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应变计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973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应变计安装支架,涉及混凝土结构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插杆和支杆;所述插杆和支杆均竖立于先浇混凝土面上,沿所述插杆轴向方向依次设有多个支杆,所述支杆和插杆之间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连接有应变计,所述应变计沿横杆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应变计和横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应变计通过扎带被绑扎于横杆上;以插杆为原点,至少两个所述支杆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度;采用本方案,可确保后续混凝土浇筑振捣时不发生倾斜、角度偏转,保证应变计组各传感器方向不发生偏差;并且应变计可以更好地固定,安装方向和角度也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应变计安装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结构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应变计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在混凝土坝安全监测领域,应变监测一直是混凝土坝监测的重点。通过应变监测来技术分析结构混凝土的应力状态,从而分析判断结构的工作性态,评估大坝运行稳定状况。应变计监测仪器,因其造价成本低、安装埋设简单、易于观测维护,在混凝土坝应力监测领域里获得了广泛应用。
[0003]目前混凝土内应变计一般成组布置,需要一个安装支架进行位置和方向固定,随混凝土坝坝体填筑预埋安装。具体安装技术工序如下:坝体填筑到应变计组安装高程后,在先浇混凝土面铅垂钻一浅孔,将安装支架单支杆插入孔内,调整方向并固定后,沿设计方向将应变计绑扎在支架上,随后进行后续混凝土浇筑,仪器安装邻近部位采用人工振捣。
[0004]这种单插杆固定的应变计支架,难以保证后续混凝土浇筑振捣时不发生触碰、倾斜、转动,造成应变计组各传感器安装方向发生偏差,不满足设计要求。
[0005]目前使用的应变计组结构方式难以保证仪器安装的角度和方向,虽然规定角度不可超过
±1°
,但在现场埋设时,特别在回填混凝土和振捣后,仪器的安装角度很难保证,又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检验,因此规定的角度误差实际上是一句空话。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单插杆固定的应变计支架,难以保证后续混凝土浇筑振捣时不发生触碰、倾斜、转动,造成应变计组各传感器安装方向发生偏差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测缝计安装装置,解决了应变计组各传感器安装方向发生偏差的问题。
[0007]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新型应变计安装支架,包括插杆和支杆;
[0009]所述插杆和支杆均竖立于先浇混凝土面上,沿所述插杆轴向方向依次设有多个支杆,所述支杆和插杆之间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连接有应变计,所述应变计沿横杆长度方向设置。
[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单插杆固定的应变计支架,难以保证后续混凝土浇筑振捣时不发生触碰、倾斜、转动,造成应变计组各传感器安装方向发生偏差,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应变计安装支架,采用本方案,通过设置多个插杆,并通过横杆形成多面支撑,可确保后续混凝土浇筑振捣时不发生倾斜、角度偏转,保证应变计组各传感器方向不发生偏差;具体的,在坝体填筑到应变计组安装高程后,在先浇混凝土面上插入插杆和支杆,而在插杆的周向方向上依次设有多个支杆,其中,沿周向方向优选为两个支杆,以插杆为原点,其中两个支杆和插杆形成的平面之间需形成夹角,形成稳定支撑结构,而在支杆和插杆之间设有横杆,其中横杆需沿应变计的设计方向设置,在横杆上连接应变计,应
变计能沿横杆长度方向设置,使应变计和横杆之间接触面大,连接稳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应变计和横杆之间可拆卸连接;用于方便拆卸以及二次利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应变计通过扎带被绑扎于横杆上;将应变计的两端通过扎带绑扎于横杆上,用于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
[0013]进一步的,以插杆为原点,至少两个所述支杆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度;本方案中,为实现安装支架的稳定,其中至少两个支杆和插杆形成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以此实现当支杆仅为两个时,也能通过90度的夹角形成稳定支撑,进一步避免了应变计组各传感器安装方向发生偏差。
[0014]进一步的,沿所述插杆径向方向的支杆为多个,沿所述插杆径向方向设置的支杆中,相邻两个所述支杆之间均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连接有应变计,所述应变计沿横杆长度方向设置;为根据设计要求增加应变计数量,在沿插杆的径向方向上还可依次设置有多个支杆,相邻两个支杆之间通过横杆连接,横杆上安装应变计。
[0015]进一步的,沿所述支杆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多个横杆,多个所述横杆上均设有应变计;为根据设计要求增加应变计数量,可在支杆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多个横向的横杆,横杆上安装应变计。
[0016]进一步的,所述横杆分别和插杆与支杆实现可拆卸连接;用于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
[0017]进一步的,所述横杆采用螺纹钢筋;用于满足混凝土预应力要求。
[0018]进一步的,所述支杆采用螺纹钢筋;用于满足混凝土预应力要求。
[0019]进一步的,所述插杆和支杆均沿先浇混凝土面上的铅垂线设置。
[002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应变计安装支架,采用本方案,可确保后续混凝土浇筑振捣时不发生倾斜、角度偏转,保证应变计组各传感器方向不发生偏差;并且应变计可以更好地固定,安装方向和角度也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应变计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5]1‑
插杆,2

支杆,3

横杆,4

应变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技术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技术。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0027]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

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新型应变计4安装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插杆1和支杆2;
[0031]所述插杆1和支杆2均竖立于先浇混凝土面上,沿所述插杆1轴向方向依次设有多个支杆2,所述支杆2和插杆1之间设有横杆3,所述横杆3上连接有应变计4,所述应变计4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应变计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杆(1)和支杆(2);所述插杆(1)和支杆(2)均竖立于先浇混凝土面上,沿所述插杆(1)轴向方向依次设有多个支杆(2),所述支杆(2)和插杆(1)之间设有横杆(3),所述横杆(3)上连接有应变计(4),所述应变计(4)沿横杆(3)长度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应变计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计(4)和横杆(3)之间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应变计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计(4)通过扎带被绑扎于横杆(3)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应变计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以插杆(1)为原点,至少两个所述支杆(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应变计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插杆(1)径向方向的支杆(2)为多个,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李文慧董瑜斐彭巨为华博深赵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