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耳菌包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777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耳菌包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操作:将基质投入料斗内,通过螺杆挤出机构将基质从出料管挤出从而进入套设在出料管上的料袋内,将装料后得到的料包从出料管外端移走并调整成竖直布置的姿态转至扎口机构的下方进行扎口和打孔,将扎口和打孔后料包送至插管机构的下侧进行插管,插管后即可获得所需的木耳菌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方案,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木耳菌包,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耳菌包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木耳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耳菌包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木耳菌包生产大多为人工进行填装或采用半自动化机械进行填装,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出来的菌包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为可靠的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耳菌包的生产方法,其可以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5]一种木耳菌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将基质投入料斗内,通过螺杆挤出机构将基质从出料管挤出从而进入套设在出料管上的料袋内,将装料后得到的料包从出料管外端移走并调整成竖直布置的姿态转至扎口机构的下方进行扎口和打孔,将扎口和打孔后料包送至插管机构的下侧进行插管,插管后即可获得所需的木耳菌包。
[0006]具体的,通过料斗内设置的第一、二细化部对投入料斗内的基质进行混匀和打碎。
[0007]采用两闭合的半圆槽形接料件组成的接料管将料包从出料管外端移走,打开两半圆槽形接料件使得料包落至下方横状布置的半圆槽形调姿件上,调整半圆槽形调姿件进行翻转使得料包滑落至下方的承接段并转变成竖状布置,然后通过推料件推动料包在送料槽内进行移动。
[0008]调整轮臂翻转使得扎口轮向靠近插杆一侧移动、插杆下移,调节装配套进行转动,使得扎口轮对料包的袋口的进行扎口,扎口时扎口轮夹紧袋口包裹在第一插杆段上,袋口包裹好后调整装配套停止转动、轮臂下端向外翻转,继续下移插杆使得第二插杆段的局部插入料包内,然后将插杆从料包内完全处抽出,形成装配接种管的插孔。
[0009]采用振动筛对接种管进行排列上料,采用导管槽对接种管进行导送,在导管槽的卸料端设置两个存料刷,通过两存料刷上的刷毛对接种管进行临时抬撑,从接种管的上侧下压刷毛上临时存放的接种管,使得接种管插设装配至下方的料包上开设的插孔内。
[0010]通过对半圆槽形接料件上设置滚轮进行抬升使得两半圆槽形接料件进行打开卸料。
[0011]先将料袋的袋口打开,然后将料袋的袋口调整成圆形,随后将料袋套设在出料管上进行填充装料。
[0012]通过调节两个开袋夹块夹紧料袋的袋口,调节开袋充排气组件对料袋的两袋面进行吸附,然后调节两开袋夹块相互远离从而打开料袋的袋口。
[0013]将调形部插入打开的袋口内,然后调节调形部的外轮廓进行外扩或膨胀,使得袋口的形状变为圆形并套设在调形部上,同时调节开袋充排气组件进行充气使得料袋的袋面和开袋夹块相分离。
[0014]调整调形部进行移动,使得调形部移至两套袋夹块之间,调整两套袋夹块相互靠近对料袋的袋口进行夹持,调整套袋充排气组件进行抽气,从而使得料袋口部的袋面吸附在弧形面上,调整调节部的外轮廓进行回缩或收缩,将调形部从袋口内移走,然后移动两套袋夹块移动使得料袋套设在出料管上。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方案,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木耳菌包,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木耳菌包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部分机壳去除);
[0017]图2为图1的主视图;
[0018]图3为木耳菌包自动化装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自动套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5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5的主视图;
[0023]图8为第一、二细化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扎口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0025]附图标号和部件对应关系如下:
[0026]01

机架、02

第一驱动电机、03

第二驱动电机、11

料斗、12

螺杆挤出机构、13

出料管、14

第一细化轴、151

第一杆段、152

第二杆段、153

第三杆段、154

第四杆段、155

第五杆段、16

第二细化轴、17

弧形杆体、21

半圆槽型接料件、22

开管滚轮、23

接料滑座、24

半圆槽形调姿件、25

推料件、26

推料滑座、27

抬升杆、28

抬撑件、31

平移传动链、32

过渡传动链、33

第一偏心轴、34

拉杆、35

第一连杆、36

第二偏心轴、37

第二连杆、38

传动杆件、381

第五轴体,391

支杆、392

第三连杆、41

送料槽、42

毛刷件、43

扎口轮、44

存料刷、45

导管槽、46

振动筛、47

插杆、471

第一插杆段、472

第二插杆段、51

储袋槽、52

送袋输送带、521

送袋驱动电机、53

取袋板、531

取袋升降气缸,532

取袋平移气缸、54

开袋夹块、541

开袋升降气缸、55

套袋夹块、551

套袋夹紧气缸、552

套袋升降支架、553

套袋活动架、554

套袋升降调节气缸、555

套袋平移气缸、56

调形部、561

调形气缸、562

调形平移气缸、61

轮臂、62

装配套、63

活动套、64

升降套、65

调轮连杆、66

装配管、67

齿轮、68

第一升降调节件、69

第二升降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耳菌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将基质投入料斗内,通过螺杆挤出机构将基质从出料管挤出从而进入套设在出料管上的料袋内,将装料后得到的料包从出料管外端移走并调整成竖直布置的姿态转至扎口机构的下方进行扎口和打孔,将扎口和打孔后料包送至插管机构的下侧进行插管,插管后即可获得所需的木耳菌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耳菌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料斗内设置的第一、二细化部对投入料斗内的基质进行混匀和打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耳菌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闭合的半圆槽形接料件组成的接料管将料包从出料管外端移走,打开两半圆槽形接料件使得料包落至下方横状布置的半圆槽形调姿件上,调整半圆槽形调姿件进行翻转使得料包滑落至下方的承接段并转变成竖状布置,然后通过推料件推动料包在送料槽内进行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耳菌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轮臂翻转使得扎口轮向靠近插杆一侧移动、插杆下移,调节装配套进行转动,使得扎口轮对料包的袋口的进行扎口,扎口时扎口轮夹紧袋口包裹在第一插杆段上,袋口包裹好后调整装配套停止转动、轮臂下端向外翻转,继续下移插杆使得第二插杆段的局部插入料包内,然后将插杆从料包内完全处抽出,形成装配接种管的插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耳菌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振动筛对接种管进行排列上料,采用导管槽对接种管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松青韩晓晴胡鹏飞储亮亮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岳西县思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