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科术后塑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791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塑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乳腺科术后塑形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调节扣、塑形罩和限位带,所述装置主体中央均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圆周位置均设置有纽扣,所述装置主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约束带,所述装置主体顶部设置有背带,采用可拆卸的塑形罩,方便对术后的伤口进行护理,减少了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将装置整个脱下的繁琐步骤,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使用,同时减轻病人的负担,避免在脱下的过程中扯到伤口,在塑形罩上设置气囊,对胸部进行支撑,提高塑形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在塑形罩上开设均匀分布的气孔,方便换气,避免在炎热夏天佩戴时患者胸部出汗流到伤口处引起疼痛。处引起疼痛。处引起疼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腺科术后塑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塑形装置
,具体为一种乳腺科术后塑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外科手术后为保证手术部位的外形及止血常常会对手术部位进行塑形和压迫,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生理曲线或者凹陷的部位,比如乳腺和腋窝,塑形的目的是为了矫正手术对该部位的外形造成的损伤,压迫则是为了局部止血同时可以促进该手术部位的尽快愈合。
[0003]现有的乳腺科术后塑形装置在使用时,不方便对术后的伤口进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将装置整个脱下,步骤繁琐,不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使用,在脱下的过程中扯到伤口增加病人的负担,补方便换气,在炎热夏天佩戴时患者胸部出汗流到伤口处引起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乳腺科术后塑形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乳腺科术后塑形装置,采用可拆卸的塑形罩,方便对术后的伤口进行护理,减少了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将装置整个脱下的繁琐步骤,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使用,同时减轻病人的负担,避免在脱下的过程中扯到伤口,在塑形罩上设置气囊,对胸部进行支撑,提高塑形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在塑形罩上开设均匀分布的气孔,方便换气,避免在炎热夏天佩戴时患者胸部出汗流到伤口处引起疼痛。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乳腺科术后塑形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调节扣、塑形罩和限位带,所述装置主体中央均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圆周位置均设置有纽扣,所述装置主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约束带,所述装置主体顶部设置有背带,所述背带上设置调节扣,所述空腔上设置塑形罩,所述塑形罩上设置有弧形分布的气囊,所述塑形罩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气孔,所述塑形罩外侧设置有与纽扣配合的挂绳,所述塑形罩内侧设置均匀分布的限位带。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乳腺科术后塑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约束带与背带均采用弹性带。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乳腺科术后塑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纽扣在空腔圆周位置均匀分布,所述纽扣上设置有防滑凸纹。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乳腺科术后塑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塑形罩采用棉布制成,所述气囊填充在塑形罩夹层内部。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乳腺科术后塑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带为缝合的针线带,所述限位带内部填充有硅胶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可拆卸的塑形罩,方便对术后的伤口进行护理,减少了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将装置整个脱下的繁琐步骤,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使用,同时减轻病人的负担,避免在脱下的过程中扯到伤口,在塑形罩上设置气囊,对胸部进行支撑,提高塑形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在塑形罩上开设均匀分布的气孔,方便换气,避免在炎热夏天佩戴时患者胸部出汗流到伤口处引起疼痛,利用限位带对患者术后伤口处的纱布进行限位,避免患者在运动过程中纱布错位。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塑形罩内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00装置主体、110空腔、120纽扣、130约束带、140背带、200调节扣、300塑形罩、310气囊、320气孔、330挂绳、400限位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0]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2]本技术提供一种乳腺科术后塑形装置,采用可拆卸的塑形罩,方便对术后的伤口进行护理,减少了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将装置整个脱下的繁琐步骤,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使用,同时减轻病人的负担,避免在脱下的过程中扯到伤口,在塑形罩上设置气囊,对胸部进行支撑,提高塑形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在塑形罩上开设均匀分布的气孔,方便换气,避免在炎热夏天佩戴时患者胸部出汗流到伤口处引起疼痛,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装置主体100、调节扣200、塑形罩300和限位带400;
[0023]请再次参阅图1,装置主体100上设置空腔110、纽扣120、约束带130和背带140,具体的,装置主体100中央均开设空腔110,空腔110圆周位置均安装纽扣120,装置主体100左
右两侧均连接约束带130,装置主体100顶部连接背带140,空腔110用于放置患者胸部,利用纽扣120将塑形罩300安装到装置主体100上,患者通过约束带130和背带140将装置穿戴在身上。
[0024]请再次参阅图1,背带140上设置调节扣200,利用调节扣200调节背带140的使用长度,方便患者使用。
[0025]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塑形罩300上设置气囊310、气孔320和挂绳330,具体的,空腔110上设置塑形罩300,塑形罩300上设置有弧形分布的气囊310,塑形罩300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气孔320,塑形罩300外侧设置有与纽扣120配合的挂绳330,塑形罩300通过挂绳330安装在装置主体100的纽扣120上,利用塑形罩300对空腔110内患者的胸部进行包裹,对患者胸部进行塑形与保护,通过气孔320进行换气,避免在炎热夏天佩戴时患者胸部出汗流到伤口处引起疼痛,气囊310设置在塑形罩300夹层内部,利用气囊310对胸部进行支撑,提高塑形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
[0026]请再次参阅图2,塑形罩300内侧设置均匀分布的限位带400,利用限位带400对患者术后伤口处的纱布进行限位,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科术后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00)、调节扣(200)、塑形罩(300)和限位带(400),所述装置主体(100)中央均设置有空腔(110),所述空腔(110)圆周位置均设置有纽扣(120),所述装置主体(100)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约束带(130),所述装置主体(100)顶部设置有背带(140),所述背带(140)上设置调节扣(200),所述空腔(110)上设置塑形罩(300),所述塑形罩(300)上设置有弧形分布的气囊(310),所述塑形罩(300)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气孔(320),所述塑形罩(300)外侧设置有与纽扣(120)配合的挂绳(330),所述塑形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