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参菌菌棒填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578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参菌菌棒填充装置,其包括基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填充管,所述基座上还安装有位于所述填充管下方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一端与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支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其中所述支座位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进料斗的一端并与所述填充管正对;所述导料板的上板面上沿其纵深凹陷设置有位于所述填充管正下方的弧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导料板并在导料板上开设了供外袋退出时移动的弧形槽,避免了人工托举,同时使得菌棒(即填充基质后的外袋)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弯曲,从而保证了菌棒的填充质量。了菌棒的填充质量。了菌棒的填充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参菌菌棒填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白参菌生产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白参菌菌棒填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白参菌生产过程中,菌棒填充至关重要。菌棒填充一般使用填充机进行,填充机一般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有进料斗和电机以及填充管,填充管和进料斗的下端固定连接且进料斗下方还设置有延伸到填充管内的螺杆,电机驱动螺杆转动,从而使得进料斗中的物料(即菌棒基质)被推入到填充管中去,将需要填充的菌棒外袋(装载菌棒基质端的薄膜袋)套在填充管远离进料斗的一端(即出口端),物料在电机带动的螺杆的驱动下继续被推入到菌棒外袋中去,从而实现了菌棒的填充。
[0003]但是在对白参菌进行菌棒填充时,由于菌棒较细较长,在填充的过程中菌棒缺少导向(即菌棒从填充管向外退出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托举,同时长度过长时还可能发生菌棒弯曲最终导致基质散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白参菌菌棒填充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白参菌菌棒填充时由于菌棒较细较长需要人工进行托举同时还容易弯曲导致基质散落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白参菌菌棒填充装置,其包括基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填充管,所述基座上还安装有位于所述填充管下方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一端与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支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其中所述支座位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进料斗的一端并与所述填充管正对;所述导料板的上板面上沿其纵深凹陷设置有位于所述填充管正下方的弧形槽。
[0006]上述实施例中,设置的导料板远离支座的一端向下压,即可轻松将外袋套在填充管上,然后导料板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导料板处于水平状态,随基质进入外袋内,外袋逐渐远离填充管,最终从填充管上完全退出,即完成填充作业;在远离的过程中在弧形槽的导向下实现直线移动,避免了需要人工托举的问题。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槽内沿其纵深滚动设置有若干滚珠,所有所述滚珠分成两列并排在所述弧形槽的两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连接部以及位于两所述连接部之间的U形弹片,其中两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导料板和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板的上板面上还固定连接有压环,所述压环套设在所述填充管外且所述压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填充管的外径。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座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进料斗的一侧凹陷设置有
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导料板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两叉臂,两所述叉臂和所述安装部围成弧形缺口且所述弧形槽与所述弧形缺口平滑过渡。
[00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设置了导料板并在导料板上开设了供外袋退出时移动的弧形槽,避免了人工托举,同时使得菌棒(即填充基质后的外袋)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弯曲,从而保证了菌棒的填充质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导料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座和外袋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8]上述附图中:
[0019]基座1、进料斗2、填充管3、导料板4、支座5、弹性件6、外袋7、基质8、弧形槽9、滚珠10、连接部11、U形弹片12、压环13、安装部14、安装槽15、转动杆16、叉臂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白参菌菌棒填充装置,其包括基座1以及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的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填充管3,所述基座1上还安装有位于所述填充管3下方的导料板4,所述导料板4一端与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的支座5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6,其中所述支座5位于所述基座1远离所述进料斗2的一端并与所述填充管3正对;所述导料板4的上板面上沿其纵深凹陷设置有位于所述填充管3正下方的弧形槽9。
[0023]上述实施例中,设置的导料板4远离支座5的一端向下压,使得导料板4与填充管3远离,即可轻松将外袋7套在填充管3上,然后导料板4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导料板4处于水平状态,随基质8进入外袋7内,外袋7逐渐远离填充管3,最终从填充管3上完全退出,即完成填充作业;在远离的过程中在弧形槽9的导向下实现直线移动,避免了需要人工托举的问题,同时避免了菌棒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弯曲,菌棒中的基质8不会散落出来。
[0024]如图1、2、3所示,为了使得菌棒移动得更顺畅,所述弧形槽9内沿其纵深滚动设置有若干滚珠10,所有所述滚珠10分成两列并排在所述弧形槽9的两侧,当导料板4处于水平时,这些滚珠10位于导料板4与填充管3远离的一端,随菌棒的填充外袋7的下壁面与滚珠10
接触,然后在滚珠10的辅助下实现更流畅的移动,最终使得菌棒从支座5的一端脱离导料板4。
[0025]如图1所示,所述弹性件6包括相互平行的两连接部11以及位于两所述连接部11之间的U形弹片12,其中两所述连接部11分别与所述导料板4和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设置的连接部11用于实现导料板4和基座1的连接,当按压导料板4时,U形弹片12可以发生形变,从而使得导料板4得以转动,方便外袋7的套装,套装好后释放按压,在U形弹片12的作用下导料板4恢复到初始位置即可开始填充作业。
[0026]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地对导料板4进行按压,所述导料板4的上板面上还固定连接有压环13,所述压环13套设在所述填充管3外且所述压环13的内径大于所述填充管3的外径。即初始状态时,压环13的上内环壁与填充管3的上端面相离,为压环13的下压提供空间,从而方便在填充管3上方即可实现对导料板4的按压。
[0027]如图1所示,所述支座5包括安装部14,所述安装部14靠近所述进料斗2的一侧凹陷设置有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内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6,所述导料板4与所述转动杆16转动连接。在按压压环13时,导料板4下向转动,设置的安装槽15预留有导料板4向下转动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参菌菌棒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填充管,所述基座上还安装有位于所述填充管下方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一端与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支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其中所述支座位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进料斗的一端并与所述填充管正对;所述导料板的上板面上沿其纵深凹陷设置有位于所述填充管正下方的弧形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参菌菌棒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内沿其纵深滚动设置有若干滚珠,所有所述滚珠分成两列并排在所述弧形槽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参菌菌棒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礼远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力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