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的后备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138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的后备保护器,其中,包括壳体以及线圈,壳体内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凹槽,线圈一端位于第一凹槽上,另一端位于第二凹槽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隔离效果好、便于安装固定。便于安装固定。便于安装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固定的后备保护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后备保护器,具体是一种便于固定的后备保护器。

技术介绍

[0002]后备保护器是一种与电涌保护器串联应用的电器件。
[0003]现有的后备保护器包括线圈以及脱扣机构,通过线圈感应过电流,线圈内部的推杆动作,从而实现推杆带动脱扣机构工作,实现了动、静触头的分离效果。
[0004]现有的线圈通常通过一个固定架,从而实现线圈与壳体之间的固定效果,采用此种结构,安装不方便,装配效率低,故急需一款便于安装固定的后备保护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后备保护器。
[0006]本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固定的后备保护器,其中,包括壳体以及线圈,壳体内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凹槽,线圈一端位于第一凹槽上,另一端位于第二凹槽上。
[0007]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直接与壳体连接设置,取消了固定架这个零配件,使得线圈的安装固定更为方便。同时,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限定,使得线圈在安装后,更为牢固。
[0008]其中,壳体内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位于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
[0009]第三凹槽的限定,使得线圈在壳体内的空间利用率增加,防止线圈内部温度过高,将壳体破坏。
[0010]其中,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与壳体连接的支撑筋。
[0011]支撑筋的设置,使得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强度提高。
[0012]其中,线圈上设有引线槽。
[0013]引线槽的设置,使得线圈固定后,线圈上的引线与放电管连接后,引线可以通过引线槽形成固定效果,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拉拽等操作导致引线发生断裂。
[0014]其中,还包括放电管,放电管上设有第一导电件,壳体上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侧面为第一固定槽的部分,第一导电件嵌入至第一固定槽内。
[0015]通过第一固定槽的设置,使得第一导电件的固定效果更佳,防止第一导电件发生晃动。
[0016]其中,第一导电件上设有第一连接凸起,第一连接凸起与线圈一端连接。
[0017]第一连接凸起与线圈连接,此处第一连接凸起的单独设置,使得与线圈之间的连接更为方便,此处优选为焊接连接。线圈并联在放电管的两端上,形成过电流的保护效果,当出现过电流的时候,线圈动作,带动脱扣机构运动,实现脱扣效果。
[0018]其中,第一固定槽上设有定位凸块,第一导电件上设有与定位凸块适配的定位缺
口。
[0019]通过定位凸起的设置,使得第一导电件更好的实现固定效果,防止其左右滑动。
[0020]其中,壳体内设有接线端子,放电管上设有第二导电件,第二导电件与接线端子连接。
[0021]第二导电件直接与接线端子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编织线连接的方式,此种连接方式,安装更为方便,且电气稳定性更高。
[0022]其中,壳体上设有第二固定槽,第二导电件嵌入至第二固定槽内与接线端子连接,第二导电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凸起,第二连接凸起与线圈另一端连接。
[0023]第二固定槽的设置,使得第二导电件在壳体内固定更为牢固,防止第二导电件发生晃动。
[0024]其中,还包括灭弧罩以及隔离件,隔离件位于放电管与灭弧罩之间。
[0025]采用此种结构设置,通过隔离件直接将放电管与灭弧罩形成隔离效果,防止动、静触头产生的电弧影响到放电管的正常使用。
[0026]其中,壳体内设有灭弧腔,灭弧腔内设有定位凸起,灭弧罩与定位凸起相抵固定。
[0027]采用定位凸起的设置,使得灭弧罩更好的实现固定效果,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灭弧罩发生脱落。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
[00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图3的主视图;
[00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第一部件与放电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1:
[0034]参照附图1

5所示,一种便于固定的后备保护器,包括壳体1。
[0035]壳体1包括第一部件2以及第二部件3,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3拼接固定,此处拼接的方式可以为固定柱与固定槽配合,也可以为螺栓固定,也可以为熔接焊。
[0036]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3配合形成一个容纳空腔11,放电管4、灭弧罩5、隔离件6、线圈7、接线端子8、脱扣机构9、手柄10均位于容纳空腔11内。
[0037]放电管4设有第一导电件42以及第二导电件41,第一导电件42与放电管4为一体设置。
[0038]第一导电件42另一端上设有与动触头101配合的静触头102,实现整体电路的电气连接效果。为了更好的实现第一导电件42的固定效果,第一部件2上设有第一固定槽22,第一导电件42部分嵌入至第一固定槽22内,然后延伸至动触头101位置,使得静触头102位于动触头101的运动轨迹上,为了提高静触头102与动触头101的耐电流强度,故静触头102上设有加强部1021,增加静触头102的厚度,提高耐电流强度。
[0039]第一固定槽22与第二固定槽21的区别在于,第二导电件41从上方嵌入至第二固定
槽21内,由于第一导电件42位于放电管4的底面上,故第一固定槽22上设有第一缺口221,第一导电件42通过第一缺口221穿过第一固定槽22,伸出至动触头101的运动轨迹上。
[0040]第一导电件42上设有第一连接凸起421,第一连接凸起421与第一导电件42整体为间隙设置,第一连接凸起421用于与线圈7另一端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凸起421与线圈7另一端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优选为焊锡连接。线圈7两端分别与第二导电件41、第一导电件42连接,从而实现了线圈7与放电管4之间的并联效果。
[0041]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导电件42的固定效果,第一固定槽22内设有定位凸块222,第一导电件42上设有与定位凸起222适配的定位缺口422,当定位凸块222与定位缺口422配合后,第一导电件42无法实现水平左右运动。
[0042]第二导电件41与放电管4同样也为一体设置,即第二导电件41、放电管4以及第一导电件42为一体结构。
[0043]第二导电件41用于与接线端子8连接,此处接线端子8具体是指在输入端上的接线端子8,为了更好的实现第二导电件41的固定效果,第一部件2上设有第二固定槽21,第二导电件41部分嵌入至第二固定槽21内,然后延伸至接线端子8,与接线端子8电气连接。进一步,为了提高第二导电件41的固定效果,故第二固定槽21内可以设置若干个加强筋211,加强筋211与第二导电件41相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固定的后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线圈,壳体内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凹槽,线圈一端位于第一凹槽上,另一端位于第二凹槽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后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位于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后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与壳体连接的支撑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后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线圈上设有引线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后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电管,放电管上设有第一导电件,壳体上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侧面为第一固定槽的部分,第一导电件嵌入至第一固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朋德罗杰董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雷升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