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70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源驱动模块,与继电器连接,利用第一电源驱动所述继电器;第二电源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驱动模块、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一电源驱动模块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源驱动模块的一端共同连接驱动信号输出口,所述第二电源驱动模块中设有充电电容,在所述充电电容达到驱动条件后,切断所述第一电源驱动模块,利用第二电源向所述继电器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继电器上电瞬间使用较高电源电压驱动继电器,在继电器可靠吸合后,将继电器的电源电压降低到较低电源,从而降低了电路的损耗和温升,提升了电路板整体可靠性。靠性。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驱动电路的
,涉及一种驱动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直流继电器的应用比较广泛,由于通以直流时不会产生电抗,所以直流继电器的线圈线径比较细,主要是为了增大内阻,防止近似短路现象,因为工作时发热量较大,所以继电器做的较高,较长,主要是为了散热效果好。
[0003]然而,一般直流继电器的启动吸合电压比较高,而维持电压比较低,例如有些型号的继电器在使用时,吸合电压是48V,而维持电压仅在4.8V左右,如果用传统的三极管直接驱动继电器线包,其功耗损耗较大。
[0004]因此,如何在继电器驱动过程中通过调整供电电压降低功耗,实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继电器驱动过程中通过调整供电电压降低功耗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源驱动模块,与继电器连接,利用第一电源驱动所述继电器;第二电源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驱动模块、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一电源驱动模块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源驱动模块的一端共同连接驱动信号输出口,所述第二电源驱动模块中设有充电电容,在所述充电电容达到驱动条件后,切断所述第一电源驱动模块,利用第二电源向所述继电器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驱动三极管单元;所述第二电源驱动模块包括:第二驱动三极管单元;所述充电电容与所述第二驱动三极管单元连接,在充电后改变所述第二驱动三极管单元的导通状态;所述第一驱动三极管单元与所述第二驱动三极管单元连接,接收所述第二驱动三极管单元的状态切换信号后,停止利用第一电源驱动所述继电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三极管单元包括:第一NPN三极管和第一PNP三极管;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分别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第一NPN三极管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同时导通,利用所述第一电源驱动所述继电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三极管单元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电容、第三电阻、第一稳压管、第五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九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信号输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还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NPN三极管发射极、地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通过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渊王孜风韩卫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儒竞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