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动力化的空心螺钉及其配套的螺丝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898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动力化的空心螺钉及其配套的螺丝刀,该空心螺钉包括通过空心的第一部件连接的空心的第一螺钉和空心的第二螺钉;还包括空心的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配合将第一螺钉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二螺钉的第二端内;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同轴设置;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第一端均设置有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动力化的空心螺钉及其配套的螺丝刀在患者骨折有愈合迹象但骨折间隙仍然存在时,可通过螺丝刀拆除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连接装置,使第一螺钉与第二螺钉能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相对的移动,在患者肢体活动时产生动力化的效果,提升空心螺钉治疗骨折的治愈率。提升空心螺钉治疗骨折的治愈率。提升空心螺钉治疗骨折的治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动力化的空心螺钉及其配套的螺丝刀


[0001]本技术涉及空心螺钉
,尤其涉及一种可动力化的空心螺钉及其配套的螺丝刀。

技术介绍

[0002]在当前的骨科临床治疗中,对于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常使用内固定治疗,具体方法为采用平行的三枚空心钉固定,呈等腰三角形排列的内固定方式,能够使股骨颈骨折端保持相对稳定。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优点有创伤小,可以经过皮肤直接操作,手术操作难度较小,固定效果肯定。同时由于空心结构能够显著降低关节腔内压力,并具有动力加压作用,有利于骨折顺利愈合。
[0003]目前的内固定治疗仍有不足,有部分病人在植入空心钉6个月后,X线显示股骨颈骨折的断端还存在一定的间隙,骨折尚没有完全愈合。动力化是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方法,因此,需要一种在植入之后,可进行操作使其能在一定范围内伸缩的空心钉,以促进骨折断端完全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当骨折愈合不完善时,可在一定距离内伸缩的可动力化的空心螺钉及其配套的螺丝刀。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动力化的空心螺钉,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空心的第一部件(3)连接的空心的第一螺钉(1)和空心的第二螺钉(2);所述第一螺钉(1)的第一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钉(1)上的其他部分的卡合部,所述第一螺钉(1)的第一端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12);所述第一螺钉(1)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一钻骨螺纹(11);所述第二螺钉(2)的内径与所述第一螺钉(1)的第一端的直径匹配,且所述第二螺钉(2)的第二端内设置有限位部件(21),用以限制所述第一螺钉(1)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二螺钉(2)内的活动距离;所述第二螺钉(2)外设置有第二钻骨螺纹(26);所述第二螺钉(2)的内壁设置有方向相同的第二内螺纹(22)、第三内螺纹(23)和第四内螺纹(24);所述第一部件(3)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12)匹配的第一外螺纹(31),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22)匹配的第二外螺纹(32);所述空心螺钉还包括空心的第二部件(4),所述第二部件(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内螺纹(23)匹配的第三外螺纹(41);所述第一部件(3)和所述第二部件(4)配合将所述第一螺钉(1)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螺钉(2)的第二端内;所述第一螺钉(1)、第二螺钉(2)、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均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螺钉(1)、第二螺钉(2)、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的第一端均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内螺纹(12)、第二内螺纹(22)、第三内螺纹(23)和第四内螺纹(24)的螺距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2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螺钉(2)第二端内壁的两个环状的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卡合部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钉(2)的第一端设置有加压部件(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关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