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795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包括密封夹和消毒瓶,密封夹上设有消毒瓶固定器和钛接头固定器,消毒瓶固定器内设有导管的通过孔,钛接头固定器内部设有钛接头的通过孔,消毒瓶固定器的一端与密封夹连接,消毒瓶固定器的另一端与钛接头固定器连接,消毒瓶固定器的外侧壁设有螺纹,消毒瓶的瓶口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钛接头消毒不便、消毒过程浪费药品和耗材的问题。达到的技术效果为:可有效避免消毒过程中手部接触钛接头造成污染,能够方便的将密封夹内固定的钛接头伸入消毒瓶中进行消毒,不用在消毒过程中扶着消毒瓶,消毒操作更加方便。消毒操作更加方便。消毒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因其具有保护残余肾功能、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特点,其临床应用逐年增长。然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0003]腹膜透析导管是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所用的永久留置性通路,由腹透导管体外段、钛接头及外接短管三部分组成。定期更换腹膜透析外接短管是预防腹膜炎的重要手段。腹膜透析操作规程规定外接短管每6个月更换一次,更换短管的同时,需对钛接头进行浸泡消毒,其目的是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
[0004]传统的腹透导管钛接头消毒方式是先用蓝夹子夹闭腹透导管体外段,换下外接短管,使用传统碘液瓶对钛接头进行浸泡消毒。在消毒的15

20min内需患者长时间保持同一位置握持消毒瓶,整个过程中钛接头需完全被浸泡在碘伏消毒液面以下,钛接头不可露出消毒液面,更换短管整个过程中手及消毒瓶口不可触及钛接头。消毒完成后撤去消毒瓶,用无菌纱布垫着手指持钛接头更换新的外接短管。现有的腹透导管钛接头消毒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0005]1、现有钛接头消毒方式简陋,感染风险高。由于常规的碘伏消毒液瓶在结构上没有设置密封结构,在腹透管体外段和钛接头浸泡消毒的过程中,稍不注意易致钛接头碰触消毒瓶口或露出消毒液面甚至是消毒液的翻洒,由此导致的钛接头消毒不彻底,增加腹膜炎发生的几率
[0006]2、现有钛接头消毒方式为患者造成极大不便。腹透管更换消毒过程需要用时15

20min,时间较长,因为碘伏消毒液瓶没有固定装置,需要患者在整个消毒过程中自行持握碘伏消毒液瓶,患者需要稳定维持30min半坐卧位姿势,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及长期卧床体弱病人来说极其不便,稍有不慎轻则钛接头消毒不彻底,重则碘伏瓶翻洒消毒失败。
[0007]3、现有钛接头消毒方式造成极大医疗人力资源浪费。消毒过程患者需要维持腹透导管体外段钛接头在碘液中浸泡的恰当高度,消毒结束后需要医护人员使用无菌纱布夹垫手持钛接头进行更换外接短管的操作,整个消毒换管过程不够清洁和方便,对消毒过程的无菌操作水平和操作无菌环境的要求高。为了避免消毒的不彻底而产生严重后果,患者通常不得不到医院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全程协助和观察,造成了极大的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为患者增添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0008]4、现有钛接头消毒方式造成医疗卫生药品的浪费。钛接头的消毒需要碘伏液浸泡实现,因为临床应用中直接用整瓶的碘伏消毒液瓶,导致碘伏液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0009]5、现有钛接头的消毒方式缩短了腹透导管体外段的使用寿命,造成了医疗耗材的浪费。消毒过程中,腹透管体外段靠近钛接头部位往往接触到碘伏消毒液,容易对腹透管造成损伤,从而造成腹透管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此,本技术提供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钛接头消毒不便、消毒过程浪费药品和耗材的问题。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包括密封夹和消毒瓶,所述密封夹上设有消毒瓶固定器和钛接头固定器,所述消毒瓶固定器内设有导管的通过孔,所述钛接头固定器内部设有钛接头的通过孔,所述消毒瓶固定器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夹连接,所述消毒瓶固定器的另一端与所述钛接头固定器连接,所述消毒瓶固定器的外侧壁设有螺纹,所述消毒瓶的瓶口内侧壁设有内螺纹。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夹包括上管路夹和下管路夹,所述上管路夹的一端和所述下管路夹的一端转动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消毒瓶固定器包括上消毒瓶固定器和下消毒瓶固定器,所述钛接头固定器包括上钛接头固定器和下钛接头固定器,所述上消毒瓶固定器和所述上钛接头固定器均设置在所述上管路夹上,所述下消毒瓶固定器和所述下钛接头固定器均设置在所述下管路夹上。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为环形,所述密封垫圈设置在所述消毒瓶固定器与所述密封夹连接处。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钛接头固定器内侧表面。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三角沟槽,所述三角沟槽包括多个凸起和凹槽,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均为三棱柱形。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沟槽设置在所述上管路夹、所述下管路夹彼此相抵接的表面。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卡持脚,所述卡持脚设置在所述下管路夹远离所述下管路夹连接所述上管路夹的一端,所述卡持脚用于将所述上管路夹和所述下管路夹卡接固定。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封口膜,所述消毒瓶内设有消毒液,所述封口膜设置在所述消毒瓶的瓶口。
[0021]进一步地,所述封口膜设有手撕部位,所述封口膜粘接在所述消毒瓶的瓶口。
[0022]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密封夹和消毒瓶,密封夹上设有消毒瓶固定器和钛接头固定器,消毒瓶固定器内设有导管的通过孔,钛接头固定器内部设有钛接头的通过孔,可方便快捷的固定夹持导管和钛接头,避免消毒过程中手部接触钛接头造成污染;消毒瓶固定器的外侧壁设有螺纹,消毒瓶的瓶口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消毒瓶固定器与消毒瓶之间能够方便的进行连接固定,可方便的将密封夹内固定的钛接头伸入消毒瓶中进行消毒,不用在消毒过程中扶着消毒瓶,消毒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4]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
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5]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的安全密封夹的第一视角视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的安全密封夹的第二视角视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的安全密封夹的第三视角视图。
[0029]图5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的安全密封夹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上管路夹,101、上消毒瓶固定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夹和消毒瓶(3),所述密封夹上设有消毒瓶固定器和钛接头固定器,所述消毒瓶固定器内设有导管(6)的通过孔,所述钛接头固定器内部设有钛接头(5)的通过孔,所述消毒瓶固定器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夹连接,所述消毒瓶固定器的另一端与所述钛接头固定器连接,所述消毒瓶固定器的外侧壁设有螺纹,所述消毒瓶(3)的瓶口内侧壁设有内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夹包括上管路夹(1)和下管路夹(2),所述上管路夹(1)的一端和所述下管路夹(2)的一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瓶固定器包括上消毒瓶固定器(101)和下消毒瓶固定器(201),所述钛接头固定器包括上钛接头固定器(102)和下钛接头固定器(202),所述上消毒瓶固定器(101)和所述上钛接头固定器(102)均设置在所述上管路夹(1)上,所述下消毒瓶固定器(201)和所述下钛接头固定器(202)均设置在所述下管路夹(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膜透析换管消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垫圈(4),所述密封垫圈(4)为环形,所述密封垫圈(4)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武陈开颜赵玖璐曾靖然李泽群陈昊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