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管空腔结构的水下承压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15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管空腔结构的水下承压体,涉及水下承压技术领域,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承压管与固定连接在承压管底部的支撑架,该水下承压结构由若干个承压管构成,承压管顶部设置有水箱,水底暗流流动时能够通过进水嘴流入到水箱中,带动传动箱中的涡轮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发电机发电,因此该装置无需外置动力源即可产生发电的动力,为清洁组件提供动力源,节能环保,通过发电机产生的电能,清洁组件能够通过驱动丝杆往复转动,从而带动刮环在承压管外壁往复移动,进而达到刮除其外壁附着物的目的,避免水底寄生物活动时刮伤承压管以及其他黏连物质腐蚀承压管,达到承压管自我清洁的作用,从而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管空腔结构的水下承压体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承压
,具体为一种环管空腔结构的水下承压体。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海底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电缆,铺设在海底,用于电信传输。海底电缆分海底通信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
[0003]但是有些海底电缆在铺设过程中一般会预先铺设水底承压防护管道,然后再将电缆铺设在承压管道中来规避电缆在海底意外受损或者受海水腐蚀的情况,然而水底承压管道长期浸泡在水中,水中的藻类、贝壳类动物容易以承压管道为寄居场所,在贝壳类或者某些具有坚硬外壳的藻类容易在其日常活动中划伤承压管并且其分泌物容易附着在承压管壁上,对承压管造成腐蚀,进而导致承压管体受压能力下降,缩短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管空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管空腔结构的水下承压体,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承压管(1)与固定连接在承压管(1)底部的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呈矩形阵列方式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管(1)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法兰盘(3),且承压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架(4),所述承载架(4)的内腔前后两侧壁共同转动连接有丝杆(5),所述丝杆(5)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清洁组件(6),且丝杆(5)的一端贯穿承载架(4)并固定连接有电动机(7),所述承载架(4)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8),所述水箱(8)的正面、顶部、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进水嘴(9),且水箱(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传动箱(10),所述传动箱(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轮(11),所述蜗轮(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2),所述传动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发电机(13);所述清洁组件(6)包括刮环(601),所述刮环(6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刮刀(602)与两个刷板(603),所述刮刀(602)位于刮环(601)内壁的中间位置,所述刷板(603)对称分布在刮刀(602)的两侧,且刷板(60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刷毛(604),所述刮环(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丝杆套(605),所述丝杆套(605)以螺纹连接方式套设在丝杆(5)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管空腔结构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雅萍喻文杰俞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隧桥波形钢腹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