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工具座舱负压隔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778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8
一种交通工具座舱负压隔离系统,包括高压气幕送风子系统和负压集气排风子系统;高压气幕送风子系统可设于座舱天花板中,包括高压气幕送风管路、高压气幕供气口以及增压风机;高压气幕送风管路一侧连接于交通工具空气分配系统的主送风管路,高压气幕供气口设于高压气幕送风管路的另一侧,所送出的气流形成自上而下的气幕以形成一隔离区;负压集气排风子系统可设于座舱地板下方,包括负压集气箱、排风管路、排风口、排气门,排风管路一侧连接于负压集气箱,另一侧连接于排气门;排风口设于负压集气箱的顶部;负压集气箱设于气幕隔离区对应的区域上。藉由该系统,可形成气幕隔离区以降低传染风险,且可与原有通风系统连接,实现在平疫不同情况下的转换。疫不同情况下的转换。疫不同情况下的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工具座舱负压隔离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具的空气调节系统,尤其是涉及在例如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座舱内提供防污染隔离空间的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交通工具,如以民用飞机为例,其空气分配系统通常采用客舱顶部送风、下部排风的通风方式。为降低发动机供气量,飞机通常会配备再循环系统,即部分客舱排气经过再循环系统过滤后重新返回客舱参与空气循环。同时,现有飞机座舱虽划分为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等不同等级,不同等级舱之间均采用单独供气及排气,但在整个飞机客舱中,不同等级舱之间仅使用布帘遮挡,无法阻止空气在各个舱间的相互流动,即无法做到各个舱间供/排气系统的相互独立。而同一等级的座舱不同座位间的气体流动更是无法避免。
[0003]飞机是极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再循环系统广泛受到了乘客的诟病,尤其是在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期间更是令乘客感到不安。再循环系统中虽布置有再循环过滤器,能够实现对空气中细菌、病毒等的过滤,但对其过滤效果不确定的担心限制了广大乘客在疫情期间选择乘坐飞机出行。此外,由于飞机座舱不同座位间距较小,乘客对座位周围其他乘客的健康情况未知,而且座位间空气流动剧烈,这些因素均是疫情期间对乘客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的因素。
[0004]再如火车、公共巴士等也是人们出行经常选择的交通工具,但同样也由于座舱空间较为局促,往往都存在空气调节系统不能满足卫生防疫要求的问题,因此也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现有的空气调节系统应对突发卫生防疫要求的措施。
[0005]众所周知地,为了在局部空间中提供防污染环境,或者为防止被污染的空气外泄,现有技术已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装置。例如,现有技术CN112407291A涉及一种基于飞行交通工具的智能出行防护方法及其系统,包括安全防护装置、区域防护装置以及控制器模块。此现有技术的方法和系统通过控制器模块检测座椅上方人员体温;经过识别,确定是否弹出气囊组笼罩下方人体及座椅;气囊一旦弹出后,控制器模块进行负压控制,使得气囊罩内形成隔离空间并进行通风换气;因此该现有技术的方法和系统需要借助气囊形成实体隔离空间,故需要额外的安装空间并且要求气囊弹出可靠,且不能去除该隔离空间中产生污染物。
[0006]另外,现有技术CN202010445822.6涉及室内负压控制方法、终端、负压隔离诊室,其中该方法包括1.压力传感器识别室内气压;2.识别气压值与预设气压值比较;3.根据比较结果调节进风量及排气量,维持目标区域负压,其主要在于负压控制方法,即通过压力传感器系统获取室内区域的室内气压值,之后识别室内压力与预设值区别,进而控制排气量。该现有技术应用于封闭的建筑物室内隔离场所实现负压控制,而并不涉及如何将其与建筑物现有通风系统联动使用。
[0007]再有,现有技术JP1996-337295涉及一种负压型室内烟雾分离机构和一种飞机中的吸烟室。该吸烟室由三侧气幕与内部壁组成,三侧出风口向下形成气幕,隔离吸烟室与客
舱;排气口设置在天花板上方,通过强制排风,形成吸烟室内的负压环境。该现有技术是利用机上空间和气幕在飞机部分区域形成负压吸烟室,在吸烟室内部形成漩涡,气流组织为两边进气,中部向上抽气。然而,该现有技术仅在部分区域布置管路,而并非设置机上整体送排风隔离系统,且需要卷吸吸烟室两侧区域的空气,并不能实现区域之间的送排风隔离。
[0008]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能够同时满足疫情期间及正常运营需求的交通工具座舱通风系统,尤其是需要对现有飞机、火车、巴士等的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优化,以最小的设计改动实现座舱通风系统的平疫结合,即在疫情期间,实现对部分乘客的局部隔离,防止病原外泄,满足座舱的隔离需求;在正常运营时,通过通风模式切换,满足座舱的正常运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交通工具座舱负压隔离系统,在发现登机乘客患有呼吸道传染病时,可将其安置在特定区域内,降低传染他人的风险;而且该系统可与飞机原有通风系统连接,可实现在平疫两种不同情况下的转换。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座舱负压隔离系统,该系统包括高压气幕送风子系统和负压集气排风子系统;其中:
