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阶段深孔矿房膏体充填接顶率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798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2
一种提高阶段深孔矿房膏体充填接顶率的装置,属于地下金属矿山充填装置技术领域,用于提高矿房膏体充填接顶率。其技术方案是:凿岩硐室密闭挡墙设置在矿房顶部凿岩硐室与凿岩联巷交叉口,充填管位于凿岩硐室密闭挡墙顶端的中间位置,排气管分别位于充填管的两侧,注浆管分别位于排气管的两侧,充填管的前端伸入凿岩硐室密闭挡墙内空区,充填管的后端与充填主管相连接,排气管和注浆管的前端伸入到凿岩硐室最里端,排气管和注浆管的后端位于凿岩硐室密闭挡墙外部,滤水管预埋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的高度中间位置,滤水管外部安装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以有效改善充填接顶效果,提高膏体充填接顶率,为矿山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保障。高效开采提供保障。高效开采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阶段深孔矿房膏体充填接顶率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大直径深孔凿岩阶段空场嗣后,提高矿房膏体充填接顶率的装置,属于地下金属矿山充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地下金属矿山的生产中,由于膏体填充技术具有充填成本低、可减少大量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进一步保护环境、固结时间短可缩短采场回采周期、最大限度降低采矿贫化率和损失率、控制围岩冒落及地表塌陷的效果显著等特点,因此得到飞速发展。其中的大直径深孔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的采矿方法,将一步采矿房和二步采矿柱间隔布置,先回采一步采矿房,回采结束后进行充填养护,然后再回采二步采矿柱。这种膏体充填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二步采矿柱回采时围岩冒落,还可以有效改善上向充填时作业底板条件和下向充填时作业顶板条件。
[0003]但膏体填充技术在实际充填过程中存在以下难点,造成充填接顶效果较差。首先,由于充填料浆本身具有一定的固结沉降性,导致充填体固结后体积会有一定的收缩和沉降;其次,充填作业前的引路水和作业后的洗管水往往聚积在待充填的矿房空区内无法有效排出;同时由于矿房空场面积较大,充填管路无法布置在矿房空区中央位置,只能尽量布置在凿岩硐室最高点且最多只能伸进矿房空区内2米左右,易形成以充填管下料口为中心的充填面中间高两端低的现象,矿房最里侧空区难以实现接顶。
[0004]受上述因素影响,深孔矿房不能实现较好的充填接顶,接顶率往往不足90%,无法满足安全采矿作业需要,如何提高充填接顶率一直是困扰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难题,因此十分有必要进一步改善充填接顶效果提高充填接顶率,为矿山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阶段深孔矿房膏体充填接顶率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有效改善充填接顶效果,提高矿房充填接顶率,尤其适用于大直径深孔凿岩阶段空场嗣后膏体充填使用,可以为矿山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保障。
[0006]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提高阶段深孔矿房膏体充填接顶率的装置,它包括出矿进路密闭挡墙、凿岩硐室密闭挡墙、充填管、注浆管、排气管、滤水管,出矿进路密闭挡墙设置在矿房底部结构的出矿进路口,凿岩硐室密闭挡墙设置在矿房顶部凿岩硐室与凿岩联巷交叉口,出矿进路密闭挡墙和凿岩硐室密闭挡墙与巷道的顶板和底板紧密贴合,充填管、排气管和注浆管分别预埋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顶端与巷道顶板的连接处,充填管位于凿岩硐室密闭挡墙顶端的中间位置,两个排气管分别位于充填管的两侧,多个注浆管分别位于两个排气管的两侧,充填管的前端伸入凿岩硐室密闭挡墙内空区,充填管的后端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外部与充填主管相连接,排气管和注浆管的前端分别伸入到凿岩硐室最里端,排气管的后端位于凿岩
硐室密闭挡墙外部,注浆管的后端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外部与注浆设备相连接,滤水管预埋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的高度中间位置,滤水管的前端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内空区的长度为300mm或小于300mm,滤水管的后端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外部安装有阀门。
[0008]上述提高阶段深孔矿房膏体充填接顶率的装置,所述凿岩硐室密闭挡墙的厚度500mm

600mm,充填管为直径125mm

165mm的高压钢编胶管,多节充填管采用卡扣方式连接,充填管的前端伸进凿岩硐室密闭挡墙内空区的长度为2米或小于2米。
[0009]上述提高阶段深孔矿房膏体充填接顶率的装置,所述充填管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外部与三通管的前端相连接,三通管的后端通过电动阀门与充填主管相连接,充填主管与充填设备相连接,三通管的侧端通过另一个电动阀门与排水管相连接,排水管与主巷道水沟相连接,电动阀门分别与电动阀门控制装置相连接。
[0010]上述提高阶段深孔矿房膏体充填接顶率的装置,所述排气管为直径100mm

