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不锈钢穿线管的防水密封中间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16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布线器材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不锈钢穿线管的防水密封中间连接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外侧壁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凸缘,且环形凸缘的两侧壁上皆贴附有硅胶圈,所述管体两端的外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环形沉槽,且环形沉槽中皆套设有硅胶环,所述环形凸缘两侧的管体外壁上分别套接有穿线管件、标准管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配套的管体两端分别插入穿线管件、标准管件的端部,不仅形成了内外双重密封结构,在确保安装紧固的同时有效提高防水密封效果,而且管体结构简单、制作便捷,且硅胶圈、硅胶环方便拆除及更换,大大降低了后期维护难度。后期维护难度。后期维护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不锈钢穿线管的防水密封中间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布线技术,具体是一种应用于不锈钢穿线管的防水密封中间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穿线管用于机电设备的电缆布线,起线缆固定和保护作用。穿线的设计要考虑易于加工、减少占用设备空间、提高线缆布线效率。而穿线管之间的连接,例如,直通、三通、四通连接,90、145度弯头连接,各种变径等,通常使用标准管件和穿线相连接,目前有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0003]1.穿线管直接插入各种标准管件,通常有3通、4通,各种弯头、变径等;
[0004]2.穿线管和连接件之间焊接连接;
[0005]3.使用中间连接件,一端连接穿线管,一端连接各种标准管件。
[0006]以上几种穿线方式,缺点如下:
[0007]方式1不能达到卫生密封防水的目的,而且连接紧固程度取决于管子和连接件的尺寸精度,难以控制;
[0008]方式2的缺点如前所述,而且预制焊接的工序多、效率低、安装不方便,并且拼接后穿线管与管件无法分离,后期需要维修维护、换线或者增减线缆时非常麻烦;
[0009]方式3安装后的紧固程度和防水能力较低。
[0010]针对上述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不锈钢穿线管的防水密封中间连接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不锈钢穿线管的防水密封中间连接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安装不便且后期维护麻烦、紧固程度和防水性能较低的问题。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3]一种应用于不锈钢穿线管的防水密封中间连接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外侧壁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凸缘,且环形凸缘的两侧壁上皆贴附有硅胶圈,所述管体两端的外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环形沉槽,且环形沉槽中皆套设有硅胶环,所述环形凸缘两侧的管体外壁上分别套接有穿线管件、标准管件,且穿线管件、标准管件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硅胶圈紧密接触,并且两个硅胶环的外侧壁分别与穿线管件、标准管件的内侧壁紧密接触。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凸缘的两侧壁上皆对称开设有两个卡孔,用于容置凸柱。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硅胶圈的一侧壁上皆对应设置有两个凸柱,且凸柱皆与对应的卡孔相互嵌合并构成限位结构,避免硅胶圈发生偏转、磨损导致密封效果降低。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沉槽的宽度略大于硅胶环的厚度,且
硅胶环的外径略大于管体的外径,用于留出供硅胶环弹性形变的空间,避免过度挤压导致硅胶环损坏,从而延长密封时效。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将管体的两端分别插入穿线管件、标准管件的端部,其中环形沉槽中的硅胶环发生弹性形变,将周围的缝隙完全封堵,而穿线管件、标准管件的端部又与硅胶圈紧密接触,从而形成了内外双重密封结构,在确保安装紧固的同时有效提高防水密封效果;
[0019]2.管体结构简单、制作便捷,且硅胶圈、硅胶环方便拆除及更换,大大降低了后期维护难度。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截面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中硅胶圈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应用效果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
[0026]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
[0027]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
[0028]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四。
[0029]图中:1、管体;2、环形凸缘;3、卡孔;4、硅胶圈;5、凸柱;6、环形沉槽;7、硅胶环;8、穿线管件;9、标准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8,本技术一种应用于不锈钢穿线管的防水密封中间连接件,在图1、图2以及图4中:包括管体1,管体1外侧壁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凸缘2,且环形凸缘2的两侧壁上皆贴附有硅胶圈4,管体1两端的外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环形沉槽6,且环形沉槽6中皆套设有硅胶环7,环形凸缘2两侧的管体1外壁上分别套接有穿线管件8、标准管件9,且穿线管件8、标准管件9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硅胶圈4紧密接触,并且两个硅胶环7的外侧壁分别与穿线管件8、标准管件9的内侧壁紧密接触。
[0031]在图2和图3中:环形凸缘2的两侧壁上皆对称开设有两个卡孔3,用于容置凸柱5;硅胶圈4的一侧壁上皆对应设置有两个凸柱5,且凸柱5皆与对应的卡孔3相互嵌合并构成限位结构,避免硅胶圈4发生偏转、磨损导致密封效果降低。
[0032]在图1和图4中:环形沉槽6的宽度略大于硅胶环7的厚度,且硅胶环7的外径略大于管体1的外径,用于留出供硅胶环7弹性形变的空间,避免过度挤压导致硅胶环7损坏,从而延长密封时效。
[0033]实施例一:DN25接头。
[0034]在图5中:管体1的长度为43
±
0.1

,环形凸缘2的宽度、环形沉槽6的宽度、环形沉槽6与管体1端部间距皆为3

,管体1的内径为21+0.1 0

,管体1的外径为28.50
ꢀ‑
0.1


环形凸缘2的直径为32

,环形沉槽6的直径为24.3


[0035]实施例二:DN30接头。
[0036]在图6中:管体1的内径为27+0.1 0

,管体1的外径为34.50
ꢀ‑
0.2

,环形凸缘2的直径为38

,环形沉槽6的直径为30.3

,其它数据与实施例一相同。
[0037]实施例三:DN40接头。
[0038]在图7中:管体1的内径为39+0.1 0

,管体1的外径为47.50
ꢀ‑
0.2

,环形凸缘2的直径为21

,环形沉槽6的直径为43.3

,其它数据与实施例一相同。
[0039]实施例四:DN50接头。
[0040]在图8中:管体1的内径为50+0.1 0

,管体1的外径为600
ꢀ‑
0.2

,环形凸缘2的直径为63.5

,环形沉槽6的直径为55.8

,其它数据与实施例一相同。
[004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装配有硅胶圈4、硅胶环7的管体1的两端分别插入穿线管件8、标准管件9的端部,安装到位后,两个环形沉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不锈钢穿线管的防水密封中间连接件,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外侧壁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凸缘(2),且环形凸缘(2)的两侧壁上皆贴附有硅胶圈(4),所述管体(1)两端的外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环形沉槽(6),且环形沉槽(6)中皆套设有硅胶环(7),所述环形凸缘(2)两侧的管体(1)外壁上分别套接有穿线管件(8)、标准管件(9),且穿线管件(8)、标准管件(9)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硅胶圈(4)紧密接触,并且两个硅胶环(7)的外侧壁分别与穿线管件(8)、标准管件(9)的内侧壁紧密接触。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孙佳伟吕孟珂
申请(专利权)人:柏群精密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