[0011]所述高压气幕送风子系统可设于交通工具座舱天花板中,包括高压气幕送风管路、高压气幕供气口以及增压风机,所述增压风机设置于所述高压气幕送风管路上以增大气流的压头;其中,所述高压气幕送风管路一侧连接于交通工具空气分配系统的主送风管路,所述高压气幕供气口设于所述高压气幕送风管路的另一侧,由所述高压气幕供气口所送出的气流形成自上而下的气幕以形成一隔离区;所述负压集气排风子系统可设于交通工具座舱地板下方,包括负压集气箱、排风管路、排风口、排气门,其中所述排风管路一侧连接于所述负压集气箱,另一侧连接于所述排气门;所述排风口设于所述负压集气箱的顶部;其中,所述负压集气箱设于由所述高压气幕供气口所形成的所述气幕隔离区对应的区域上。
[0012]藉由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方案,包括高压气幕送风和负压集气排风两个子系统,分别与交通工具,例如飞机原有通风系统中的空气分配系统连接,在高压气幕送风管路上设置增压风机以在所述高压气幕供气口可形成高速气流。同时,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其通常是座舱顶部供气,向下方排气,如飞机由位于地板处的排气口排入地板下区域。同时,飞机会在机腹处布置排气活门,排气活门与外界大气相通。在飞行时,此处压力与外界环境相同,飞机地板下区域较座舱区域而言,本身就是一个相对负压区;藉由同样的原因,在火车、巴士高速运行时,亦会在座舱与地板下区域中形成相对负压区。因此,本专利技术有利于在现有交通工具上,如飞机上实现,一旦发现登机乘客患有流行性呼吸道传染病时,可将其安置在特定区域内,降低传染他人的风险,从而实现平疫应用情况的转换。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高压气幕送风子系统还包括直流供气口,所述直流供气口可与交通工具空气分配系统的送风支管相连且位于座舱上方以直接为由所述高压气幕供气口所形成的所述气幕隔离区内供气。
[0014]藉由以上直流供气口与交通工具空气分配系统的送风支管相连且位于座舱上方,可为气幕隔离区内的人员提供足量空气,且由于位于座舱顶部,因此可营造自上而下的直流环境。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直流供气口是交通工具座舱供气风口。
[0016]藉由直流供气口利用原交通工具座舱供气风口,可以简化设置。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直流供气口是多风口阵列形式。
[0018]藉由将直流供气口布置为多风口阵列形式,可以获得较好的送风均匀性。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高压气幕送风子系统还包括关断活门,所述关断活门设置于所述高压气幕送风管路上以控制其与交通工具空气分配系统的主送风管的连通。
[0020]藉由关断活门设置于高压气幕送风管路上,当关断活门打开时,气流从交通工具空气分配系统的主送风管连通,气流从主送风管路输送到高压气幕送风管路,从而可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工具座舱负压隔离系统,该系统包括高压气幕送风子系统和负压集气排风子系统;其中:所述高压气幕送风子系统可设于交通工具座舱天花板中,包括高压气幕送风管路、高压气幕供气口以及增压风机,所述增压风机设置于所述高压气幕送风管路上以增大气流的压头;其中,所述高压气幕送风管路一侧连接于交通工具空气分配系统的主送风管路,所述高压气幕供气口设于所述高压气幕送风管路的另一侧,由所述高压气幕供气口所送出的气流形成自上而下的气幕以形成一隔离区;所述负压集气排风子系统可设于交通工具座舱地板下方,包括负压集气箱、排风管路、排风口、排气门,其中所述排风管路一侧连接于所述负压集气箱,另一侧连接于所述排气门;所述排风口设于所述负压集气箱的顶部;其中,所述负压集气箱设于由所述高压气幕供气口所形成的所述气幕隔离区对应的区域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舱负压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幕送风子系统还包括关断活门,所述关断活门设置于所述高压气幕送风管路上以控制其与交通工具空气分配系统的主送风管的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座舱负压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风机可设置为与所述关断活门联动的,当所述关断活门打开时,所述增压风机工作,当所述关断活门关闭时,所述增压风机不启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舱负压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幕供气口设于交通工具座舱天花板上,具有槽缝状或孔形阵列排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舱负压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幕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祎张絮涵刘毓迪吴成云潘舜智孙静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