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站电池安全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796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能源领域中的检测设备,特别是一种储能电站电池安全测试装置。现有储能电池安全性研究中缺少电池结构冲击特性安全研究的专用测试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电站电池安全测试装置,包括一个底座,其上设有用于承载固定电池的支撑组件和对电池施加撞击的试验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限位电池的两组紧固组件,两组紧固组件分设于底座两边;所述试验组件包括竖置底座上的立杆,其上设置可升降的升降杆,升降杆上设有可来回平移并锁定位置的安装台,安装台底面固定一个冲击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储能电池的不同位置进行重复的撞击试验,帮助研究不同冲击强度下的电池特性,对于后续电池安全使用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电站电池安全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能源领域中的检测设备,特别是一种储能电站电池安全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将电大规模储存起来并进行灵活稳定调用一直是电力系统努力的发展方向,当前成熟应用的储能方式是抽水蓄能电站,但受其建设周期长、场地要求高等条件的制约,很难做大面积的推广。目前我国电池储能技术取得一定进展,储能电站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储能,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突发故障时提供备用电源,具有很大的用途。电池储能电站有很多优点,安全性问题对于储能电站十分重要,而且随着电池比能量和比功率的提高,电站发生事故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0003]目前国内外发生了多次储能电站着火事故,严重影响电网及其设备的安全,因此在大规模使用储能电池时必须认真评估其安全性。现有储能电站电池的安全研究虽然较多,但是对电池结构冲击特性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电池在外力撞击情况下的安全性研究,而所述安全性研究需要有对应的测试装置对电池进行撞击测试,当前电池检测领域缺少这类专用的撞击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储能电池安全性研究缺乏撞击测试,尤其是缺少电池结构冲击特性安全研究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电站电池安全测试装置。本技术所述安全测试装置可以对储能电池的不同位置进行重复的撞击试验,帮助研究不同冲击强度下的电池特性,对于后续电池安全使用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储能电站电池安全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底座,其上设有用于承载固定电池的支撑组件和对电池施加撞击的试验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限位电池的两组紧固组件,所述两组紧固组件分设于底座两边,每组紧固组件均包括下座和上压板以及锁紧两者的螺杆与螺母,所述下座和上压板上均设有螺孔,螺杆自上而下穿过上压板和下座后拧入底座上开设的螺纹孔中,螺母套于螺杆上并向下压紧上压板以将电池压紧限位在下座和上压板之间;所述试验组件包括竖置底座上的立杆,其上设置可升降的升降杆,升降杆上设有可来回平移并锁定位置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底面固定一个冲击锤。本技术通过底座上设置的支撑组件和试验组件配合,对电池进行撞击试验,以帮助研究不同冲击强度下的电池特性,为后续电池安全使用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工作时,支撑组件用于将电池限位在底座上,具体是在电池的两边各用一组紧固组件夹紧电池,上压板和下座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抵住电池,螺杆穿过上压板和下座后拧入底座,上压板和螺杆之间、下座和螺杆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锁定,最后装上螺母压紧上压板,将电池夹紧于上压板和下座之间,松开螺母拆下螺杆就能将下座和上压板
从底座取下;试验组件可以控制冲击锤在电池上方不同位置和不同高度落下,实现对电池不同的撞击测试,由于冲击锤固定在安装台底面,而安装台能在升降杆上来回平移,同时升降杆又能在立杆上升降活动,将安装台在升降杆上移动并锁定,抬高升降杆后使其自由下落,冲击锤随之同步掉落撞击电池完成碰撞测试,冲击锤对电池的撞击位置选择可以通过安装台的平移调节实现,冲击锤对电池的撞击力则可以通过升降杆的高度调节实现。
