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仓用辅助下料均匀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42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下料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料仓用辅助下料均匀仓,包括仓体,所述仓体外侧壁底端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内部设置有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内螺纹筒旋出内部的螺纹杆被并带动U型杆移动推动门板开启,继而驱动电机反转带动螺纹杆和U型杆复位关闭门板同时将粉料拨进壳体内部,同时驱动电机通过主皮带轮和传动皮带转动带动副皮带轮和转盘同步转动,此时滑槽杆将随着滑动块在转盘上的位置变动而上下移动,从而使筛网的一端上下移动将拨入壳体内部的粉料进行抖散并扬起,使粉料不会堆积成块,从而使物料在下料过程中不会堆积堵塞且下料均匀,下料过程顺畅。过程顺畅。过程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料仓用辅助下料均匀仓


[0001]本技术涉及下料仓
,具体涉及一种下料仓用辅助下料均匀仓。

技术介绍

[0002]在碳酸钙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将已经呈粉状的碳酸钙粉料进行进一步加工,由于粉料较难进行储存,多是使用料仓进行储存存放,然后在需要是进行下料取出,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粉料较细小,相互之间易于吸引结团,使得粉料直接下料取出容易出现大量小团,造成每次的下料随着粉料的结团的数量和大小产生差异,从而造成下料不匀,且粉料结团后容易造成堵塞,从而导致下料过程不顺畅,且结团的粉料也不易进一步加工,需要将其重新还原成粉料,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料仓用辅助下料均匀仓,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内螺纹筒旋出内部的螺纹杆被并带动U型杆移动推动门板开启,继而驱动电机反转带动螺纹杆和U型杆复位关闭门板同时将粉料拨进壳体内部,同时驱动电机通过主皮带轮和传动皮带转动带动副皮带轮和转盘同步转动,此时滑槽杆将随着滑动块在转盘上的位置变动而上下移动,从而使筛网的一端上下移动将拨入壳体内部的粉料进行抖散并扬起,使粉料不会堆积成块,从而使物料在下料过程中不会堆积堵塞且下料均匀,下料过程顺畅。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下料仓用辅助下料均匀仓,包括仓体,所述仓体外侧壁底端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内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为L型,所述壳体短臂一端固定连接于出料口内部,且壳体短臂一端转动连接有门板,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电机架,且电机架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电机架与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向壳体内部进料的进料机构,且壳体底口内侧设置有用于顺畅均匀下料的筛动机构,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带动进料机构推动门板开启,继而驱动电机反转带动进料机构关闭门板同时将粉料拨进壳体内部,同时,驱动电机带动筛动机构进行抖动,将拨入壳体内部的粉料进行抖散并扬起,使粉料不会堆积成块,而后粉料通过筛动机构进入仪器进行加工,从而使物料在下料过程中不会堆积堵塞,并且下料均匀,下料过程顺畅。
[0006]进一步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内螺纹筒,所述壳体一侧开设有圆形孔,且内螺纹筒一端贯穿圆形孔并与驱动电机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筒内部旋合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一端转动连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两臂均与门板底端转动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内螺纹筒旋转,由于螺纹杆一端被U型杆通过圆形孔贯穿,使得螺纹杆不能自身进行转动,此时内螺纹筒转动将使得相旋合的螺纹杆一端向门板方向移动,使得螺纹杆带动U型杆向门板方向移动,此时U型杆受螺纹杆挤压推动门板开启,门板在开启时将底端向上转动,从而使仓体内部物料受门板转动挤压从而填充因门板转动而形成的空间,此时U型杆处于
倾斜状态,继而驱动电机反转,使螺纹杆回缩入内螺纹筒内部,从而使U型杆随螺纹杆回缩而复位,从而使门板复位,此时门板将之前因转动形成的空间内部的物料拨入壳体内部。
[0007]进一步在于:所述螺纹杆长度大于内螺纹筒内部长度,使螺纹杆与U型杆相连接的部分始终位于内螺纹筒外部,不会影响内螺纹筒转动。
[0008]进一步在于:所述U型杆两臂长度小于或等于门板高度,避免因U型杆过长而导致门板转动角度过大而造成U型杆或门板损坏。
