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弱悬冰体形成的顶阳台结构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96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41
一种减弱悬冰体形成的顶阳台结构体。顶部阳台在遇到雨雪天气与昼夜温差大的情况下,易在阳台顶檐周围形成多个悬冰体,对近楼区域的居民造成出行安全隐患,目前电加热融冰的配置结构复杂且不够合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多个排出槽的排出口分别与顶盖的前边缘和两个侧边缘相连通,顶阳台本体上设有加热体,加热体包括加热带和套管,接电端与发热段固接,发热段包括多个直线段和多个螺旋形段,多个直线段和多个螺旋形段首尾交替连接制为一体,套管外壁加工有多个环槽,多个直线段穿设在套管内,每个环槽对应设有一个螺旋形段,每个螺旋形段缠绕其对应的环槽外壁上,环槽与排出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环槽内的螺旋形段朝向其对应排出槽的排出口设置。排出口设置。排出口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弱悬冰体形成的顶阳台结构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减弱悬冰体形成的顶阳台结构体。

技术介绍

[0002]当建筑屋顶,尤其是建筑中顶层阳台的顶檐周围覆盖雪层时,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上升,雪融化为水在屋檐上滴下来,较多水量积蓄在屋檐下面时,随着午后温度降低到零度以下,从屋顶上下来的水开始又凝结成冰,这样越聚越长,就慢慢形成了悬冰体,尤其是遇到暴雨雪天气与昼夜温差大同时出现的情况下,顶层阳台顶檐周围形成更多体型更大的悬冰体,对近楼区域的居民造成出行造成很大安全隐患,目前已有的电加热融冰的配置结构,不仅结构复杂,不够合理,加热强度未有合理划分,导致耗能高,防冻效果差,难以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弱悬冰体形成的顶阳台结构体。
[0004]一种减弱悬冰体形成的顶阳台结构体,包括顶阳台本体和加热体,所述顶阳台本体中顶盖的顶面为向上凸起的锥形面,顶面上加工有多个排出槽,多个排出槽的排出口分别与顶盖的前边缘和两个侧边缘相连通,顶阳台本体上设置有加热体,加热体处于顶盖的下方,加热体为匚字形结构体,加热体包括加热带和套管,加热带包括接电端和发热段,接电端与发热段固定连接制为一体,发热段包括多个直线段和多个螺旋形段,多个直线段和多个螺旋形段首尾交替连接制为一体,套管的外壁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多个环槽,多个直线段穿设在套管内,每个环槽对应设置有一个螺旋形段,每个螺旋形段缠绕其对应的环槽外壁上,环槽与排出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环槽内的螺旋形段朝向其对应排出槽的排出口设置。
[0005]作为优选方案:多个环槽包括多个第一环形槽和多个第二环形槽,多个第一环形槽处于顶盖前边缘的下方,多个第二环形槽处于顶盖侧边缘的下方,所述套管包括主管体和两个分管体,主管体沿顶阳台本体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两个分管体沿顶阳台本体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主管体的两端分别连通有一个分管体,主管体和两个分管体固定连接制为一体;
[0006]所述主管体由多个第一粗管体和多个第一细管体首尾交替连通形成,每个第一细管体的外壁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一粗管体的端部外壁围合形成一个所述第一环形槽,每个第一环形槽内缠绕有一个螺旋形段;
[0007]所述分管体由多个第二粗管体和多个第二细管体首尾交替连通形成,每个第二细管体的外壁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二粗管体的端部外壁围合形成一个所述第二环形槽,每个第二环形槽内缠绕有一个螺旋形段。
[0008]作为优选方案:每个第一环形槽相邻的两个第一粗管体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直线
段,每个第一环形槽内缠绕的螺旋形段为第一螺旋形段,第一螺旋形段一端穿过其靠近的一个第一粗管体与该第一粗管体内的直线段相连接,第一螺旋形段的另一端穿过其靠近的另一个第一粗管体与该第一粗管体内的直线段相连接。
[0009]作为优选方案:每个第二环形槽相邻的两个第二粗管体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直线段,每个第二环形槽内缠绕的螺旋形段为第二螺旋形段,第二螺旋形段一端穿过其靠近的一个第二粗管体与该第二粗管体内的直线段相连接,第二螺旋形段的另一端穿过其靠近的另一个第二粗管体与该第二粗管体内的直线段相连接。
[0010]作为优选方案:加热体的底部配合设置有定位结构体,定位结构体包括托板和多个预埋件,托板为匚字形板体,多个预埋件布置在托板的内侧壁上,预埋件包括钢板和多根钢筋,钢板竖直设置,钢板的外侧面与托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钢板的内侧面上布置有多根钢筋。
[0011]作为优选方案:主管体的一端与两个分管体中的一个所述分管体通过第一弯管与分管体相连通,第一弯管的外径小于第一粗管体的外径,主管体的另一端与两个分管体中的另一个所述分管体通过第二弯管与分管体相连通,第二弯管的外径小于第二粗管体的外径。
[0012]作为优选方案:加热体外包裹有一层防冻柔性外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一、本技术结合简单合理,加热体为专用于配备顶阳台本体的加热结构,加热带和套管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顶阳台本体上覆盖的雪层进行及时处理,削减形成悬冰体的机率,从而利于建筑周围居民的出行安全。
[0015]二、本技术中通过顶盖顶面形状的设置,将雪层融化成的水流通过排出槽进行定向分流后,使水流汇集在各个排出槽中,从顶盖的前边缘和两侧边缘流下,通过加热体进行加热,从而阻碍水凝结为悬冰体的形成温度条件和位置条件,削减悬冰体的形成机率,从而利于确保建筑周边的地面上的车辆、人员或其他周边事物的安全,减少悬冰体坠落的砸伤情况发生。
[0016]附图说明:
[0017]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顶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套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加热体和定位结构体之间连接关系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定位结构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顶阳台本体;1
‑1‑
顶盖;2

