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催化氧化高浓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912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催化氧化高浓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集装箱箱体,在集装箱箱体内设置有电催化氧化箱、混凝沉淀箱以及废气处理装置,在电催化氧化箱内设置有电极板,提升泵的出口连通有进水管和喷淋管,进水管位于电催化氧化箱内极板的下方,喷淋管位于电催化氧化箱内极板的上方,在进水管的下方设置有曝气管,混凝沉淀箱通过连接管和电催化氧化箱的上部连通,排气管通过集气管和电催化氧化箱的顶部以及混凝沉淀箱的顶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土建成本、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处理难生化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提高了高浓废水的B/C,便于后续的处理,且气体排放符合环保要求,适用于中小药企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适用于中小药企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适用于中小药企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催化氧化高浓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催化氧化高浓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医药废水主要由生产废水和部分生活废水组成,其中,生产废水中含部分原料产品及中间体等有机物,成分复杂,部分有机物甚至对微生物的生产有抑制作用,这也是导致医药废水很难直接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的原因。目前,我国医药企业废水的处理通常采用调节或沉淀处理等预处理加生化系统的传统模式进行污水处理,采用类似方式处理医药废水通常会因部分有机物对生化系统的抑制等原因,导致出水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尤其是合成类医药废水,成分复杂,其中,酚类,醚类,苯类等有机物对生化系统影响较大。
[0003]在电催化氧化工艺是针对高盐高浓废水处理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颇有发展前景的处理工艺。工艺过程中对废水的处理效能体现在直接降解有机物及氨氮,或是通过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臭氧、次氯酸根等有强氧化性的中间物来降解有机物及氨氮。
[0004]但一般药企(尤其是中小型药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水量较小、持续时间不确定,针对高浓度医药废水修建的废水处理工程投入大、成本高、利用率低。且现有的电催化氧化工艺系统布水较为不均匀,高浓废水中会含有部分悬浮物以及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浮渣等物质会吸附在极板上,影响电解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催化氧化高浓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电催化氧化系统成本高、利用率低以及电解效率低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催化氧化高浓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包括:
[0007]集装箱箱体,用于容纳安装各装置和设备。
[0008]电催化氧化箱,设置于集装箱箱体内,在电催化氧化箱内设置有电极板,用于对废水进行电催化氧化处理。
[0009]提升泵,设置于集装箱箱体内,用于和外部废水管道连通,将废水泵送至进水管和喷淋管。
[0010]进水管,设置于电催化氧化箱内且位于电极板下方,用于向电催化氧化箱输入废水。
[0011]喷淋管,设置于电催化氧化箱内且位于电极板上方,并设置有若干喷头,通过喷淋消除电催化氧化箱内液面上浮渣中的气泡。
[0012]供气风机,设置于集装箱箱体内,用于向曝气管提供空气。
[0013]曝气管,设置于电催化氧化箱内且位于进水管的下方,并设置有若干微孔曝气头,通过曝气使进水管输入的废水均匀分布并提高废水中氧含量。
[0014]连接管,设置于电催化氧化箱侧壁的上部,用于将经过电催化氧化的废水以及产
生的浮渣输送至絮凝沉淀箱。
[0015]絮凝沉淀箱,设置于集装箱箱体内,用于将废水中的浮渣和部分有机物进行沉淀,生成上清液和沉淀。
[0016]集气管,与电催化氧化箱的顶部、絮凝沉淀箱的顶部以及废气处理装置连通,用于将电催化氧化箱和絮凝沉淀箱产生的废气收集并输送至废气处理装置。
[0017]以及废气处理装置,设置于集装箱箱体内,用于将电催化氧化箱和絮凝沉淀箱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0018]所述絮凝沉淀箱内并排设置有混凝池、絮凝池以及沉淀池,所述混凝池和絮凝池分别连通有加药装置,所述连接管和所述混凝池的上部连通,在所述沉淀池上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用于将上层清液排出至集装箱箱体外,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通过排泥管连通有排泥泵,所述排泥泵用于将产生的沉淀排出集装箱箱体外。
[0019]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集装箱箱体内,所述电极板根据极性分别和电源的正负极相连。
[0020]在所述进水管上开有若干出水口。
[0021]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为锥形。
[0022]在所述电催化氧化箱的底部连通有排空管。
[0023]所述电极板为蜂窝状孔洞结构。
[0024]本技术为废水处理的一体化装置,将电催化氧化箱、絮凝沉淀箱以及废气处理箱等集成在一个集装箱箱体内,节省空间且成本低,可方便地进行移动和运输。对于需要进行高浓度废水处理的工艺,安装并连接本技术进行高浓度废水的处理,处理完毕后便可拆除移送至其他需要处理高浓度废水的项目,不需要为每个可能产生高浓度废水的制药系统都单独修建高浓度废水处理系统。
[0025]本技术采用电催化氧化工艺对废水中有机物及氨氮进行矿化降解,可将废水中有机物直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废水中的氨氮直接氧化为氮气,便于后续工艺中以较低的处理成本对废水中有机物及氨氮进行降解,提高后续生化处理效率,实现企业污水厂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或中水回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由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保证排出的气体符合环保要求。
[0026]电催化氧化箱内产生的浮渣通过喷淋管的喷淋消除浮渣中的气泡,防止浮渣随废水通过连接管时将连接管堵塞。浮渣和废水进入絮凝沉淀箱,通过添加药剂使浮渣和废水中的部分有机物沉淀,以得到有机物和氨氮含量少的清液。
[0027]本技术成本低、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处理高浓度废水,便于后续的处理,且气体排放符合环保要求,适用于中小药企的高浓度废水处理。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电极板的结构图。
[0030]图中:1、集装箱箱体;2、提升泵;3、供气风机;4、电催化氧化箱;5、进水管;6、喷淋管;7、喷头;8、曝气管;9、微孔曝气头;10、电极板;11、排空管;12、电源;13、连接管;14、絮凝沉淀箱;15、加药装置;16、废气处理装置;17、集气管;18、排水管;19、排气管;20、排泥管;
21、排泥泵;14

