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CB板切割加工的治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89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0
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PCB板切割加工的治具结构,涉及PCB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该用于PCB板切割加工的治具结构,包括支架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位于支架的内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置物槽,所述支架的上表面通过U形板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贯穿支架并延伸至支架的内部,所述电动推杆输出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刀片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架、电动推杆、第一齿轮、第一锥齿轮和弧形槽,解决了目前常用的切割黏合片的方式是利用人工将黏合片放入切割台上,对准切割台边缘,切割完成需要人工拿取收集,由于黏合片薄且拿取空间小,不仅不利于操作而且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PCB板切割加工的治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PCB板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PCB板切割加工的治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PCB线路板是电子设备最主要的硬件之一,是各类电子各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高,通过一系列检查、测试和老化实验等可保证PCB板可长时间工作,PCB制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铜片和纤维材料的黏合片。
[0003]目前常用的切割黏合片的方式是利用人工将黏合片放入切割台上,对准切割台边缘,切割完成需要人工拿取收集,由于黏合片薄且拿取空间小,不仅不利于操作而且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PCB板切割加工的治具结构,具备便于拿取和收集黏合片,工作效率高的优点,以解决目前常用的切割黏合片的方式是利用人工将黏合片放入切割台上,对准切割台边缘,切割完成需要人工拿取收集由于黏合片薄且拿取空间小,不仅不利于操作而且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便于拿取和收集黏合片,工作效率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PCB板切割加工的治具结构,包括支架(1)和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位于支架(1)的内部,所述工作台(2)的上表面开设有置物槽(3),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通过U形板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4),所述电动推杆(4)的底部固定贯穿支架(1)并延伸至支架(1)的内部,所述电动推杆(4)输出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刀片组件(5),所述刀片组件(5)的右侧设置有出料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PCB板切割加工的治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6)包括两个第一齿轮(601),所述刀片组件(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齿条(602),所述工作台(2)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长槽(603)和第二长槽(604),所述第一长槽(603)位于第二长槽(604)的右侧,所述齿条(602)的表面与第一长槽(603)的内壁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齿轮(601)分别位于第一长槽(603)和第二长槽(604)的内部,所述齿条(602)与第一齿轮(601)啮合,两个所述第一齿轮(60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圆杆(605),两个所述圆杆(605)的背离端分别与第一长槽(603)和第二长槽(604)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长槽(603)内壁的左侧开设有通槽(606),所述第一长槽(603)和第二长槽(604)的内部均与通槽(606)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圆杆(605)的相对端分别活动贯穿第一长槽(603)和第二长槽(604)并均延伸至通槽(606)的内部,两个所述圆杆(605)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607),所述通槽(60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锥齿轮(608),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608)分别与两个第一锥齿轮(607)啮合,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608)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转杆(609),两个所述转杆(609)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610)和第一弧形齿片(611),所述第二长槽(604)的内壁通过圆轴活动连接有第三齿轮(612),所述第三齿轮(612)位于第一齿轮(6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桂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讯达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