120mm的硬质塑料管,排气管的前端管口呈水平,排气管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内的硐室顶板上,膨胀螺栓的间距为3m

4m。
[0011]上述提高阶段深孔矿房膏体充填接顶率的装置,所述注浆管为直径25mm

35mm的硬质塑料管,6

8条注浆管分别由膨胀螺栓固定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内的硐室顶板和凿岩硐室密闭挡墙外的巷道顶板上,膨胀螺栓的间距为6m

10m。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出矿进路密闭挡墙和凿岩硐室密闭挡墙与巷道的顶板和底板紧密贴合,将整个矿房空区密闭为一个长方形待充填空区,充填作业在矿房空区顶部外侧的凿岩联巷中进行;充填管通过三通与充填主管相连接,可以输送充填料浆,充填管通过三通与排水管相连接,用于充填前引路水及充填后洗管水排放;排气管用于排出充填空区的空气;注浆管用于充填作业完成后进行水泥注浆作业,进一步改善接顶效果;滤水管用于充填体内滤液水及时排出。
[0014]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可以有效改善充填接顶效果,提高膏体充填接顶率,可有效控制二步采矿柱回采时围岩冒落,有效改善上向充填时作业底板条件和下向充填时作业顶板条件,为矿山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保障,尤其适用于大直径深孔凿岩阶段空场嗣后膏体的充填作业。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凿岩硐室密闭挡墙的正面视图。
[0017]图中标记如下:上阶段未开采矿石1、未开采矿柱2、下阶段充填体3、凿岩联巷4、主巷道5、主巷道水沟6、地表充填站控制中心7、待充填矿房空区8、已充填矿房空区9、出矿进路密闭挡墙10、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充填管12、排气管13、注浆管14、滤水管15、阀门16、三通管17、电动阀门18、排水管19、充填主管20、积水坑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技术由出矿进路密闭挡墙10、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充填管12、排气管13、注浆管14、滤水管15、阀门16、三通管17、电动阀门18、排水管19、充填主管20组成。
[0019]图中显示,出矿进路密闭挡墙10设置在矿房底部结构的出矿进路口,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设置在矿房顶部凿岩硐室与凿岩联巷交叉口,即凿岩硐室的入口,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的厚度500mm

600mm。出矿进路密闭挡墙19和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与巷道的顶板和底板紧密贴合,将整个矿房空区密闭为一个长方形待充填空区,充填作业在矿房空区顶部外侧的凿岩联巷4中进行。
[0020]图中显示,充填管12、排气管13和注浆管14分别预埋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顶端与巷道顶板的连接处,充填管12位于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顶端的中间位置,排气管13分别位于充填管12的两侧,注浆管14分别位于排气管13的两侧。
[0021]图中显示,充填管12的前端伸入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内空区,充填管12的后端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外部与充填主管20相连接。充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阶段深孔矿房膏体充填接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出矿进路密闭挡墙(10)、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充填管(12)、排气管(13)、注浆管(14)、滤水管(15),出矿进路密闭挡墙(10)设置在矿房底部结构的出矿进路口,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设置在矿房顶部凿岩硐室与凿岩联巷(4)交叉口,出矿进路密闭挡墙(10)和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与巷道的顶板和底板紧密贴合,充填管(12)、排气管(13)和注浆管(14)分别预埋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顶端与巷道顶板的连接处,充填管(12)位于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顶端的中间位置,两个排气管(13)分别位于充填管(12)的两侧,多个注浆管(14)分别位于两个排气管(13)的两侧,充填管(12)的前端伸入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内空区,充填管(12)的后端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外部与充填主管(20)相连接,排气管(13)和注浆管(14)的前端分别伸入到凿岩硐室最里端,排气管(13)的后端位于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外部,注浆管(14)的后端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外部与注浆设备相连接,滤水管(15)预埋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的高度中间位置,滤水管(15)的前端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内空区的长度为300mm或小于300mm,滤水管(15)的后端在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外部安装有阀门(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阶段深孔矿房膏体充填接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凿岩硐室密闭挡墙(11)的厚度500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杰郭斌路燕泽李胜辉尹爱民王社光王福全王庆刚杨金光耿帅杨志强张素娜于兴社马宁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钢铁集团沙河中关铁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