[0009]进一步在于:所述筛动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壳体两相对内侧壁之间,且转动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滑槽杆,且滑槽杆一侧与转动杆外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壳体一侧位于转动杆相对位置开设有转动孔,且转动孔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一侧侧边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槽杆一侧开设有滑槽,且滑动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电机轴固定套接有主皮带轮,且转盘另一侧中心固定连接有副皮带轮,所述主皮带轮与副皮带轮之间转动套接有传动皮带,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主皮带轮转动,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副皮带轮和转盘同步转动,此时转盘上滑动块随转盘同步转动,由于转动杆位置位于转盘中心的水平面上,使得在转动过程中,滑动块随着转盘的转动,会带动滑槽杆在转盘一侧进行上下的竖直运动,滑动块则会在随转盘转动的同时同步在滑槽杆内部滑槽进行左右滑动的运动,当滑动块移动至转盘最上方或最下方时,滑槽杆会随着滑动块移动至转盘最上方或最下方,此时两个伸缩杆均会被拉伸并处于倾斜状态,而在滑动块移动至转盘中心的横直轴线上时,滑槽杆会随着滑动块转动而移动至转盘中部,此时两个伸缩杆均会被压缩并处于平直状态,此过程中,筛网的一侧会随着滑槽杆的上下移动而将筛网上的结块物料抛起,使物料与壳体侧壁撞击或撞击至筛网上破碎而后通过筛网。
[0010]进一步在于:所述主皮带轮直径大于副皮带轮直径,使筛网一侧的摆动频率增加,提高出料的效率。
[0011]进一步在于:所述筛网长度大于滑槽杆一侧与转动杆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使得滑槽杆与转动杆之间距离变动不会过度拉伸筛网,从而避免筛网被拉坏。
[0012]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伸缩杆之间设置有收卷杆,所述收卷杆外侧壁开设有矩形通孔,且筛网活动套接于矩形通孔内部,所述收卷杆两端均活动套接有扭簧,且两个扭簧一端均与相邻的伸缩杆内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相邻的收卷杆端部固定连接,由于筛网的一侧穿过收卷杆上的矩形通孔,使得筛网会因收卷杆上的两个扭簧而被收卷杆带动进行翻转从而缠绕在收卷杆上,从而使筛网始终保持平直状态,避免有部分粉料从筛网与两个伸缩杆之间缝隙跑出。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带动内螺纹筒转动使内螺纹筒内部的螺纹杆被旋出并带动U型杆移动,从而使U型杆推动门板开启,继而驱动电机反转带动螺纹杆和U型杆复位关闭门板同时将填充入门板转动的空间内部的粉料拨进壳体内部,同时驱动电机带动主皮带轮转动并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副皮带轮和转盘同步转动,随着滑动块在转盘上的位置变动使得滑槽杆随着滑动块的位置变动而上下移动,从而使筛网的一端上下移动,将拨入壳体内部的粉料进行抖散并扬起,使粉料不会堆积成块,而后粉料通过筛动机构进入仪器进行加工,从而使物料在下料过程中不会堆积堵塞,并且下料均匀,下料过程顺畅。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壳体短臂一端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中筛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中筛动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技术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中:100、仓体;200、壳体;210、门板;230、电机架;240、驱动电机;300、进料机构;310、内螺纹筒;320、螺纹杆;330、U型杆;400、筛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仓用辅助下料均匀仓,包括仓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00)外侧壁底端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内部设置有壳体(200),所述壳体(200)为L型,所述壳体(200)短臂一端固定连接于出料口内部,且壳体(200)短臂一端转动连接有门板(210),所述壳体(200)一侧设置有电机架(230),且电机架(230)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40),所述电机架(230)与壳体(200)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00)内部设置有用于向壳体(200)内部进料的进料机构(300),且壳体(200)底口内侧设置有用于顺畅均匀下料的筛动机构(4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料仓用辅助下料均匀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300)包括内螺纹筒(310),所述壳体(200)一侧开设有圆形孔,且内螺纹筒(310)一端贯穿圆形孔并与驱动电机(240)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筒(310)内部旋合连接有螺纹杆(320),且螺纹杆(320)一端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圆形孔内部转动连接有U型杆(330),所述U型杆(330)两臂均与门板(210)底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料仓用辅助下料均匀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320)长度大于内螺纹筒(310)内部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料仓用辅助下料均匀仓,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杆(330)两臂长度小于或等于门板(210)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料仓用辅助下料均匀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动机构(400)包括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谱章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贺州荣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