1、混凝池;14

2、絮凝池;14

3、沉淀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集装箱箱体1,在集装箱箱体1内安装有电催化氧化箱4,在电催化氧化箱4内安装有极板,极板由安装于集装箱箱体1内的电源12供电,在集装箱箱体1内安装有用于提升废水的提升泵2,提升泵2和集装箱箱体1外的废水管路连通,高浓度废水经过稀释后由提升泵2泵送至电催化氧化箱4内。
[0032]提升泵2的出口连通有进水管5和喷淋管6,进水管5位于电催化氧化箱4内极板的下方,在进水管5上设有若干出水口,喷淋管6位于电催化氧化箱4内电极板10的上方,在喷淋管6上安装有若干喷头7。废水大部分进入进水管5,少部分进入喷淋管6,进入进水管5的废水在电催化氧化箱4内由下至上流动,进入喷淋管6的废水由喷头7喷向在电催化氧化箱4内的液面上,从而将反应中产生的浮渣中的气泡消除。在进水管5的下方设置有曝气管8,曝气管8和设置于集装箱箱体1内的供气风机3连通,在曝气管8上设置有若干微孔曝气头9。供气风机3将集装箱箱体1内部或外部的气体输送至曝气管8,微孔曝气头9排出气体和进水管5排出的废水一同向上流动,利于废水在系统内的均匀分布,提高运行过程中浮渣的去除率,还能增加高浓废水的溶解氧含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催化氧化高浓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箱体,用于容纳安装各装置和设备;电催化氧化箱,设置于集装箱箱体内,在电催化氧化箱内设置有电极板,用于对废水进行电催化氧化处理;提升泵,设置于集装箱箱体内,用于和外部废水管道连通,将废水泵送至进水管和喷淋管;进水管,设置于电催化氧化箱内且位于电极板下方,用于向电催化氧化箱输入废水;喷淋管,设置于电催化氧化箱内且位于电极板上方,并设置有若干喷头,通过喷淋消除电催化氧化箱内液面上浮渣中的气泡;供气风机,设置于集装箱箱体内,用于向曝气管提供空气;曝气管,设置于电催化氧化箱内且位于进水管的下方,并设置有若干微孔曝气头,通过曝气使进水管输入的废水均匀分布并提高废水中氧含量;连接管,设置于电催化氧化箱侧壁的上部,用于将经过电催化氧化的废水以及产生的浮渣输送至絮凝沉淀箱;絮凝沉淀箱,设置于集装箱箱体内,用于将废水中的浮渣和部分有机物进行沉淀,生成上清液和沉淀;集气管,与电催化氧化箱的顶部、絮凝沉淀箱的顶部以及废气处理装置连通,用于将电催化氧化箱和絮凝沉淀箱产生的废气收集并输送至废气处理装置;以及废气处理装置,设置于集装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聚兵孙啸林王志鹏陈晓飞雷诣涵周兰霞赵艳君彭婷姚瀚超岳宗礼张立志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