排出槽;2
‑1‑
排出口;2
‑2‑
第一槽体;2
‑3‑
第二槽体;3

加热体;4

加热带;5

套管;5
‑1‑
主管体;5
‑1‑1‑
第一粗管体;5
‑1‑2‑
多个第一细管体;5
‑2‑
分管体;5
‑2‑1‑
第二粗管体;5
‑2‑2‑
第二细管体;4
‑1‑
直线段;4
‑2‑
螺旋形段;6
‑1‑
第一环形槽;6
‑2‑
第二环形槽;7

定位结构体;7
‑1‑
托板;7
‑2‑
预埋件;7
‑2‑
1钢板;7
‑2‑2‑
钢筋;7
‑3‑
挡板;8

第一弯管;9

第二弯管;10

防冻柔性外皮;11

第一穿线孔;12

第二穿线孔。
[0025]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7]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弱悬冰体形成的顶阳台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阳台本体(1)和加热体(3),所述顶阳台本体(1)中顶盖(1

1)的顶面为向上凸起的锥形面,顶面上加工有多个排出槽(2),多个排出槽(2)的排出口(2

1)分别与顶盖(1

1)的前边缘和两个侧边缘相连通,顶阳台本体(1)上设置有加热体(3),加热体(3)处于顶盖(1

1)的下方,加热体(3)为匚字形结构体,加热体(3)包括加热带(4)和套管(5),加热带(4)包括接电端和发热段,接电端与发热段固定连接制为一体,发热段包括多个直线段(4

1)和多个螺旋形段(4

2),多个直线段(4

1)和多个螺旋形段(4

2)首尾交替连接制为一体,套管(5)的外壁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多个环槽,多个直线段(4

1)穿设在套管(5)内,每个环槽对应设置有一个螺旋形段(4

2),每个螺旋形段(4

2)缠绕其对应的环槽外壁上,环槽与排出槽(2)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环槽内的螺旋形段(4

2)朝向其对应排出槽(2)的排出口(2

1)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弱悬冰体形成的顶阳台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多个环槽包括多个第一环形槽(6

1)和多个第二环形槽(6

2),多个第一环形槽(6

1)处于顶盖(1

1)前边缘的下方,多个第二环形槽(6

2)处于顶盖(1

1)侧边缘的下方,所述套管(5)包括主管体(5

1)和两个分管体(5

2),主管体(5

1)沿顶阳台本体(1)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两个分管体(5

2)沿顶阳台本体(1)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主管体(5

1)的两端分别连通有一个分管体(5

2),主管体(5

1)和两个分管体(5

2)固定连接制为一体;所述主管体(5

1)由多个第一粗管体(5
‑1‑
1)和多个第一细管体(5
‑1‑
2)首尾交替连通形成,每个第一细管体(5
‑1‑
2)的外壁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一粗管体(5
‑1‑
1)的端部外壁围合形成一个所述第一环形槽(6

1),每个第一环形槽(6

1)内缠绕有一个螺旋形段(4

2);所述分管体(5

2)由多个第二粗管体(5
‑2‑
1)和多个第二细管体(5
‑2‑
2)首尾交替连通形成,每个第二细管体(5
‑2‑
2)的外壁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二粗管体(5
‑2‑
1)的端部外壁围合形成一个所述第二环形槽(6

2),每个第二环形槽(6

2)内缠绕有一个螺旋形段(4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开明张德智刘磊马晓辉路琦郑岩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