5。本技术中涉及的方向以导电端子1的前后方向为依据。
[0026]参见图5,导电端子1呈L型,其包括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基体111、沿第一基体111向前延伸的接触部12、沿第一基体111的末端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基体112及自第二基体112向下延伸形成的焊接脚13,第一基体111与第二基体112成为连接部11。第一基体111、
第二基体112、接触部1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在加工成型时,方便冲压成型。第一基体111、第二基体112的横截面尺寸相等,第一基体111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接触部12的横截面尺寸。
[0027]参见图5,绝缘套壳2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固持于第一基体111的第一壳体21及自第一壳体21末端竖直延伸的固持于第二基体112的第二壳体22,第一壳体21对应第一基体111设置,第二壳体22对应第二基体112设置。第一壳体21呈筒状设置且收容第一基体111,第二壳体22呈筒状设置且收容第二基体112,第一壳体21的前、后两端表面分别凸设有环形第一凸肋211和第二凸肋212,第二壳体22的前、后两端表面分别凸设有环形第三凸肋221和第四凸肋222,导电端子1的接触部12向前延伸伸出第一壳体21,导电端子1的焊接脚13竖直延伸伸出第二壳体22。
[0028]参见图3,金属壳体3包括收容第一壳体21的伸出部31以及收容第二壳体22的矩形容纳部32,伸出部31与容纳部32分体设置,便于制作成型。伸出部31呈筒状设置且收容部分所述第一壳体21,参见图4,伸出部31前端设有插口311,导电端子1的接触部12向前延伸伸出第一壳体21且收容于伸出部31内,第一壳体21的第一凸肋211干涉抵持于伸出部31的内壁面。伸出部31的后端为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端子、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绝缘套壳、收容所述绝缘套壳的金属壳体、收容若干组所述金属壳体的塑胶壳体及与所述塑胶壳体定位安装的电路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基体、沿所述第一基体向前延伸的接触部、沿所述第一基体的末端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基体及自所述第二基体向下延伸形成的焊接脚,所述绝缘套壳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收容所述第一基体的第一壳体及自所述第一壳体末端竖直延伸的收容所述第二基体的第二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分体设置的伸出部和容纳部,所述伸出部收容部分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容纳部内设有至少两个收容腔,所述收容腔收容所述第二壳体和部分所述第一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呈筒状设置且收容部分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向前延伸伸出所述第一壳体且收容于所述伸出部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表面凸设有环形第一凸肋,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凸肋干涉抵持于所述伸出部的内壁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包括容纳部分第一壳体的至少两个第一空腔以及容纳所述第二壳体的至少两个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称为收容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表面凸设有环形第二凸肋,所述第二壳体的前端表面凸设有环形第三凸肋,所述第二凸肋、所述第三凸肋干涉抵持于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转角区域的内壁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表面凸设有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瑞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