[000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升降杆由一个悬置底座上方且水平延伸的长臂和长臂一端的套环组成,所述套环套置在立杆上,且套环通过活动螺钉锁定于立杆上,所述立杆上沿竖向设置多个匹配活动螺钉的定高孔,所述安装台为一个套接于长臂上的移动框,所述移动框上开孔穿设紧固螺钉,长臂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匹配紧固螺钉的定位孔。升降杆的升降活动和安装台的平移活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使用可靠,其中升降杆由长臂和套环组成,长臂悬置在底座上方套置安装台,以便带冲击锤下落撞击电池,套环套置在立杆上,活动螺钉穿过套环拧入定高孔锁定升降杆于立杆上指定高度,松开活动螺钉升降杆就能自由落下;安装台则是一个移动框套接长臂上,由于长臂上沿长度方向开设多个定位孔,紧固螺钉穿过移动框拧入指定的定位孔就可以将安装台锁定在长臂指定位置,松开紧固螺钉就调节移动框沿长臂来回平移。
[0007]所述长臂的截面呈正方形或矩形,所述移动框内侧形成和长臂截面形状匹配的方孔或矩形孔。通过正方形或矩形截面设计,防止移动框在长臂上自由转动导致冲击锤位置发生改变,避免冲击锤不在移动框的最低位置影响后续撞击测试。
[0008]所述套环内侧围成两端呈半圆状的腰形孔,所述立杆的截面形状和所述腰形孔对应。升降杆上对接立杆的套环内侧围成腰形孔,而且腰形孔两端均为弧形的半圆状,立杆截面形状也与之对应,当活动螺钉松开解锁升降杆时,升降杆可以顺利落下不容易卡住,确保撞击测试顺利进行。
[0009]所述下座一边设有沿下座长度方向延长并向上延伸的竖段,所述竖段与下座为一体结构,所述上压板活动套接在所述竖段上,上压板开设和竖段相配的安装孔。下座通过其上延伸出一体结构的竖段与上压板套接安装,此时竖段和下座形成一个L形截面的构件,上压板其上的安装孔套置在L形的竖段上,上压板在水平面上相对下座的位置保持固定,方便螺杆快捷准确地穿过上压板和下座的螺孔与两者对接安装。
[0010]所述底座两边设置和两个下座位置对应的高台,所述两个下座分设于两个高台上,两个高台之间的底座顶面低于两个高台,所述立杆竖置在两个高台之间的底座顶面。底座两边分设一个高台安装两个下座,进一步抬高两个下座在底座上的高度,并为后续待测试电池安装提供足够空间,立杆则竖置在两个高台之间的底座上。
[0011]本技术通过底座上设置的支撑组件和试验组件配合,可以有选择地对储能电池的不同位置进行重复的撞击试验,帮助研究不同冲击强度下的电池特性,为后续电池安全使用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3]图2: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4]图中:1.底座、101.高台、2.上压板、3.下座、31.竖段、4.螺杆、5.立杆、6.升降杆、
61.套环、62.长臂、7.活动螺钉、8.移动框、9.紧固螺钉、10.定位孔、11.螺母、12.电池、13.冲击锤、14.定高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图1~2所示,一种储能电站电池安全测试装置,包括一个底座1,底座1上设有用于承载固定电池12的支撑组件和对电池施加撞击的试验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限位电池12的两组紧固组件,两组紧固组件分设于底座1两边,每组紧固组件均包括下座3和上压板2以及锁紧两者的螺杆4与螺母11,两组紧固组件结构相同,下面以一组紧固组件为例说明,下座3一边设有沿下座3长度方向延长并向上延伸的竖段31,竖段31与下座3为一体结构,上压板2活动套接在该竖段上,上压板2开设和竖段31相配的安装孔,下座3和上压板2上均设有螺孔,螺杆4自上而下穿过上压板2和下座3后拧入底座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站电池安全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底座(1),其上设有用于承载固定电池的支撑组件和对电池施加撞击的试验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限位电池的两组紧固组件,所述两组紧固组件分设于底座(1)两边,每组紧固组件均包括下座(3)和上压板(2)以及锁紧两者的螺杆(4)与螺母(11),所述下座(3)和上压板(2)上均设有螺孔,螺杆(4)自上而下穿过上压板(2)和下座(3)后拧入底座(1)上开设的螺纹孔中,螺母(11)套于螺杆(4)上并向下压紧上压板(2)以将电池压紧限位在下座(3)和上压板(2)之间;所述试验组件包括竖置底座(1)上的立杆(5),其上设置可升降的升降杆(6),升降杆(6)上设有可来回平移并锁定位置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底面固定一个冲击锤(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站电池安全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杆(6)由一个悬置底座(1)上方且水平延伸的长臂(62)和长臂(62)一端的套环(61)组成,所述套环(61)套置在立杆(5)上,且套环(61)通过活动螺钉(7)锁定于立杆(5)上,所述立杆(5)上沿竖向设置多个匹配活动螺钉(7)的定高孔(14),所述安装台为一个套接于长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光耀王在华吴文健吕洪坤顾正皓包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